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伟 《今日民族》2014,(8):46-47
<正>一、做好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规划。1.对核心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旅游规划时应对那些最能代表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重点开发,把其培育成为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打造成民族地区的名片。同时开发规划要尊重当地民族的意愿和民族禁忌,控制某些游客参与性活动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周军平 《今日海南》2006,(10):28-29
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业态,目前正风靡国内外,成为世界旅游新潮流。海南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理应加大力度,积极推进,争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转型升级的双赢。从海南的实际出发,准确定位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近期,可将海南部分乡村建成来琼游客体验热带观光休闲农业的必游景点、海南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把乡村旅游纳入海南环岛游常规观光线路和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主要线路。中期,使海南成为珠三角地区城市居民回归田园生活、体验热带农业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远期…  相似文献   

3.
如今,都市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时尚。都市旅游从无到有,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摸索中逐渐找到一条适合中心主城区“以旅游活动促进商贸繁荣、以经济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吴红超 《传承》2008,(16):110-111
现代旅游的发展,使得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体验,本文从影响旅游体验的先在性因素——旅游期望和现实的游客满意度出发,通过对游客旅游体验的分析,进而阐述旅游体验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以期对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旅游体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旅游的发展,使得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体验,本文从影响旅游体验的先在性因素——旅游期望和现实的游客满意度出发,通过对游客旅游体验的分析,进而阐述旅游体验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以期对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 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工程体系。生态农业的成就说明,它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成功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985年以来,湖北省京山县对发展生态农业进行了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生态经济学专家的充分肯定。早在1991年,农业部就在京山举办的全国生态农业县市长培训班上明确提出,生态农业建设要“南学京山,北学迁安”。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专家石山在京山视察后奋笔题词,京山县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7.
朱厚伦 《政策》2010,(9):50-52
作为"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区,神农架已经成为湖北旅游对外宣传和交流的重要窗口。2009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  相似文献   

8.
工业旅游——云南旅游产业后劲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军 《创造》2002,(1):34-34
工业旅游是工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是游客通过参观工业生产的过程获得一种新的感受的过程。从99年底,这种旅游形式在国内悄然兴起。中国最大的电视机生产企业长虹公司首先推出了以参观长虹公司为主的“长虹之旅”;上海制定了现代工业旅游战略,其中参加过“宝钢工业观光”的游客己超过5000人; 青岛海尔、青啤、海信等国内知名企业相继推出了工业旅游;大同则将己淘汰下来的蒸汽机车开发成旅游产品,每年举办一次“大同国际蒸汽机车节”;苏州工业园区推出了现代化无污染工业,江阴市也推出了乡镇企业工业游;桂林引进外资,…  相似文献   

9.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生态文明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生态文明形态出发,分析国内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列观点需要重视:生态文明旅游发展道路是旅游业升级转型的必然选择;政府在普及生态文明观、扶持相关旅游企业开发新兴的绿色农业休闲旅游产品、绿色工业旅游产品、生态健康旅游产品、倡导生态文明的食宿行游购娱旅游消费方式等方面,以及在生态文明旅游政策、制度上的推进作用和管理、监督作用影响力大、统筹性强.政府主导型的生态文明旅游建设与发展道路,是中国旅游升级转型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0.
何东英 《世纪行》2012,(1):41-4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日益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成为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像大别山这样的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山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开发农村优势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胡俟 《政策》2013,(10):59-60
<正>近年来,郧西立足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立县"战略,打造十堰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成功入围"湖北旅游强县",旅游业逐渐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一、发挥优势,超常重视。郧西人文历史久远,山灵水秀,物产丰富,是集老、少、边、贫、库于一体的国家贫困县,属于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和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现实基础、群众愿望及肩负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12.
林鸿民 《新东方》2008,(12):11-13
随着中国航天技术更加成熟,更加可靠,中国航天可能也会对国内外游客开放太空旅游。2005年10月香港太空旅游公司到北京开展太空旅游宣传促销。招揽中国第一位太空游客,对于谁将成为我国第一位太空游客,引起媒体与公众浓厚兴趣和很大关注。种种事实和发展态势表明,神秘遥远而浩瀚无比的太空在不远的将来有望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吸引物。与此同时,随着模拟仿真技术发展,有更多的人在地球表面也能感受航天飞行乐趣体验。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以来,重庆市酉阳自治县立足生态和民俗两大资源优势,坚持以生态为纲、文化为魂、特色为髓、管理为本,以市场为导向,强力推进"旅游兴县"战略,旅游发展迸发出强大活力。2012年,酉阳共接待游客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分别比4年前增长了18倍和16倍。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600.02万人次,旅游收入20.01亿元。一、酉阳旅游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一)旅游兴县——经过长期探索寻找到的发展之路,把酉阳引到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成为酉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渝东南,酉阳的历史可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张晓萍 《思想战线》2002,28(1):31-34
旅游人类学理论指出 ,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旅游”是以参与和感受地方文化为主的旅游 ;“旅游文化”是为旅游和游客而制作文化 ,或是为文化而制作旅游和游客。文化旅游者将更广泛地与当地人接触 ,旅游文化应更多地适应旅游者的需要。开发旅游资源 ,应考虑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内蒙古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农业的发展必须使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护、生态改良有机结合 ,把拓展绿色经济、生态农业放在重要的地位。一、生态农业的特征1.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运用农业系统工程的方法 ,在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下 ,设计建造的稳态、有序、协调、高效、持续的进展式演替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农业就是可持续农业。2 .系统的各个层次都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以及建立在生态平衡基础之上的经济平衡。系统的自我…  相似文献   

16.
方翎 《大连干部学刊》2006,22(11):25-26
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是一项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惠及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民心工程。大连市应抓住创建最佳旅游城市之机,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7.
田开春 《湖湘论坛》2003,16(4):33-34
张家界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旅游地区。但是落后的张家界农业状况却不能适应大旅游带来大市场的要求。要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离不开一流的农业 ,离不开富裕文明的农村的支撑。张家界景区与农村密不可分 ,旅游资源与农业资源山水相连 ,自然景观与田园风光唇齿相依 ,为此必须寻找一条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农业发展道路。  一、张家界市农业定位及发展旅游农业存在的差距  张家界农业定位应是旅游农业。旅游农业 ,是区域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以旅游资源保护为前提 ,以旅游市场为导向的商品农业 ,也是一种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  相似文献   

18.
京山县是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近年来,京山县委、县政府在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加大县域生态农业建设力度为实施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巩固提高县域生态农业建设整体水平,从而促进了全县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形成了具有京山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合理开发县域生态资源,确 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业和 拳头产品 1985年以来,京山县根据县域资源特征和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逐步形成了8大主导产业(粮食、棉花、油料、林  相似文献   

19.
谭伟平  刘克兵 《求索》2011,(12):260-262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和平文化”探讨的逐渐深入,和平文化旅游亦可成为湖南一项新的旅游主题。目前,湖南省和平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已现良好局面,但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因此,从区域、省际、主题整合等层面进行科学整合,以及多方联动实施深度开发,不仅可挖掘开发新的旅游主题和旅游资源,而且可以提升人们的旅游文化品位,还会对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将旅游划分为旅游目的 地、游客和旅游开发者等三个主体进行分析,提出旅游内在价值的概念,并指出旅游内在价值在游客选择和旅游开发时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指出旅游内在价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并以此推断出旅游内在价值可以作为评判地区旅游禀赋的重要因素;同时提出了通过重构旅游内在价值的方法,对旅游禀赋平庸和匮乏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拓展思路.在探讨涉及到自然和文化的旅游问题时,强调以旅游内在价值作为统一标准进行分析.文章指出构建旅游内在价值是旅游开发时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