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些人提出、并反复阐述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城市化”这个范畴;我国一些同志进而做出我们国家要走“中国式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的论断。对此,我们提出一些不同意见,并借此求教。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不存在所谓的“社会主义城市化”,尤其是在我国这种具有八亿农民特殊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更是不可能存在什么“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实际上,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学说所指出的工农结合,城乡“融合”、一体化的道路。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朝鲜和我们国家,都在农村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研究,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以期能对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所助益。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城乡一体化,是从历史角度考察城乡关系而提出的经济与社会相结合的整体科学观念。城乡关系的变化是渐进的。在远古时代,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但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劳动出现了三次大分工,使居民点分化成城镇,引起城乡分离。我国的许多学者,正是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交流和开放,而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把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提出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期真正发挥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时提出城镇化应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而马克思对这四个问题都曾分别有过探讨:涉及分析了城市化的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基础、以及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趋势;指出城市化的起点和动力是工业革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给城市带来诸多弊端,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乡融合是治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认为科学技术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和谐与进步、人类的思想与生活;肯定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对加速城市化有着重要作用。这些观点为我们走"新四化同步"之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视角看欧美发达国家城乡关系沿着合—分—合的历史轨迹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也进行了探索,获得了有益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工业革命后,英国迅速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在经历了早起城市化带来的城乡失衡、城市居住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破坏的教训之后,英国政府开始了对城乡统筹政策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矛盾逐渐凸显,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我们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联动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当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我国,面临着和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几乎相同的城市化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英国的城乡统筹经验,以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6.
周家彪 《求知》2012,(4):24-25
自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西青区坚持"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的思路,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富裕农民,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着力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2011年,西青区城市化率达到74%,到2016年将超过90%。实践表明,相对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景而言,城镇化是路径和形式,而城乡一体化才是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本质要求。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在规划上有远见,在改革上有突破,在管理上有创新,赋予城镇化更丰富的内涵,给予农民更实际的利益保障,  相似文献   

7.
赵红 《党政论坛》2010,(15):59-60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积累的一些经验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逆城市化”:一个美丽的转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城市化”向“城乡一体化”这一美丽的转身,既破解了治理“大城市病”的难题,促使城市化更加稳健地可持续发展,又注重了城市发展对农村的带动和利用农村的发展来支撑城市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9.
陈冰 《党政论坛》2011,(3):60-61
欧美发达国家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是与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紧密联系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产业革命的完成,推进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扩大了城乡差别和城乡矛盾。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中叶起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已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10.
宋祥秀 《求知》2013,(11):33-3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有赖于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农村社区通过拆迁整合,逐渐过渡为城镇社区。这些"村改居"社区的建设不同于单纯的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虽然,"村改居"社区从体制上变成了城镇社区,但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区居委会的管理理  相似文献   

11.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积累的一些经验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乡二元结构是对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大挑战,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后改革时代我们的主要任务将由生存转向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未来城乡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应走多样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十五”期间按照城市化发 展的一般规律,推进城市化 进程,各方面没有明显的认识上的不同。但对如何推进城市化,城市化道路如何走,城市化方针如何定,重点发展哪类城市等,各方面的认识差别较大,意见很不一致。我们的观点是,应放弃按不同规模确定城市发展重点的方针,从全国统一的城市化道路,转向区域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实行在国家统筹规划下,按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结合其社会、人口、地理环境的实际,确定重点发展的城市类型,从而促进全国各类城市的多层次发展、同步推进。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化方针,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客观评价了目前北京城市化所处水平,指出当前北京城市化进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二元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两点思路:一是调整空间布局,疏解中心功能,增强郊区发展动力,优化城区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域外合作,促进资源整合,构建都市经济圈,联动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围绕深圳市委市政府组建坪山新区的战略部署,结合坪山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要准确把握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实施路径,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脚踏实地地按照这条道路推动新区的各项工作,加快实现"五大新城"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一个突出表征就是城乡空间结构的变迁,基于空间本源性、稀缺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变革需要正义价值指导,通过城乡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和代际发展的三个平衡来体现空间正义。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存在政府与资本联合为推进城市增长而忽略乡村空间权益,使得城乡在空间权力赋予、空间资源配置、空间意愿表达和空间环境调和等层面存在非正义行为。确立正确的价值指引,走科学化的城市化道路,以法律和制度为保障,践行城乡融合理念,才能实现对城市化中空间非正义的矫治,使城市化共同增益于城乡空间权益。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城乡关系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批判地吸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关于城乡关系和发展的观点,在肯定了城市的出现、城乡功能分离的合理性、必然性和进步性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城乡融合的思想。从实践来看,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对我国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但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不可低估,对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影响更大.面对着经济发展速度下滑,城市化进程减缓的挑战,只有科学界定不同经济区域城市化发展阶段,实施城市群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并理顺房价,改革户籍制度,才会使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乡村性的讨论伴随着乡村发展的政策调整。从乡镇企业的淡出到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变,中国乡村走上了与城市不同的产业、空间与人口的发展道路。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与都市圈的扩张,作为论证乡村内在结构合理性的乡村性定义,日益显示出不平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特征。一些地方推出的诸如乡村旅游等措施不过体现为将乡村整体包装为一种产品的政策努力,这种努力无法与城市化、工业化、规模化经营、资本下乡等众所周知的产业化路径兼容。立足“三生空间”的乡村考察可以发现,从城乡平等的角度,城市性与乡村性并不冲突,中国乡村性重构需要建立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之下,建立在基于权利平等的人口迁移进程中。基于“三生空间”和城市权利的理论贡献,中国乡村性的概念需要直面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成就,从而为城乡融合提供知识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的分离 ,使得城市化道路曲折城乡差别不断扩大。进一步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状况 ,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 ,推进农村城镇化、创新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