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维 《政府法制》2010,(21):6-8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20周年纪念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施行,它标志着中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得以正式确立。该制度的建立实施对中国的法治进程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在创新过程中,在对我国金融服务的层次上起到了一定补充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对已成立的法律制度的突破,因此给整体的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而且影响了互联网金融本身健康与持续的发展和整个经济秩序的稳定,同时对投资者的财产构成欺诈性地剥夺.为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保持该行业的持续发展与金融秩序的稳定及对投资者的财产的保护,互联网金融应回归到法制的轨道上来:一是互联网金融应对已成立的法律普遍服从;二是互联网金融需要良法之治;三是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3.
金融法治的构成要素包括完备的金融法律体系,健全的金融司法体制和程序,先进的现代金融法律文化和有效的金融法律监督网络等。本文简要的论述了金融法治的构成要素,以期对相关的司法实务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王卫国 《中国法律》2014,(3):2-6,62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一年。互联网金融从思维方式、商业形态到经营模式和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有显着的不同。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不仅对传统金融提出了挑战,也向现行制度开出了问卷。今年以来,中国监管部门、司法部门和法学界的人士,就互联网金融有关法律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如果说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那么,2014年就是中国互联网金融法治的元年。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正迈进法治文明时代,但是中国农村法治进程却举步维艰,在人们从理论,从思想,从传统礼治分析的同时,更应该走进农村,去感受他们的生活,去切实的体会他们的难处,去找出农村法治进程阻碍的症结所在,去驱除笼罩在农村、农民头上弥久不散的阴霾,从而共同迈出法治文明的步伐。本文从经济成本、惧权观念、权利意识以及普法现象分析农村法治进程的阻碍。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由于《条例》本身需要明确的问题很多,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其实施效果不佳。当大量的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涌入法院后,法院对受案范围、原告资格、裁判方式等问题的把握缺乏相关的界定标准,导致对裁判标准的尺度掌握不一,影响了法院裁判的公信力和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序推进。以具体案件审理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为实证样本探求立法本意,明确审理此类行政诉讼案件的思路与裁判标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陈萍萍 《中国审判》2011,(11):41-41
走基层·法院文化建设考察 坐落于古城江苏镇江经济开发区法院的“镜园”法文化中心,以法治公园的形式对社会公众全天候开放。建成以来,该院充分发挥法院文化的激励、导向、规范和约束功能,使它不仅成为法院干警的工作场所,也成为公众了解法院、感受公平、弘扬法治精神的新天地,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为法治新区建设增添了新的文化景点。目前,  相似文献   

8.
梁三利 《法学杂志》2007,28(6):99-101
法院结构呈现出二元性、异质性和矩阵性特征.法院异质结构是政治现代化的外因和法院自身结构变化的内因双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审判权的专业化和行政权的科层化存在冲突,两个系统分而治之及法院行政决策权由法官(法官集体)来行使是整合的关键.结构同质化和科层模式成为中国法院的特征,法院改革就是实现同质化结构向韦伯型法院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迈向综合分析时代——行政诉讼的困境及法治行政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政诉讼法》颁行以来,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一直处于曲折发展之中,其法律功能和政治功能均不尽如人意。对此,不能单纯地从条文、政策层面来理解,而是需要在转型社会的背景中对当前的行政法学研究方法展开反思,寻求一种综合分析的视角,以此来理解当下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而真正实现法治行政。  相似文献   

10.
1949出生的原告姜老太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下乡知青,住在北京市东城区某街42号。2006年9月5日,姜老太向我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某区政府下属区房屋土地经营管理中心某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对其作出《关于姜某(指姜老太——编者注)更名申请的答复》。该答复主要内容为:关于申请变更某街42号房屋承租人一事,根据《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赁合同》第7条及北京市1987年109号文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发展对一国的现代法治与民主宪政有着深远的促进作用。金融格局与工商文明构建了现代民主、法治的基石,内生化了市场对法律制度、民主宪政制度供给的需求。欧洲式的现代民主法治的建构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有着与金融财富增长相匹配的金融民主模式,欧美国家的民主宪政得以确立。文章以金融秩序与工商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从金融视角,解读中国社会工商文明的系统累积与法律制度供给,金融工商文明的话语体系与思维方式,政府公权力与民间私权利的互动,对深刻理解与构建中国社会的现代法治与民主宪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属后发外生型进程,相对于西方的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它表现为人为的强劲推进力,而伴随这一历史性变迁的,就是中国急剧的社会结构转型——由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化。其间,德治秩序的解崩与法治秩序的构建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依法治国进程中重新定位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法治与德治给予应然的关切和实然的解析,并由此阐明笔者对“依法治国”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目前坦桑尼亚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且仍在不断发展的趋势——一些社会成员乃至一些政府官员将法律玩弄于掌股之间,严重阻挠了司法部门发挥其宪法功能。这一问题可谓迫在眉睫,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加快司法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司法的责任在坦桑尼亚,法院的核心、专有功能是秉持正义、依法裁判。根据我国宪法第107条的规定,政府机构、国会对分配正义均不享有最终话语权。最近,我国各地发生了一系列不幸事件。有人因为盗窃一部手机而被群殴,有人因被怀疑  相似文献   

14.
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制度,其基本法律是《行政诉讼法》,其修改与经济政治法制改革密切相关;该法长期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其成因也很复杂深刻;该法首次修改时做了许多重要修正,特别是对于立法目的做了调整,并做出与此相关的系列制度改进,但人们对此存在不同看法,遗留一些争议难题;从新法实践看,如不深入认识和妥善解决上述问题显然不利于准确有效实施法律,故须对主要争议点及修改理据再加深入分析,在法律实施过程给予足够注意,才有利于我国行政诉讼法治的健康发展,可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Q编辑同志:原审法院对行政案件作出实体判决后,再审法院认为不应当受理的,应当如何处理?应当作出判决还是裁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管小平  相似文献   

16.
何勇 《政府法制》2014,(13):38-38
读完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几乎所有类型案件的审结数量都上升了,只有被称为“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除外.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1016件,审结9716件,比2012年分别上升3.2%和1 6%;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21.7万件,审结、执结1294.7万件,同比分别上升7.4%和4.4%.与之形成对照的数字是,2013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2.1万件,2012年是12.9万件.  相似文献   

17.
从行政诉讼到宪法诉讼——中国法治建设的瓶颈之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肖华 《中国法学》2007,(1):100-110
法治乃现代社会之理想治理模式,诉讼乃法治实现的必然选择。在现行诉讼体制中,行政诉讼作为一种“权利对权力说‘不’的游戏”,标志着中国法治理念的本土生成;但由于其“先天缺陷”与“后天失调”所共同导致的运行不济,使得该机制在中国法治实践中未能彰显其应有价值。宪法诉讼作为域外法治实践的成功典范,因诸多因素在中国内地难以实证化,但其所蕴涵的民主、法治、人权与程序正义理念可为中国行政诉讼体制改革提供精神支撑。从行政诉讼到宪法诉讼,实现行政诉讼与宪法诉讼的内在契合与外在趋同,即为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瓶颈之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1960—2010年全球6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应用半参数局部线性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再检验,并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进行分组检验。为了克服金融发展指标选择的敏感性,本文选择流动性、商业银行重要性以及私人信贷三个指标衡量金融发展。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分组样本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都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金融发展并不总是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应该进行货币存量结构改革、加强企业道德风险监管以及政府职能转换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法院在行政诉讼个案中对法律的解释是法律解释的常态,具有广阔的空间。实践表明,这种法律解释的逻辑、解释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16年来的解释,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条款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可操作化,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得到扩大,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诉权得到更好的保障。法院在个案中的法律解释是在当事人的深入、专业、有效参与下进行的,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这种法律解释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和立法意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在全面展示中国法治成就的同时也在揭示中国法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和基本规律。在经历了曲折的历史发展之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法治建设反映了法治发展规律,已经形成的关于法治的规律性认识包括:政党是法治的基本要素,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治价值观,由有限政府理念到政府责任观念,社会建设与社会权利,人民民主和人民法治的意识形态,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等等。这些基本观念和思想已经和正在影响着法律制度的进步和法治国家的实践,构成中国法治未来发展的思想主线和文化基础,中国法治也因此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完整把握中国法治的内涵,必须立足于中国法治的宏大体系,视政党为中国法治的基本要素,加深人权与法治的内在关系,确立社会法治对中国法治的意义,以及发展法学教育加快中国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