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哲学大众化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凸显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又晦涩难懂,其理论精髓大多数人又多熟知而非真知其奥妙,它总给人一种亦远亦近的感觉。虽然马克思已经去离世百余年,而其所生活的环境和现在相比已经发生了剧变。文章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出发,从大众化的载体论述如何实现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主体、方法、保障、反馈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带有规律性的模式。其中目标是出发点和归宿;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因素;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保障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反馈是大众化工作评价和改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提"民生",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奏响改善"民生"的时代最强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的集中体现和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即实现其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和重要载体。"民生"是马克思主义最直接最现实最深切的理论关注和实践关注,如何真正彻底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的复归"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思想的特质所在,更是马克思主义获得无产阶级认同、信仰的要义所在。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这既为历史所证明,亦为现实所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并从内容、对象及宣传、教育、传播手段方面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在根本上关涉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厘清其内涵、本质、路径等相关问题,更需要依托实践去获取大众化的物质的和现实的基础。舍此,不仅在理论上无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而且会在实际上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伤害,甚至产生适得其反的消极结果。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彻底的、定位科学的、中国化的且灌输方式得当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如何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朱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高校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要实现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就必须针对高校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载体,如: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大众传媒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最早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中国本土的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形成。在中国化历程中,我党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化"的主体、"化"的内涵、"化"的要求都有新的发展。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化的深化与升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适应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杨晓燕  秦燕 《理论前沿》2009,(21):12-1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即通过学理化实现大众化。主要表现为:通过理论创新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大众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学术界与公众对国学的关注持续升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研究和学术建设却日渐式微,形成了国学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边缘化”并存的社会现象。从国学热的缘起来看,新形势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于防止国学热中的不良倾向,引导人们正确对待、正确看待国学热潮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热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与国学的内容扬弃相结合、与国学热潮的兴起相同步、与国学热潮的途径选择相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开办的培养领导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它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办,但共产党人在其中起了领导作用。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外,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多种形式得到学习、普及;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的同农民群众的革命运动相结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培养过程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学员的大众化过程,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农讲所毕业生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工程,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之被人民群众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永葆其生机与活力,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农民群众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现实。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落后农村经济之间的矛盾、农民思想政治状况与社会要求的矛盾,在学习型社会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导作用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本文旨在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挑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锋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7):149-151,154
在民族地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坚持大众化理论宣贯与民族地区区域性特征、与为民族群众谋利益、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与健全大众传播媒介、与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原则。应当转换话语传播媒介,建立全景式立体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贯体系,积极探寻新鲜活泼、生动有趣的宣教方式。  相似文献   

19.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理论与现实命题,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更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举措。这是世情、国情、党情的要求,也是民情的要求。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必要性和重要性、途径与手段选择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达成共识,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提高建设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