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世坪 《南风窗》2008,(14):19-21
台湾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中,攸关两岸经贸、投资及金融往来之规定,有必要加速推动松绑。面临时空背景之极大变化,重要条文应迅速修正,避免阻碍两岸交流及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简称“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下称“条例”)是台湾当局规范两岸人民往来并处理因此衍生的法律纠纷与事务的“母法”,施行20多年来虽对两岸交流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因其立法精神先天就有被动性、  相似文献   

3.
熊俊莉 《台湾研究》2010,(1):25-30,64
美国次级房贷引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都受到剧烈冲击,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也不能置身其外,均呈现经济成长趋缓与外贸出口下滑的现象,快速发展的两岸经贸往来也遭遇挑战。然而,2008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出现了重大的积极变化,大陆地区陆续出台多项惠台政策协助台湾抵御金融危机,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思路也作了重要调整。在两岸均持开放态度并积极推动下.两岸经济关系将更加紧密。两岸经济合作将朝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方向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1,(15):34-35
今年6月28日,北京、上海、厦门三地开通了赴台自由行。这是继2008年7月台湾地区向大陆居民开放旅游、两岸实现首次直航以来,两岸民众交流的又一里程碑式的节点。和以往"团进团出"、浮光掠影式的旅游相比,自由行的开通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大陆民众有机会深入台湾社会,了解对岸同胞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政策演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志 《台湾研究》2008,(4):12-15,38
2008年3月22日“大选”后,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高层互动频繁.两岸关系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6月13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领导人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标志着长期以来“单向、间接、不平衡”的交流格局正在冰消雪融,两岸同胞多年企盼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旅游及交流迈人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王擎 《台湾研究》2005,(6):26-29,35
台湾证券监管体制,经历了半个世纪从草创摸索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套符合台湾地区经济及金融发展的高效、实用的监管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海峡两岸证券监管体制,可以折射出两岸证券监管的异同,对改进大陆证券监管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金融往来的困境及其突破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近20多年来。以台商对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为主体的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扩大。不仅促进了两岸各自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推动两岸经济的融合、增进两岸人民的沟通了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作为配套服务的两岸金融往来关系则长期严重滞后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析香港在两岸互动关系中的中介角色王艳萍九十年代以来,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交流日趋热络,此起彼伏的各种“投资热”、“旅游热”、“贸易热”连接了两岸人民的同胞情,两岸关系在互动中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台湾当局僵硬的“三不政策”,海峡两岸的交流只能以间接...  相似文献   

9.
严峻 《台湾研究》2010,(2):42-47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人员交流日益密切,由此产生的两岸民事法律纠纷也不断增加,为规范两岸交流交往商签两岸民事司法协助愈显必要。2009年4月26日两岸两会在南京签署“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以下简称“南京协议”),同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并实施“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补充规定”,标志着两岸司法协助步上一个新台阶。本文试就两岸民事司法协助(本文不含涉港、澳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内容等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两岸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从发展现状和制度法规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大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存在制度法规不健全、发债主体受限、风险大、透明度低、流动性低等问题,台湾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仅在转售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最后,依据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陆地区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两岸开放交流至今,各行各业交流已相当频繁,和其它行业一样,图书出版业交流也发展迅速,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同文同宗,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共同的血源与文化氛围成为两岸图书出版交流的坚实基础。自1988年7月台湾当局放宽祖国大陆出版品进入台湾地区,至1997年5月,祖国大陆图书进入台湾地区的数量已近720万册,  相似文献   

12.
“三通”对两岸社会经济发展之影响刘映仙,张冠华自1979年中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提出海峡两岸“三通”的倡议以来,十余年过去了,期间两岸关系出现了巨大变化,人员往来增多,经贸、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交流日趋密切。目前,两岸间接“三通”已基...  相似文献   

13.
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及两岸经贸关系前景评析刘映仙80年代后半期,随着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和政治关系趋于缓和,台湾当局开始调整其僵硬的大陆经贸政策,逐渐放宽了两岸经贸交流。进入90年代,台湾当局对大陆经贸政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整和“政策立法”。目前,...  相似文献   

14.
刘磊 《台湾研究》2020,(1):1-11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济交往密切,人员来往频繁。为防范和消除重复征税,促进两岸经济合作,2015年8月25日《两岸税收协议》正式签署。本文通过对照OECD协定范本、UN协定范本及大陆与其他国家(地区)签署的税收协定或税收安排,分析《两岸税收协议》文本的主要条款,揭示其中所体现的协定立场,即大陆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而让渡了诸多税收利益。随后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协议生效后预期将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实现税收协定通常的目的,以及增加台湾当局税收收入、减轻台湾地区纳税人税负、提升台湾经济地位等。最后展望未来,期待两岸共同努力,促成《两岸税收协议》尽早生效执行。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两岸经济关系呈现快速发展、日益密切的趋势。2001年底和2002年初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分别加入WTO意味着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新阶段的开始。在WTO框架下,两岸经济关系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将在已有的基础上呈现出两个新的发展趋势:一是两岸经济关系从量变到质变,即由互补趋向相互依存;二是经济关系整合对政治关系整合提出更实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一年多来,两岸经贸交流迅速升温,继2009年4月两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后,两岸金融监管备忘录(MOU)在2009年11月16日签署于60日内生效后,台湾金融业赴大陆投资面临机遇与挑战。本文拟就两岸金融业发展现状、台湾金融业的竞争力及其赴大陆投资的前景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首次提出海峡两岸应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和“经济交流”,此后“叶九条”又提出两岸“三通四流”。在此倡议下,两岸各项交流二十年来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尤其是两岸经贸往来,更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由于一直...  相似文献   

18.
20年来,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三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已成引人瞩目的焦点,并正在改变着整个东亚的经济格局。北京申奥成功和两岸加入WTO强化了这一趋势。两岸加入WTO意味着两岸必将进一步开放市场。特别是中国大陆,加入WTO还标志着大陆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特别是与美日两国经济联系再上一个台阶,推动中国大陆经济加速发展的“二级火箭”点火,并带动两岸贸易相互依存合作关系的发展,将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条件下,两岸有必要推动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进程。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不但有助于减少往来成本、推动各自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也有助于规避外来风险、强化合作保障,奠定两岸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基础,合则两利,对大陆有利,对台湾更有利。  相似文献   

19.
殷存毅  张贤 《台湾研究》2010,(6):19-23,29
两岸经贸交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显现出贸易依存度很高的特点,但在产业合作层面进展有限,两岸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基本是两岸台资企业内部的循环,“台商与大陆当地产业体系关联度不高”。随着两岸ECFA的签订,两岸经济关系加快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尽管现阶段有关两岸经贸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均为单方制定,但30年来两岸经贸交往仍取得长足发展.这主要源于两岸经济自身的规律。当前两岸经贸关系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阶段,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成为未来两岸关系主流,其中最直接的着力点就是继续深化和扩大两岸经贸的交流与合作。作者认为,分三步走逐步深化两岸经贸往来的制度性安排应是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