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明代张居正曾说过一句颇有辩证思想的话: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近读晏子治阿的故事.恰好可作为这句话的注脚。据《晏子春秋》记载:当时尚未成名的晏子被齐景公任命为东阿的地方官,三年以后,晏子的坏名声就传遍了整个齐国(“毁闻于国”),齐景公很不高兴,决定免去晏子的职务,晏子请求再干三年,并保证一定会得到国人同时称赞(“誉闻于国”)。景公答应了他,三年以后,果如晏子所言。景公非常高兴,决定大大奖赏晏子,晏子却推辞不受,并明确指出:过去治理东阿,因为修筑道路、举贤任能、…  相似文献   

2.
史源 《政策瞭望》2007,(7):56-56
春秋时期,晏子被派去治理东阿。三年后,齐景公召他回来狠狠责备了一番:"我原以为你能力很强,才放心将东阿交给你治理,没想到你搞得一塌糊涂,我非重重处罚你不可。"晏子  相似文献   

3.
《晏子春秋·外第七篇》中记载齐景公曾让晏子去治理阿县(今山东省境内),晏子干了三年,绩效很显著,但景公责怪他“治而乱”,晏子于是“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期至,景公迎而贺之。这时晏子道出了前后不同的个中秘密:“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贷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彼池之鱼,入于权家。”  相似文献   

4.
晏子是春秋时齐国的名臣,他足智多谋,清正廉洁,大公无私,被委任为东阿地方长官。只任职三年,就有好多人四处告状,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包括其手下和身边左右的人,都告晏子治理东阿不力,没有政绩,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齐王召见他说,我也无可奈何,虽然我知道你有本事,但众怒难平,只有罢免你了。晏子很严肃地立下军令状,保证能让齐王在全国听到晏子的好名声。三年后,果如其然,齐王很高兴,大宴群臣,就要提拔重用。这时,晏子向大家说,过去三年,我尽全力为老百姓做实事。修路筑桥,动用民力,整顿社风,那些懒惰…  相似文献   

5.
《干部人事月报》2011,(10):92-92
晏子位居宰相,他辅佐齐王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晏子有一位下属叫高缭,为官三年,从未做过什么错事,但有一天晏子却把高缭给免职了。晏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觉得这样不合情理,都来劝阻。有的说:"高缭侍奉先生三年,向来都是言听计从,并没出过什么差错呀。"有的说:"按常理,高缭做官满三年,又没有过错,  相似文献   

6.
编演课本剧     
《晏子使楚》是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的课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本文故事情节清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精妙无比,情节富有戏剧性。课文学习完后,师生意犹未尽,于是布置了编演课本剧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文月课     
中文月课Yanzi多年以前,齐国大臣晏子出使楚国。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在都城大门旁边另开一扇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他说:“出使到狗国的,从狗门进。我现在出使楚国,不该从这扇门进。楚国的礼宾官只好引导他从大门进入楚国都城。晏子见了楚王,楚王问他:“...  相似文献   

8.
晏子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卓有建树的政治家,以励精图治而闻名天下。近读《说苑·臣述》,对其中一篇《晏子逐高缭》短文颇有感触。文章大意是:有一位名叫高缭的人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要辞退他。晏子左右的人为高缭鸣不平,晏子说:“我晏婴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05,(10):51-51
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理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把该地治理得这么好?”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0.
【案例背景】 晏子使楚时,楚王为了羞辱晏子,说楚国的小偷都是齐国来的。晏子则反唇相讥说了一则“橘过淮则为枳”的著名寓言,一下将了楚王一军。晏子所说寓言含义非常深刻.揭示了环境对于人的塑造是何等的重要。其实,在干部任用过程中,也经常会碰上类似于这样的情况。一名干部,在某一岗位上.或在某一地方工作起来总是那么不顺。结果是,上级不高兴,下级不满意,自己更是憋了一肚子气。耐人寻味的是。一旦换一个工作环境,那位众人眼中的“庸人”却往往能够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14,(5):48-48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门,刖跪击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子入见,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门,刖跪击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寡人以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羞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12,(4):51-52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董事长(国君),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在和“领导”相处方面,晏婴有着自己的一套主张。善于向领导推销自己齐景公即位之初,对晏婴并未重用,只是让他去治理东阿(山东阿城镇)。晏婴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齐景公陆续听到了许多关于晏婴的坏话,因此很不高兴,便把晏婴召来责问,并要罢他的官。晏婴谢罪说:“臣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臣一次机会,让我重新治理东阿,三年后臣保证让您听到赞誉的话。”  相似文献   

13.
李斌宁 《岭南学刊》2009,(5):110-114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而经理层治理的缺陷是阻碍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经验性的分析揭示了农业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的微观机理.从而为经理层治理的改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聘任、薪酬机理和约束机制要素对经理层治理的改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总经理聘任、执行保障和股权激励等因素没有发挥实质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01,(2)
东阿县政协文史科编辑的《东阿王曹植》专集,最近由山东省友谊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约40万字。以此书的出版为契机,经县政协提议,县委、县政府批准,将在2001年3月底,在东阿县城举行“曹植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冬至阿胶文化节,历时12天。这已经是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第五届阿胶文化节。12月22日0点,九朝贡胶取水点火仪式在东阿县城西的阿胶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和媒体记者云集东阿,争相见证这一喻示着"顺天应人、天人合一"意义的传统取水仪式。2011年12月21日晚11点45分,中共东阿县委刘国强书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进入阿胶亭,准备开始为九朝贡胶的开炉炼  相似文献   

16.
南朝梁人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给阿胶释义为:"阿胶,出东阿,故日阿胶。"明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阿胶称之为"圣药","久服轻身益气"。作为山东省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阿胶行业的第一责任人,作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秦玉峰正用  相似文献   

17.
晏子赈灾     
高继宗 《中国减灾》2006,(11):52-52
晏子(—公元前500年),名婴,字平仲,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晏子袭承父职,继任齐卿。晏子先后辅佐灵公(前581—前554)、庄公(前553—前548)、景公(前547—前490)三朝,辅佐景公最久,达48年。景公即位后,嗜酒无度,有时连饮七日七夜不止,有时还在深夜出宫,叫开大臣的府门,与大臣一醉方休,因此常常不理朝政。有一年深秋,连阴雨一直下了十七天,不少地方墙倒屋塌,灾情相当严重。晏子一连三次奏请发粟赈灾,景公均若无其事,还是日夜饮酒不止,并命近臣巡视各地,寻找能歌善舞之人,来助酒兴。晏子听说此事,非常生气,但又…  相似文献   

18.
阿胶行业首个道地药材基地落户东阿阿胶。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为东阿阿胶全国首批道地药材保护与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授牌;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为东阿阿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授牌。道地药材在中药中经济价值最高、特定的地域、品质的优良和确切的疗效使道地药材成为中医药的精髓。道地药材是中医辨别优质中药材独具特色的标准,也是  相似文献   

19.
明代吕楠《西邻五子》中有一则故事:西邻有五个儿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矇、一子偻、一子跛,五个儿子中,除了一质朴老实、一个聪明机教外,其余3个都身有残疾。对此,西邻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因人而用。他将质朴老实的安排耕作,聪明机敏的去经商,失明的去算命,驼背的搓麻绳,跛足的搞纺织,让其各尽其能,化“短”为“长”,从而使不幸的家庭变得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20.
悠远的东阿     
刘萌 《春秋》2014,(5):58-59
正东阿之名是从《尔雅》"大陵曰阿"而来。"阿"是指境内的大清河在弯曲的地方形成的高地。在东边属于齐国的就称为东阿。西汉时,设东阿为县,《泰安府志》:"郡秦属东郡,汉置东阿县。盖以阿属东郡而立名。"东阿县历史悠久,因靠近黄河的缘故,历史上版图多有更迁。汉承秦置,至北魏时治所东迁,原治所渐为黄水淤废。其后因屡遭黄河泛滥之灾,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