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军营非正式群体主要是指军人的交往圈,广泛地存在于官兵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等日常活动中。受社会组织形式多样性及个体需求多层次性影响,军营非正式群体种类多样,形式各异。不同性质的非正式群体,在不同活动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善于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客观现象,深入分析军营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征,认清其功能的双重性,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限制、防止其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群体(组织)广泛存在于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中。统一战线要研究新的社会阶层并将其逐步纳入工作领域,是党的十六大对统一战线提出的客观要求。要关注、研究非正式群体(组织),将其代表人物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对非正式群体(组织)的成因、特征及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并探讨统一战线如何关注、研究非正式群体(组织)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群体(组织)广泛存在于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中。本文通过对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特征、社会功能及成因的分析,初步回答了统一战线如何关注、研究非正式群体(组织)并将其代表人物纳入统战工作视野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整体网分析可以描述网络成员的整体性关系及他们的社会结构.对某师范大学一个由62名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网络分析发现:女生的好朋友及日常交往行为较之男生更多地嵌入于同寝室成员内;成绩好的学生多数处于好朋友网络的边缘,由成绩好的个体组成的友伴群体是稀疏的团体;好朋友网络表现出明显的帮派性.对此提出如下建议:班干部的选拔应结合个体素质、选择在好朋友网络中具有较大点度中心度和较高中介性的个体;应有意识地改变、引导学生的人际交往结构;师长应对友伴网络中的劣势群体给予较多的关注;给关系较远的学生提供较多的接触机会.  相似文献   

5.
社区青少年是易于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该群体的社会交往网络较为狭窄,局限于非正式群体,但其社会支持网络中真正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却是其交往甚少的正式群体。因此,应当促进社区青少年社会交往网络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协调发展,提高和加强正式群体在社区青少年交往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社区青少年社会交往现状的改善和自身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社会网络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浙江省144家上市公司2009年的连锁董事网络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浙江省连锁董事网络具有幂律分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NLS回归分析发现,浙江上市公司连锁董事网络的“质”中心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量”中心度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连锁董事网络的行业趋同度和地域趋同度也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利用OLS回归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这些实证结论依然稳健.基于这些实证结果,本文在理论上的贡献在于:证明了连锁董事网络具有异质性特征;连锁董事网络中心度,在“质”和“量”上对企业的绩效贡献迥异;上市公司要发挥连锁董事网络实质性的绩效贡献,宜强化“质”的耕耘、而非“量”的拓展,力求构建异质网络、避免过度嵌入与趋同.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一种对利益的投资,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收获。在电子网络的非正式群体中,潜规则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规则是互动的产物;社会网络的建构受社会结构的限制,但也离不开个人能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是一种群体违纪、违规行为。这是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消极功能的体现。它不仅在大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校风建设、校园秩序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研究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予干预与引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越轨行为的发生率,减少其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生因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和生理、心理等情感因素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非正式群体。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乃至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作为教育者,必须正视它的存在,仔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正确对待和引导,使学生的个性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中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群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成员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基础上所形成的、有特定群体目标的有机整体。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为了完成与组织目标明确关联的特定工作而设置的正式的、官方的组织机构,其群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编别、职责关系及法定权限。非正式群体则是一种自发的、松散的、无固定组织系统和严格组织形态、在人们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由于观念、爱好、习  相似文献   

11.
群团组织协作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群团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协作治理理论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SNA)对C市15个群团组织进行分析,用整体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等指标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C市群团组织协作整体网络密度不高,相互协作联系较少。工会、共青团和妇联作为三大核心群团组织,在C市群团协作治理中承担了"中介人"的角色,但是多中心的网络结构还未形成,彼此之间的协同效用不明显。因此,作为群团改革试点城市,C市应从协同治理框架、协同治理机制和网上群团协作等方面进行重点改革创新,提升群团组织协作治理绩效,实现群团组织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指一些学生在彼此友好、兴趣爱好相似和某种利害关系相同的基础上,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和班集体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大学辅导员一方面要重视它的存在,了解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群体内部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种形式.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有自发性、相似性、倾向性、稳固性的特征,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面性.因此,对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要以科学的态度,因势利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发挥其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罪犯的非正式群体是监狱改造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监狱罪犯非正式群体的认识以及对它的控制和干预,将直接影响监管安全和教育改造的效果。本文从罪犯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形成原因和特征出发,对其控制及干预等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在卡斯特著作和对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进行研究的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等有关理论,用理论比较方法和重点分析的方法,指出并着重剖析了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的单向度倾向。  相似文献   

16.
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多重视对正式学生组织的研究而忽视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现象的研究,甚至忽略它的存在。但大量事实说明,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现象是客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群体。最近几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生活选择的多样化,大学生中反复和大量地涌现出了若干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出现,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了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性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群体则是由大学生以某种兴趣、爱好、观点为基础,主动自愿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这类群体没有固定编制,结构松散,但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却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 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1.社会影响。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扩大,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于是“文学社”、“经济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也得到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二是教育体制的激励因素。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逐步推广的学分制,宽松浓厚的  相似文献   

19.
非正式群体又称非正式组织(结构),是相对于正规组织而言的。它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通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自从美国管理理论家、社会学家梅约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著名的“霍桑(工厂)实验”中提出这一概念以来,一直成为组织管理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鲁西南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校园内形成了特殊的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我们据其特征提出了灰色群体的概念。初中生灰色群体内部形成了金字塔状的结构,上下层成员间形成依附-保护的社会交换关系;而群体内形成了相对于校园主流文化具有对立性的灰色亚文化,在其影响下成员的行为对校园环境产生破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