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尽管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借鉴,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理论就是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在继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  相似文献   

2.
徐建平 《党的建设》2021,(10):60-61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经历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与党和国家的历史密切相关.陈云极为重视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9月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开辟和前进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
王真 《探索》2006,6(4):9-13
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表现为一个历史过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以邓小平为同志核心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系统化思想,标志我们党对科学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张雷 《柳州党史》2002,(3):8-10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学说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之中,开创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领导全党全面推进这个伟大工程,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一贯重视自身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坚持和发展列宁的建党学说,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出发,确立了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大建设”为内容的党的建设格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基础上,把制度建设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大建设”的党的建设格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指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为了认识邓小平同志在创立这一理论过程中的重大贡献,为了深入学习《邓选》第三卷,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很有必要把握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从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的探索过程来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项导集体,从1956年起,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试图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终究未获成功。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把握时代脉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终于找…  相似文献   

8.
(一)所谓党章思想,是有关党章本质、党章功能、党章效力的思想和观点的总和。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尤其是在党执政以后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丰富、严密的党章思想。这一思想,既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反映,也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章的思想和观点的继承和发展。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加强党和国家的法规建设,“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他特别指出:“党章是最根本的党  相似文献   

9.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的政治宣示,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形成了以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国家治理思想。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观点、新认识、新论断。其中,许多内容是对毛泽东国家治理思想的创新发展,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核心政治保障,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善治为实践导向,以问题导向为行动策略,以技术创新为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0.
学习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感悟新党章有9个鲜明特点: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里程碑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集体确立的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央集体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中央集体确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取得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关于党的干部的理论和政策,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是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宣传而不断完善的,也是随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定型和成熟而形成的,是党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王剑 《求实》1991,(10)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研究国际经验和国际形势基础上,集中全党同志集体智慧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如果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历经1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宝贵的经验;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终于找到了并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4.
曹仲彬 《新长征》2006,(2):46-47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根本性的重大课题。80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一脉相承,为我们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成就的时期,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重视价值观念建设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6.
关于遵义会议研究两个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史界对于遵义会议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有些问题还值得讨论。本文拟就遵义会议与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形成及“遵义会议决议”两个问题再做些探讨。一、关于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集体中核心地位的形成众所周知,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就在于它实现了由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的党中央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转变。但是,历史的实际进程是纷繁复杂的,这种转变不是以遵义会议为分界点嘎然完成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①这里所…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8,(11):28-29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努力。第一。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00,(8)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执政党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搞好自身的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一直是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  相似文献   

19.
方海平 《世纪桥》2009,(11):15-17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国外交战略的确立和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毛泽东的“结盟”外交战略使中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政治中取得了超越自身经济实力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在总结历史、正视现实、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基础上,敏锐而深刻地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开创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局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无疑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但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包括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邓小平的贡献最大。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和第二代党的领导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