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珮均 《工会博览》2014,(15):48-48
“喂,丫头啊,干嘛呢?……哦,没啥事,你妈妈带外公看病去了,我就问问你,电视上说北京又雾霾了.要注意身体啊!”这是最近爸爸在电话里经常说的话。爸爸是耍杂技的,都说孩子小时候不记事,可我对幼儿时的个别片段却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
魏女 《工会博览》2004,(6):16-16
编辑同志: 我与丈夫婚后夫妻感情尚可,并于1999年9月生育一女。为了孩子有人带,我俩商量,若请保姆还不如辞去我的工作,自己带孩子,既精心又省钱划算。于是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自我丈夫跳槽到一家外资企业升任部门主管后,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嫌弃我,处处找茬,无理取闹,制造离婚条件,并最终向法院  相似文献   

3.
方小晶 《法制博览》2009,(16):23-23
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个母亲,她们都有一个不孝顺的儿子。 一个母亲对儿子的不孝十分的痛恨,见人就诉苦,说自己多么多么不容易,孩子他爹去世早,自己又养老又养小的,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娶了媳妇,终于盼出头了,没想到孩子不孝顺,不给粮不给面,养老费也常不给。听者都了解她家的情况,对她十分同情,  相似文献   

4.
罗庆生 《工会博览》2005,(18):48-48
本刊讯 日前,公交客三分公司工会广泛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活动中,他们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困难职工的情况。其中,有两位职工家庭因本人生病住院,开支较大,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孩子又面临上高中。为了解决她们孩子的学费困难,该分公司工会在开学前夕把2000元分别送到两位女职工手中,为她们的孩子上学解决了困难。  相似文献   

5.
不灭的人性     
感动 《法制博览》2008,(12):8-8
一家工厂失火了,工人全部逃了出来。忽然听到楼上有孩子的哭声,大家又喊又叫,却都犹豫着不敢进,只有他一个人冲了进去。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房子     
杨虹 《工会博览》2010,(10):46-47
1993年父亲去世后,母亲开始居无定所的状态。 她和父亲原本在矿区有两处房子,一处平房和一套一室的楼房。父亲离世,母亲开始跟我大哥大嫂居住,帮他们带带孩子,做做饭。直到2001年大哥买断工龄离职失业,女儿渐渐长大需要独立的空间学习和生活后,大哥家两室一厅的房子就和他家的收入一样就逼仄艰难了,母亲开始自己偷偷地独坐一角唉声叹气。  相似文献   

7.
人到中年烦恼多,最头疼的莫过于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好。中年家长的孩子已经到了最容易叛逆的阶段,做父母的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孩子,在与孩子的交流上很容易发生障碍。万一孩子对父母产生了偏见,又得不到及时纠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隔阂就会越来越深。这时候,最需要一个“和事佬”。那么谁能充当这个“和事佬”,化解笼罩在家庭上空的紧张气氛呢?  相似文献   

8.
都说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今天看来,中国的孩子又岂止是“听话”而已.他们“说话”的功夫恐怕也完完全全可以称锝上是世界一流的。  相似文献   

9.
离我家不远的街道口,有一间集体经营的小食店,名为“便宜小食店”,专门经营油条、包、粉面粥之类。“便宜小食店”不便宜,油条二角四分一两,还硬搭一角八分的白粥。油条是隔夜的,又软又韧,粥还是带点“咖啡”味。可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大家也只好去光顾。半年前,我的孩子告诉我,有一家人在“便宜小食店”的对门屋檐下摆了个小档口,也卖油条!  相似文献   

10.
就像佛学因果说中的“一报还一报”那样:人类炸食了那么多马蜂的孩子,而今天马蜂又反过采毒杀人类的孩子!这应该是科学警示而不仅仅是偶然巧合!只是,三个死去的孩子太无辜、太可怜了。但愿,这几个孩子的生命代价能唤醒麻木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虢国夫人游春图》原为盛唐杰出的肖像画和仕女画画家张萱所作,早已失传。 上图系北宋摹本,描摹虢国夫人等在春日出游的景象,体现出大唐盛世雍容富丽的时代特征。虽是摹本,但不失原作神韵。因此,千百年来它被人们珍藏,并与四位皇帝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七十年代末,“多动症”这一名词被引进国门,立刻引起我国教育界和儿童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很快在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和关心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人士中得到传播。“多动症”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常碰到的新词汇。然而,这个新词汇的传入,也引起了一些争端和困惑。“多动症”所惹起的争议有位工作责任心颇强的小学班主任教师,发现自己所教班级中有十来位学生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屡教不改,便告诉这些学生的家长:“你们的孩子有‘多动症’。”要求他们带孩子去看专科门诊。他的话引起了这些学生家长的强烈反感。他们…  相似文献   

13.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有意回避自己的父母、老师或长辈,有了心事也不轻易向别人吐露,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强烈地想与人交往,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有时苦于不能被别人理解,心里常常无法平静,总有一种孤独感,个别孩子甚至发展为性情孤僻。  相似文献   

14.
说法不同     
王晔 《法制博览》2010,(12):49-49
让别人改正缺点,合适的鼓励,有时要比严厉的批评更有效。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个母亲,她们都有一个不孝顺的儿子。一个母亲对儿子的不孝十分痛恨,见人就诉苦,说自己多么不容易,孩子他爹去世旱,自己养老的又养小的。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  相似文献   

15.
他尽自己所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开车出游、健身、游泳,到世界各地演讲,过着幸福的生活. 当父亲在医院第一眼看到刚出生的儿子时,他的心都碎了——小家伙只有可口可乐罐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没有肛门,躺在观察室里奄奄一息.医生断言,这孩子几乎不可能活过24小时.  相似文献   

16.
人体实验     
我最反感广告上那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特别像从算命的大仙嘴里出来的,你明知道根本不靠谱,但当他那只仿佛刚蜕完皮的手在你掌心里来回那么一搓。每句不疼不痒的话似乎都有玄机,你问,人家还不细说了,让你自己悟去。有点儿钱的,道行又稍微高点儿的主顾马上就想明白了,自己这辈子差不多定型了,孩子可不能耽误。  相似文献   

17.
《工会博览》2006,(3):59-63
“又和他‘醋意大发’吵一架!不知怎么了,情绪变得越来越难以自控。自己就像跟导火索,一点就不可救药的燃烧爆炸开来。人到中年,性格没理由的变得格外敏感多疑,学会了捕风捉影。孩子火了,空巢了,心里就有股强烈的失落感。  相似文献   

18.
吴洪森 《南风窗》2008,(4):94-94
短暂的春节很快过完了。回乡探亲的农民工又要扛起行李,背井离乡出远门。他们中很多人结了婚有了孩子,孩子还小。小孩是需要父母关爱照看的,可是为了养活孩子,为了学费,他们却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里,让他们在没有父爱和母爱的环境里,像荒草一般成长。  相似文献   

19.
1999年7月,我正在筹划一趟单车旅行,带两个孩子去走莱茵河岸。正在研究地图的时候,接到台北马英九市长的秘书来电,大意是说,因为马市长希望邀请龙教授回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请龙老师把履历寄到台北”。  相似文献   

20.
姓氏小考     
每个人都有名、姓,姓名是人的代号。名是长辈在孩子出生后给起的,那么姓又从何而来呢?我国的一些主要姓氏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历史记载过的姓氏共有5652个,其中单音姓氏3484个,双音姓氏共有2032个,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