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1998年智利资本管制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以来 ,国内外学者、决策者和媒体都对如何管理极具波动性的短期资本流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智利 1 991~ 1 998年间实施的资本管制政策被一些人认为是管理短期资本流动的成功典范。智利的资本管制政策是否真正有效 ?智利的经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有何启示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本文首先讨论智利资本管制政策的出台背景 ,然后介绍主要的管制措施并重点评价管制政策的有效性 ,最后对智利经验的适用性提出初步见解。一 管制政策出台的背景2 0世纪 3 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 ,智利一改资本账户相对开放的政…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巴西资本管制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巴西政府对资本流动实施了多种管制政策 ,重点围绕固定收益证券投资。由于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为投资者规避管制提供了便利 ,因此政府被迫不断采取新措施 ,以堵塞政策漏洞。尽管管制政策的效果不很明显 ,但是它们对巴西渡过历次金融危机或动荡发挥了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资本项目开放是20世纪90年代初哥伦比亚经济稳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进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第二阶段是放松对短期资本和外资信贷的管制.在资本项目开放初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使哥伦比亚经济面临真实汇率升值、金融体系对外脆弱性加重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哥伦比亚货币当局借鉴智利的成功经验,于1993一1998年实行了无息准备金制度和显性托宾税等一系列资本管制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控制资本流入规模和短期资本长期化的政策目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4.
外资在拉美和东亚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80年代初爆发的拉美债务危机以及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都与外资管理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最近几年,资本管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对资本管制利弊的争论也时有所闻.马来西亚和智利实施资本管制的不同做法,或许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亚洲的金融危机,对拉美国际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多方影响,其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总体来看,1998年拉美经济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拉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1)进人资本市场难度力口大。亚洲金融危机使国际投资者短期内对新兴市场的信心动摇,部分严重依赖外部借款以填补经常项目赤字的拉美国家将经受考验。阿根廷面临的困难最大,它必须借款偿还到期债务,预计1998年需偿还70亿美元。巴西经常项目赤字比阿根廷多,但经济规模是阿的两倍,在投资者看来有较好的金融体系和国际信誉,估计遇到的困难要小一些。(2)出口受到影响。东南亚国家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已成定局,对原料需求势必减少,这给向东南亚大量出口矿物等初级产品的部分拉美国家造成压力。智利一向自称为“太平洋经济圈国家”,铜的出口占总出口收入的40%,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是进口智利铜的大户,如果东南亚金融危机短期内仍得不到好转,智利  相似文献   

6.
一、最近的经济形势与预测 (一) 最近的经济形势:努力复苏经济 马来西亚在受到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初期,希望通过采取财政金融紧缩政策稳定经济。但进入1998年以后,经济继续衰退,为此从1998年年中起转而采取放宽金融紧缩的政策,7月公布了促进经济恢复的综合政策(即“国家经济重建计划”),9月起采取了限制资本交易和固定汇率制度。其后,由于限制资本交易和采取固定汇率  相似文献   

7.
1985年智利爆发银行危机后,智利政府总结经验教训,对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不成熟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进行了修正。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年时间里,智利经济已经走出危机和衰退的阴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拉美国家的低通胀、低赤字、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及1999年巴西金融动荡,对智利经济的影响都是有限的。从智利的发展经验来看,重视本国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以及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等措施,均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与金融体系效率相关的金融市场效率、金融机构效率以及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实证分析,论证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健康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东亚金融危机开始爆发时,马来西亚采取了与其它遭受危机经济相类似的政策,即紧缩货币与财政政策和使汇率浮动,但形势却继续恶化。1998年9月,马来西亚实行了选择性资本管制,使林吉特钉住美元并限制短期资本流动。该管制措施使马来西亚的货币政策能够独立地以通货再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并获得喘息机会来彻底改组金融与公司部门。资本管制所付出的代价是,马来西亚错过了从1998年第四季度开始回流到该地区的大部分国际资本,大量国际资本的回流反映在其它遭受危机国家证券投资市场的迅速复苏。另一个代价来自这样的担心:类似的政策可能会在没有预先告示的情况下重新实施,从而导致马来西亚发行的欧洲债券风险酬金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巴西工业化进程中外国资本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巴西的制造业部门大多是靠外国的资本和技术建立起来的。自60年代起,巴西历届政府对引进外资制订了有关的政策措施。当前,巴西正在进行广泛的经济调整,外资政策的改革无疑是经济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战后至70年代末巴西外资政策的演变在此期间,巴西对外资的管理基本上经过一个从放任自流到利用限制并举的过程。这一  相似文献   

10.
历史经验表明,与阿根廷和墨西哥相比,巴西经济改革从来都不是激进改革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卡多佐政府的改革也不例外,其实行的谨慎资本项目开放是巴西渐进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具体体现为在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确立后,在面临开放之初大规模资本流入导致的货币升值、金融脆弱性剧增等问题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实施了金融交易税、外资贷款期限和外资投资范围的直接管制等措施,来限制国际资本的过度流入.然而.由于巴西过高的国内外利差、发达的金融衍生市场形成的诸多规避资本管制渠道,这些管制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1988年6月8~10日,由拉美所主持召开的‘跨入90年代的拉丁美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巴西、智利、秘鲁和美国等5个国家的20多位学者和教授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80年代拉美的政治经济发展及90年代的前景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面对80年代巴西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巨额外债的严峻形势,1990年3月执政的科洛尔政府制定了指导整个90年代经济发展的“新巴西计划”,对巴西的工业和外贸政策作了战后以来空前深刻的调整。“新巴西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工业和外贸政策”(以下简称“新政策”),它将对巴西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新政策”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外部资金规模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在1990年资金净流入100亿美元的基础上,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资金又增加100多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是拉美国家前几年外逃的资本,反映了外逃资本回流的趋向。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已开始扭转,成为资金净流入国。吸引外部资金流入拉美地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拉美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1991年拉美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拉美经济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就是进入拉美的资本大幅度增加。80年代后期,流入拉美的资本平均每年为80亿美元。1990年上升到240亿美元;1991年接近400亿美元;1992年高达570亿美元。大量资本流入拉美的原因是什么?《拉丁美洲研究》1993年第2期发表的“拉美资金回流和投资回升的原因”一文(以下简称“原因”)对此作了回答。该文将原因归纳为:(1)通过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债权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谈判,拉美国家的债务压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进入90年代,其经济形势仍无明显好转迹象。1990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6%,人均产值下降8%,工业生产下降8.9%。1991年虽略有好转,但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1%,人均年产值下降1%。恶性通货膨胀有所减缓,从1990年的1795%降至1991年的460%,但仍高于其他拉美国家。失业率1990年为10.3%,1991年上升至11.7%,全国失业人数已达300万。1992年,农业生产获得了增长,工业仍处于萧条状态,月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0%以上。由于1992年4月和7月巴西同有关国际金融机构达成了重新安排和部分减免债务的协议,债务危机有所缓和,但外债总额仍维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因此,90年代巴西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巴西经济持续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16.
1991年,智利政局稳定。艾尔文总统凭借他多年政治活动的经验,在政府内团结了各派政治力量,特别是妥善处理了与军人的关系,使政府树立起良好形象,得到国内人民的广泛支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1991年智利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继续增长。198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1990年人为压低到2.1%,1991年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由亚历杭德罗·福克斯利(Alejandro Foxley)撰写的《拉美新保守主义试验》(Latin American Experiments in Neoconservative Economics)是在众多评述拉美南角地区国家新保守主义试验的专著中质量较高的著作之一。该书于1983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拉美新保守主义试验》以智利为重点,较全面地探讨了智利、乌拉圭和阿根廷于70年代以及巴西于60年代开始的旨在开放经济、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新保守主义试验进程。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50、6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如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国际私人放款的收缩,迫使拉美大多数国家实行严历的经济紧缩。在这暗淡的十年中,拉美三个最大的债务国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采取了极为不同的调整路线。阿根廷和巴西政府在试图从独裁过渡到宪政的同时,试验了一系列方法,包括八十年代中的“非正统冲击”一揽子计划,和巴西1987~1988年期间延缓付息。与此相反,现任墨西哥总统德拉马德里(1982—1988)所采取的稳定和调整政策则是坚定地沿着正统路线发展的。墨西哥对国际债权人倾向于采  相似文献   

19.
里约集团     
里约集团成立于1986年。当年12月,孔塔多拉集团成员(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巴拿马)和利马集团成员(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秘鲁)的8国外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决定建立“政治磋商和协调常设机构”,以推动拉美一体化进程。这一机构当时被称为8国集团,1990年3月,正式易名为“里约集团”。当年,智利、厄瓜多尔、玻利维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玻利维亚共和国(REPUBLICA DE BOLIVIA)是南美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部和东部与巴西接壤,南部与巴拉圭和阿根廷为邻,西部与智利和秘鲁相连。国土面积109.8581万平方公里。人口720万(1991年),其中印第安人占54%。主要宗教为天主教。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