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新营 《世纪风采》2014,(10):31-35
在刘华清上将近70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事海军工作的时光占了三分之一。他为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尤其是他的三进海军的经历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一进海军很舒心 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出生在大别山区,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平原或山区从事革命工作。没想到,36岁的他与大海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吴玫 《党史纵览》2012,(7):4-10
2011年1月14日.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政治局常委刘华清与世长辞,享年95岁。 这位大别山区放牛娃出身、14岁就参加红军、曾任新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是中央领导人中最早有海洋意识的人”。美联社将其称作“中国现代海军之父”.说他“开启了中国海军强盛的进程”。同时因为在其主政海军期间,积极推动航母发展.外媒又将他誉为“中国航母之父”。作为近20年来唯一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行列的军人.  相似文献   

3.
刘华清(1916—2011),湖北省大悟县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曾任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刘华清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赞誉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  相似文献   

4.
在刘华清上将近70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事海军工作的时光占了三分之一。他为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航母之父"。尤其是他的三进三出海军的经历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一进海军很舒心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出生在大别山区,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平原或山区从事革命工作。没想到,36岁那年他便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祖国的那片深蓝,倾注了刘华清后半生的无数心血。  相似文献   

5.
《党史纵览》2016,(11):12-14
刘华清,1916年10月出生于湖北大悟。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85年、1987年相继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刘华清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特别是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2011年1月14日6时,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在刘华清上将诞辰100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了一组图片,回顾他的革命生涯,以示怀念。  相似文献   

6.
邓稼先:为中国"两弹"大漠埋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稼先是新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可谓“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但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死后才名扬天下。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新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为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7.
刘华清轶事     
油印《出发宣言》 1934年11月11日,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决定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这一年,刘华清18岁。长征出发之前,刘华清被分配到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工作,担任宣传科长。一天,郑位三忽然拿着一份文件,找到刘华清说:“这个布告,你马上把它刻好,抓紧油印出来。要多加印一些,越多越好!一路上要广泛散发张贴……”刘华清二话没说,当晚就将《出发宣言》刻印了出来。《宣言》落款日期为农历的“十月十号”,换算公历为11月16日。就在这天凌晨,刘华清背着油印好的《出发宣言》,随军由何家冲出发西进,跨上了坎坷的长征之路……  相似文献   

8.
苹果标志来自于苹果老板乔布斯对“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的纪念。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1954),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也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现在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图灵奖”。  相似文献   

9.
梦绿 《世纪风采》2008,(7):27-31
国际上认为杂交水稻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东方魔稻”,而袁隆平则是“杂交水稻之父”。在袁隆平如此辉煌事业的背后,其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0,(23):26-27
“我只说一点,(中国)没有创业板,只是套用了创业板的名字。”创业板一周年后,被誉为“中国创业板之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望着离他最初设想太远的创业板,没了再言语的心境。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中国改革理论先驱”与“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的夫人周南说,吴敬琏酷爱文学,喜好做木工活.对电子学也颇有研究。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刘华清的了解,是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的。 1947年,刘华清随大部队进军大别山。同年7月,参加了著名的“羊山集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作为六旅政委的刘华清率领六旅的三个团与兄弟部队一起投入战斗,全歼守敌六十六师,取得了羊山集战役的胜利。这一战役的胜利为我刘邓大军挺进大  相似文献   

13.
王小谟,75岁,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2013年1月18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这位老军工被授予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4.
吴大观,新中国航空动力工业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被誉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他用自己纯粹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诠释了一名航空人的报国之情。  相似文献   

15.
阿威  徐辰亮 《廉政瞭望》2003,(11):44-45
常言道,“每个成功男人身后都有一位优秀的女人”。而站在“中国两弹之父”王淦昌身后默默支撑着他乃至整个家庭的是一位小脚女人。他们一起风雨与共地走过了77年的漫长岁月。  相似文献   

16.
梅克保 《湘潮》2008,(12):14-15
毛泽东曾褒奖他“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周恩来曾用“功不可没”概括他的卓著功勋。许光达在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中和10位开国大将中,都是最年轻的一位。他励精图治,从严治军,提出并践行“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兵”的著名口号,被誉为“中国的装甲兵之父”。  相似文献   

17.
③&馁-喀窒-。Ah“ A—’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给本刊的题词@刘华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军委副主席  相似文献   

18.
是日立秋(8月7日),金秋风乍起,青纱起舞处,他迎面走来。一身工作服,一双沾满泥土的军胶鞋,一张和农民一样黝黑、朴实的笑脸。这个铁塔似的汉子就是被称为“逐日的夸父”、“中国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  相似文献   

19.
张勇 《世纪桥》2009,(10):37-41
他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也是第一座核电站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的名字写进了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核动力专家,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彭士禄。  相似文献   

20.
医魂     
吴孟超,被人们称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89岁了仍保持着年平均200台的手术量。他以一片爱党爱国爱民的赤子情怀,诠释了守护生命高地的两个大字——医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