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于作为股东的房地产开发商与项目公司人格独立,即使项目公司解散,通常也无法要求房地产开发商承担责任,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了有限责任的庇护。项目公司的"短命"现象并不符合公司永续存在的特征,房地产开发商涉嫌滥用了项目公司的公司人格。从常理出发,房地产开发商是项目公司的所房地产项目公司,是作为股东的房地产开发商专为开发特定的房地产项目而成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股东以资金或是土地使用权入股建立项目公司,以开发特定房地产为其经营目的 ;各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由公司章  相似文献   

2.
法制信息     
警惕地方政府被开发商操控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涂岭的拆迁》,内容非常"凶 险":在福建泉州涂岭,因为拆迁,开发商竞杀死了拆迁户。据悉, 开发商这个开发项目"立项"之后,当地区长办公会议、镇政府不 仅全方位为开发商服务,而且服务很超前:项目中的22.5亩土 地须经省政府批准,可上头还没批下来,拆迁就大规模开始了, 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的"镇长大人",竟面对央视记者说:报批跟 批准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3.
聘政府工作人员当"开发顾问"、在土地费上做文章、少交基础设施配套费、送钱物"摆平"政府官员后逃避项目抵押金、"套"住银行获得贷款、雇用"黑社会"成员强行拆迁……日前,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向媒体披露了他们违规开发房地产的内幕。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开发商为应付资金紧张,需要进行融资,并以在建工程进行抵押。为确保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债权并优先清偿,商业银行等债权人一般会要求开发商出具"承包人放弃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承诺书或者直接与开发商及承包人签订一个三方合同,要求承包人放弃"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那么承包人自动"放弃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效力究竟如何?一、优先受偿权可否承诺放弃的三种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低收入者,还是高收入者,似乎对"贫富混居"这一政策都不可接受,这一点或许在兰州市政府的意料之外. 而且,就算政府在土地出让时对房地产开发商降低一定幅度的土地价格,要求开发商开发出一定比例的限价房,但是这能够保证开发商会拿出好的房子给低收入者吗  相似文献   

6.
如今,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伴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化和住房金融业务的积极配合,楼宇按揭得到了迅速发展。开发商在按揭合同中所承担的“回购责任”就是一个新问题。目前,在绝大多数的房屋按揭合同中贷款银行都要求开发商承担回购责任,否则合同便无法订立。  相似文献   

7.
瞿林昌是个爱打抱不平的人. 由于打抱不平的性格,他不知不觉成了义务代理官司的角色.1994年3月,他的女儿向一家房地产开发商预购了一个门面,一共交了30多万元;到了交房的时候,那家房地产公司却根本没有建房资格,当然也就没有房子可交.女儿平时又忙,想打官司又苦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瞿林昌于是自告奋勇的当起了女儿的代理人,查资料、搞咨询,忙得不亦乐乎.胸有成竹后,他将这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告上法庭.1998年4月终审判决下来,他们终于胜了诉,但开发商却赖着不还钱.瞿林昌又用了三年时间四处奔走,追讨债务,终于拿回了全部本钱和利息,瞿林昌好好过了一把"律师"瘾.  相似文献   

8.
正15年前,张芳在买房时中了开发商的"终身免缴取暖费"大奖,一家人享受着中大奖后的幸福生活。15年后的2014年,张芳家被停止供暖,张芳与开发商对簿公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终身"缩水为"15年"?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业 如今的楼市火爆异常,众多的百姓对日益攀升的房价可谓可望不可及,而开发商也是一脸无辜,地价涨了,建筑材料价格涨了,配套设施完善了……好像在告诉你,如今的房价是正常的,是成本上升的结果.然而,时至今日,没有哪一个行业的绝对利润值,能挑战中国房地产业的暴利.  相似文献   

10.
微风 《经济与法》2002,(5):15-17
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尽快筹集资金,收回投资利润,在以预售方式销售房屋的同时,借鉴香港、台湾等地区地产销售的经验,出现了一种新的商品房促销方式——商品房包销。这一促销方式的出现,对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搞活房地产市场,发挥房产包销商的特长,无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80多岁的美国老太太伊迪丝·梅斯菲尔德是个"钉子户".她固守着自己的两层小楼,无论开发商出多高的价钱都不肯搬走.最后,开发商只好修改了建筑图纸,避开了老太太房子这一块地方.  相似文献   

12.
王德涛 《法制与社会》2010,(11):107-107
商品房预售制度是在开发商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事物,该制度对国内房地产业在加速资金流动、降低成本,减轻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不足逐渐体现出来,本文对此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实行住房改革以来,房地产业逐渐成长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一升再升的住房价格,已经逐渐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近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低迷,打破了房地产开发商只赚不赔的局面,有的开发商甚至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开发商破产,相关利益群体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但其中购房者可能是损失最大的。本文结合我国的商品房预售制度和破产制度,探讨开发商破产后对购房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王娜 《法人》2006,(3):23-24
在经过两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洗礼"之后,地产开发商们开始憧憬着2006年政策的回转,并期待在今年"两会"上会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指向  相似文献   

15.
正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教育地产,其实就是购房者买单、学校卖品牌、房地产开发商受益的一出剧目。在中国流传2000多年的"孟母三迁"故事有了现代版本,为了让子女上一所好学校",现代孟母"不惜代价,以各种方式追逐学区房。商机之下,引入名牌学校的教育资源已成为不少房地产开发项目创造销售神话的不二法宝。但神话一旦突破法律的边界,纠纷和官司也会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6.
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中国公证》2005,(3):42-45
一、案例 某建筑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办事处签订了抵押贷款合同,用于某小区的房地产项目建设,并将在建工程抵押给银行.同时,开发商还在房屋预售活动中同一些购房者签订了房屋预售合同,并且这些购房者也向该银行申请了购房借款,同银行签订了由开发商提供担保的个人住房借款合同.上述三项合同先后申请公证证明,申请人提供的各种材料、证明文件齐全、合法.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业 说到2002年中国的十大暴利行业,房地产业当居其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这个行业所造就的亿万富翁,比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多.  相似文献   

18.
封毅 《中国律师》2013,(5):68-69
近一段时间,围绕着房地产调控"国五条"的争论不绝于耳,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定位受到了质疑,房地产制度的改革又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确立的房地产制度目前正在面临着一场与时俱进的改革,如果律师们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这个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其专业服务的前景将十分广阔。一、现行房地产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韩炜 《法庭内外》2009,(7):32-33
房屋买卖因纠纷余女士与儿子羊先生、儿媳李某共同居住在一套平房里。2005年11月10日,开发商与房主余女士签订了拆迁货币补偿协议,约定开发商拆迁余女士所有的这套房屋并支付补偿款及补助费。同年11月17日,余女士又与开发商签订了《房产认购协议书》,约定:余女士认购开发商在拆迁地开发建设的某小区C座、A座房屋各一套,应付房款  相似文献   

20.
朱锦清 《法学家》2000,(2):72-75
<经济日报>1999年1月11日头版头条以"庄园主--非法集资新诱惑"为题,报道了广东和广西的一些开发商以农林开发的名义,从农民集体或县乡政府手中取得成片土地,然后分块出售,进行集资.报道中引用了这些开发商所作的广告:"您只要投入7800元(可分三年分期付款),就可拥有1亩50年的私人果园,33株年年挂果龙眼树,5年50万元的丰厚回报";"投入2.5万元,即可买到1亩果园,25棵果树、80平方米建房用地和尚存的70年预测收益112.49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