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羔 《新青年》2013,(2):50-51
没育丽江的暄嚣繁闹,大理只是一座远离现代都市的宁静小城。友好,悠闲,与世无争。恰逢细雨蒙蒙时节,倾听淅淅沥沥若有若无的雨击打屋檐的声音,沏一壶好茶,坐在雕栏玉砌旁的雨亭看雨。远处,撑伞少女慢慢前行,她渐渐地消失在朦胧烟雨中,淡淡的茶香亦带有一丝浅浅的惆怅。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作青草茶算是个传统的老行业了。有资料介绍,青草茶是中国民间流传的自制饮料,又称百草茶、凉茶或苦茶。由于气候湿热,在南方青草茶是夏季保健的必备。地属南方的台湾也不例外。特别近几年,受回归自然、崇尚健康食品风尚的影响,一度被认为已接近“夕阳”的青草铺,不仅没  相似文献   

3.
檀力 《海内与海外》2003,(10):61-65
40多年前,一位归国少女带着曼陀琳毅然离开了蕉风椰雨的新加坡,离开了从小生活在一起的亲人与相知多年的朋友,回到了长满相思树与凤凰木的祖国东南海疆、充满亚热带风情的美丽鹭鸟,她便是享有盛名的归侨女作家陈慧瑛。她现任厦门市人大常  相似文献   

4.
古老的马店驿站,秀丽的边陲小镇,一批批风尘仆仆的人群马帮曾在这里延续着关于茶的故事,而通过那条位于普洱县城的茶马古道,清香袅袅的普洱茶也就此名扬四海。从茶团上取些浸泡,它那浓红明亮的茶汤,仿佛也在诉说着悠久而神秘的普洱茶历史。古山飘过古茶香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古城普洱,以出产品质优良的茶叶而闻名遐迩。然而茶叶本无特殊,但特别之处在于人类通过智慧,将茶叶与火融合,使其本身的香气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5.
如此神奇的代嘎拉普洱茶,究竟产在哪里?是怎么发现的?  相似文献   

6.
提起“茶”,人们常常要与“柴米油盐”等琐事联系起来,其实“茶”在中国真可谓渊源流长,据说早在商朝就曾用茶做祭祀的供品。唐朝的陆羽著有《茶经》。至今在我国的南方仍把茶当  相似文献   

7.
1898年 ,邱菽园、林文庆倡议创办新加坡华人大学堂 ,并希望新加坡华侨各界人士募捐经费。1899年 ,邱、林二人又倡办新加坡华人女子学堂 ,还起草了办学章程。他们的行动 ,受到国内维新派的赞扬。但应指出的是 ,邱、林二人倡办女子学堂 ,除了提倡在受教育方面男女要平等外 ,主要是为了使南洋华侨的子孙能保持中华文化传统 ,不致出现“移华而巫 ,尽变种质”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少女与乡情     
马克 《海内与海外》2005,(12):47-47
久别故里,思乡心切。我搜寻着几年前熟悉的一切,低矮的土坯房,穿灰黄布衫的乡亲……然而,迎面撞见的却是县汽车站新盖的三层大楼。“——噌。”身边有一把阳伞支起来了,伞下有两个小伙子,黑色的西服上衣颇为潇洒,俩人胸前各别着一枚徽章,是北京人文函授大学的学员。听他们的谈话,方知是去中学里听函授辅导的。步出车站大厅,我望着眼前的细雨发呆。——县城离家还有五里路。我想等雨停了再走。信步来到了汽车站附近一处书摊前。摆书摊的主人是一位姑娘,看上去约摸十八九的模样。不过,人却极爽快。看见我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光顾她十种化学元素…  相似文献   

9.
杨荔 《海内与海外》2002,(10):34-35
旅居澳洲期间,在不同场合常常能听到华人青年乐手演奏的中国曲目,他们大都在国内受过专业音乐教育,不仅技巧水平高人一筹,而且在演奏中总是那样投入,那样动情,把一首首曲子,演绎得如此准确、动人,也坦露了远方游子的一腔思乡之情。那一场场演出和那些青年乐手的故事,久久萦绕于脑际,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0.
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1874~1961年),厦门集美人,旅居新加坡60年(1890~1950年),晚年回国定居,是20世纪海外华侨最为杰出的代表,被毛泽东赞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传奇般的一生、捐资兴办厦门大学等学校以及作为华侨领袖为中国抗日战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直到今天仍然引起后世对他的关注。本文搜集了1994年以来关于陈嘉庚研究的公开发表的论文,力图挖掘一些新观点,把握学术界对陈氏研究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11.
1991年,中国开始与东盟进行对话并成为东盟磋商伙伴。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10 1”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2001年  相似文献   

12.
中缅建交后,受地缘因素影响,缅甸一直担心中国危及其国家安全,中国则力图将缅甸作为突破西方战略包围的突破口。20世纪50年代中缅关系中的华侨问题即是在这一大框架下演变发展的。1954年周恩来访缅后,双边关系发展迅速。随后,中方为消除缅方在华侨问题上的疑虑,在华侨国籍问题、华侨政治、经济作用、与缅人关系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努力,使华侨问题没有成为制约当时双边关系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提倡多文茶,少武酒酒和茶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有人将它们形象地比喻为“千岁老友”。但两者却具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情,一个火暴、喧嚣、猛烈,酷似武将,一个沉稳、清静、恬淡、犹如书生。也有将酒和茶比喻为男性女性的。如老舍先生。  相似文献   

14.
一.有关华侨婚姻的研究1.婚姻研究的意义及先行研究本文将对旅日华侨的婚姻加以考察。有关婚姻的研究可以说是全世界及日本以往的华侨研究中最不充分的领域。例如,在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华侨研究中,除了20世纪30年代陈达的《南洋华侨与福建、广东社会》(日本青史社,1939年,第140  相似文献   

15.
檀力 《海内与海外》2002,(10):50-53
新加坡的听众叫他“好心好大哥”,东南亚报界称他朗诵圣手,高校的学子赞叹流泪的郝大哥很美,胞妹郝佩霞说俺哥是最孝顺最知感思的人。这就是郝知本——一位饮淮河水长大,旅居新加坡的华文传播学者、演说家、语言表演艺术家。  相似文献   

16.
茶事     
我喝茶是从喝花茶开始的,后来改喝绿茶。绿茶的好处是本色天成,清香是自然的,有田野的气息。不似花茶人为的痕迹重,茉莉花,玉兰花固然芬芳,可一入茶,原味儿便都让花的香气夺去了。我想,北方人喜喝花茶和地理环境乃至长途贩运影响茶质有关。因为茶叶娇气,最怕污秽之气,容易变味,用花的香气来冲淡是最好的办法。据说,南方的茶运到北方,起先是不加熏制的,只是杀青、揉制,到了目的地才将花朵掺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侨联顾问、澳门归侨总会会长罗少荣先生在该总会成立30周年纪念特刊上,发表了题为《有幸作为历史见证人》的文章,谦虚地把自己一生经历摆在“历史见证人” 的位置上。作为  相似文献   

18.
中秋月圆,遥望南天。我和几位旅澳华侨在墨尔本的一次聚会虽然过去几个月了,但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殷殷交友之情,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他们每一位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如在目前。   我到悉尼的当天晚上,维多利亚州侨联副主席郑嘉乐先生由旅澳华侨黄先生陪同到宾馆来看我。我同郑先生本不熟悉,只是因为出版他的传记,通过一两次信。我对年高德劭的郑先生的来访十分感动。他说:“您是贵客,我们要在悉尼的唐人街举行华侨聚餐会,欢迎你和夫人的到来,一表我们华侨朋友的心意。”我当即婉谢,一是我在悉尼时间安排太紧,二是“无…  相似文献   

19.
1954年秋,我和宦乡等人抵达英国首都伦敦,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代办处。华侨陈天声是欢迎人群中的一个。当时我们离开得比较匆忙,连炊事员也来不及带。陈天声见此情况,说:“让我来给你们做饭。”原来他曾经当过海员,做饭是他的拿手戏。什么辣子鸡、宫保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1992年以来中新贸易的发展变化。首先从统计数据中分析中新进出口贸易额绝对值及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并根据SITC分类法比较近年来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在此基础上 ,本文总结了90年代的中新贸易在石油贸易领域和制成品产业内贸易领域发生的显著变化。随着近期亚洲经济的全面复苏 ,中新贸易在可预期的未来仍将保持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