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印经济合作新篇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8年拉·甘地总理访华全面改善中印关系以来,两国高层互访不断,促进了经济合作的发展。2003年6月23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中国总理温家宝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奠定了长期互利合作的基础。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两国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双方致力于在广泛领域开展目标明确的合作互动。特别是2008年1月13—15日曼·辛格总理访华,成果丰硕,内容充实,成绩显著,揭开了中印合作的新篇章。他在与温总理会谈时说,印度把与中国发展“互利合作关系”列为优先考虑的重点。在双方签署的11项协定中,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协定占一半,涉及地质科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印度正在接近吗?印度总理瓦杰帕伊6月访问中国,中印两国签署了《双边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揭开了中印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亚洲两个世界人口大国的握手将影响这一地区的未来。本刊选取一些各国媒体的不同观点,是想给读者一个有关中印关系走向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看守政府总理、印度人民党温和派领袖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Atal Bihari Vajpayee)已于10月13日宣誓就任印度新的一任总理。这是印度自从1971年以来第一位卸任的总理蝉联这一政府首脑的职务。半年前,执政才13个月的瓦杰帕伊政府在议会的信任投票中以一票之差而跨了台,人们因此对他寄以同情。在刚刚结束的印度人民院第13届大选中,曾经出现“瓦杰帕伊浪潮”,使这届选举成为瓦杰帕伊同索尼娅·甘地夫人两人间的“总统式竞选”。选举结果,以印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9日至12日,应印度共和国总理曼莫汉.辛格的邀请,温家宝总理对印度进行了正式访问.双方一致认为,中国总理此次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印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揭开了两国友好合作的新篇章.国际舆论对中国领导人访印以及中印双方达成的一系列共识给予高度评价,普遍认为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总和占世界总人口40%的发展中大国,如果能够携手发展,互利合作,将对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乃至整个国际关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西方媒体更形象地把中印两国在新世纪的合作称作"中国龙"与"印度象"的握手,惊呼两者合作的能量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5.
多少世纪以来,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接触或了解少之又少,这真是亚洲历史上的一件奇事。如今,两国人口之和达到23亿,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强。因此,没有人能够低估当前北京与新德里改善关系一事的重要意义。双方关系改善的最明显迹象是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进行的为期六天的访问。这是十年来的首次此类访问。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和印度一直小心翼翼地提防对方。  相似文献   

6.
试析发展中印关系的几大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界领土争端、西藏问题、中巴关系以及安全问题,是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几大障碍。由于印度坚持边界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几十年来一系列事态的发展,边界领土争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以解决。印度对西藏仍抱有“缓冲区”的意图,并且欲利用西藏和达赖作为与中国打交道的一张牌,中印之间的西藏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几十年来,中巴已经形成“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印巴之间的敌对越来越加深;中巴之间的边界协定和军事合作尤其令印度敏感,致使中印关系不可能亲近起来。印度认为中国是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威胁”,近些年来,印度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和加强“东向”的军事合作,致使中印相互之间的不安与防卫不可避免。在正常的状态下,这几大障碍难以克服。  相似文献   

7.
平稳发展的印中关系 近几年来,印度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平稳地向前发展,并且日益多元化.期间,双方的高层互访不断,进一步增进了相互了解,并为诸多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这些高层往来包括朱镕基总理2002年1月访问印度,瓦杰帕伊总理2003年6月访问中国,温家宝总理2005年4月访问印度.每次访问都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印两国关系是中国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中印两国自建交以来,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缔结了友好关系,也经受了暂时的冲突和一度的挫折,并在关系恢复中走向成熟.时至今日,中印两国关系又有着新的发展合作的空间与领域更加广阔,在边界问题上双方已进行了三轮会晤,以期达成基本满意的方案.印度新政府继续推动中印两国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地发展,两国关系进入成熟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中印经济比较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莱斯(Chris Royce)曾预测:“根据目前的趋势,只需再过20年,中印两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份额就将与其占全球人口的份额不相上下。印度经济到2032年可能超过日本,而中国经济到2041年可能超过美国。”姑且不论这一论断的准确性和倾向性,可以肯定的是中印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经济体中的重要组成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签署了中印两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话说,这是一份纲领性文件,它将确立两国关系的目标和指导原则,全面规划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宣言标志着人口占世界1/3的亚洲两大国之间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俄罗斯外交部专家将这项文件比作叶利钦和江泽民1992年12月签署的、启动俄罗斯和中国全面伙伴关系的俄中第一份宣言。  相似文献   

11.
南亚正在形成一个战略罗盘?还是次大陆上仅仅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偶然事件?自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从中国访问归来,以及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结束美国之行以来,该地区的战略思想家们就开始思考似乎反向外交的重要意义。3年多来,印度一直努力增进与美国的关系。2003年3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南亚之行中,在印度访问5天,而在巴基斯坦仅逗留了5个小时。那时,许多人都认为印美之间已建立起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好象在过去几十年间,印美关系中从未出现过不和谐,经济与安全政治合作也得到加强。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持续了一段时间,新德里方面才注意到,华盛顿并非想跟印度携手对付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相反,华盛顿将希望寄托在巴基斯坦当权者穆沙拉夫身上,还派特种部队支持他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势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中印两国军队的交流不断升沮。继2003年首次举行联合搜救演习之后,两国又计划于今年年底举行联合反恐演习。今年7月,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问题简报》刊登了一篇由印度新德里国防研究分析所研究员加格纳什·潘达撰写的报告——《中印陆军联合军事演习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对中印两国军队的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分析。本刊刊登此文并非赞同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和总理瓦杰帕依先后访问中国,两国政府均表示摆脱1962年大规模边境冲突给两国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开启中印友好合作的序幕。而当年两国士兵的枯骨早已融进了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土壤中,只有矗立在藏边风雪中的塔格拉山脊和潺潺流淌的克节朗河作为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和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英属印度当局对中印边界非法的划分(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线),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西藏解放使印度“缓冲国”的梦想破灭,印度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前进政策”,不断在我国境内建立据点,蚕食我国领土。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作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印度坚持要中国让出大片领土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关闭了和平谈判之门。 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了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创造中印边界问题谈判解决的条件,对入侵印军进行反击。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由西藏军区组成了“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担任总指挥,负责东段指挥。西段新疆边防部队组成“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由何家产负责指挥。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印度是最值得我们全面了解、深入研究的国家之一. 印度同我国国情最为接近.只有印度同中国一样,有着几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处于发展水平的高端,在各个领域对人类文明做出过独特贡献.只有印度同中国一样,有超过10亿人口,而人口规模恰是内在凝聚力和辉煌历史的结果.近、现代,两国都曾老大落伍,印度更直接沦为殖民地,然而这反过来激励两国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在当代世界,也只有印度,其现代化面临的崇高、艰巨使命可与中国同日而语.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国家面临着民族振兴的有利条件.印度同中国一样,由于其人口规模、市场潜力和近年不断加快的发展速度,其崛起的前景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东方世界的两大文明古国——中国与印度,其友谊源远流长二千多年,为世人所称颂。不幸的是,在30年前两国发生了一场不愉快的争执,给两国的传统友谊和争执后的关系发展蒙上了一层似乎难以消除的阴影。然而,当今国际风云变幻异常,东欧剧变,苏联迅速解体,两极格局突然终结,这一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却为中印两国的关系提供了握手言和与联手如初的天赐良机。两国都在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这千载难逢机遇,调整各自的外交政策,而且均把改善两国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两国总理的互访及其两个联合公报的发表乃是中印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印两国关系中的阴影正在逐渐烟消云散,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是令人喜悦的锦绣前景。这里笔者向世人着力阐述并论证的是这一美好前景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到访,表明美中之间已出现一种温和的已不再被视为敌对的关系,从大体上看,双方似乎都在向中间立场妥协,共同合作,尽可能地降低冲突。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亚洲专家裴敏欣认为,“这是一种选择性的伙伴关系,在双方存有相似利益的问题上,他们就会合作”。基督科学箴言报指出,但早在“9.11”恐怖袭击前,两国的关系却与现在相反,中国似乎已成为布什政府的一个外交政策的最大难题。布什上台不久便遭遇了第一个海外危机,白宫不得不处理在中国境内被迫  相似文献   

17.
<正>印日关系随着安倍访问印度似进入"蜜月期"。除了良好的历史关系,共同的现实利益基础也给印日合作带了巨大的合作动力和利益空间。面对印日加速走进,中国仍应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应对,客观看待两国战略互动带给周边环境的机遇和挑战。2017年9月13—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同印度总理莫迪进行第十次会晤。印日双方签署15项合作协议(备忘录),涉及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并发表了一份共同联合声明。从具体成果上看,  相似文献   

18.
2012年2月12至13日,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率三军高级军事代表团访问沙特阿拉伯,这是两国交往史上印度防长首次出访沙特,随同访问的有印度国防秘书、副总参谋长、海军副司令和空军副司令。联系到2010年2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对沙特的历史性访问,以及5月份刚结束的第四届印度一海合会工商业峰会,不难看出,印度正在“西向政策”的指引下,逐步深化与海湾国家在各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日前,印度总理辛格成功访华,增强了双方的政治互信,找到了两国关系的准确定位,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中印共同发展的积极信号。为此,本刊特组织了两篇关于中印战略合作与经济合作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尼泊尔地处中国和印度之间,对中印两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形势下,尼印的关系将由特殊转向正常,而随着尼中边境交通条件的改善,尼中关系将得到长足发展。未来尼泊尔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将是在友好中立的框架内游走于中印之间,均衡发展与两个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