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云峰 《前线》2012,(7):62-63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高度重视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提出要进一步落实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这是市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事关首都长远发展、事关首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关于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几点认识优化首都城市空间布局,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举措。北京经过长期的发展,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城市病严重,极大影响首都功能的实现,制约了首都的可持续发展。而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疏散首都中心城功能,  相似文献   

2.
韩子荣 《前线》2012,(7):58-59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体现了新时期的要求,符合首都的市情实际,对做好未来五年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门头沟区将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着力破解发展瓶颈难题,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推动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以实际行动为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牛有成 《前线》2011,(4):7-7
充分考虑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长远需要,北京“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具体目标,即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们要精心谋划,找准定位,引领首都“三农”围绕“新”字完善思路、部署工作、落实任务,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魏晔玲 《前线》2008,(10):19-21
2008年4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第一次以市委市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这既是对长期以来金融业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确认,也是对未来首都金融业发展定位和工作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霍学文,并请他对《意见》进行权威解读。  相似文献   

5.
宋贵伦 《前线》2011,(3):7-8
“十二五”时期,既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推进首都社会建设新一轮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深化社会领域重点改革的攻坚期、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首都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推进社会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使社会建设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同时也为社会建设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唐鑫 《前线》2020,(3):4-6
习近平总书记2.26讲话提出要明确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是指导首都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26讲话,推进全国政治中心建设,要强化首都政治功能,优化首都城市功能结构,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提高首都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波 《前线》2017,(9):69-7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这为首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北京"十三五"要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国际城市。2017年3月28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发布,提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加快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构建世界  相似文献   

8.
黄嘉瑜 《前线》2017,(1):84-88
作为世界典型的首都城市,伦敦的经验表明,首都城市要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形成合理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依靠合理的、精细的城市管理体系和针对性的政策手段,依靠立法保障、跨区协同、高位统筹、动态调整的首都发展规划引领。未来北京应以首都规划引领区域发展和功能布局调整,打造符合首都战略定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大力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利用各类政策工具精准引导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为首都文化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要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功能,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面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省委     
正重点工作积极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5月28日,河北省推进省会建设发展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发表讲话。王东峰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扎实推动省会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2,(7):1-1,28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大会确定了今后五年首都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绘就了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蓝图。蓝图既定,贵在落实。当前,全市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抓好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把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大力践行“北京精神”,万众一心,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刘伟 《前线》2012,(7):60-61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成功召开,对于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上,刘淇同志代表中共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通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客观地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明确部署了未来五年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和任务,符合首都实际,顺应人民意愿,是一篇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凝聚共识、催人奋进的报告,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是做好首都未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3.
杨柳荫 《前线》2012,(7):46-47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科学判断首都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提出未来五年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总目标、“两个率先”的发展格局、“三个北京”发展战略以及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六项战略任务。这既是对中央关于北京工作要求的深入贯彻,也是对首都城市发展规律和功能定位的准确把握,反映了人民意愿,体现了“北京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是指导未来五年首都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我们要紧密结合区情实际,立足“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的总体定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范恒山 《前线》2022,(10):68-73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北京提出的重大课题和历史之问。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统领首都各项工作。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要紧扣“四个中心”,进一步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借势“一核两翼”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紧扣关键要点,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政府施政水平与城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前线》2009,(1):57-58
1978年以来,北京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今,这座历史古都正向着“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目标坚定前进。  相似文献   

16.
郑琛  李颖  邱锐  唐玮 《前线》2023,(10):44-46
北京市在实施智慧应急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始终坚持“全灾种、大应急”理念,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目标,以智慧应急建设为抓手,减少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努力提升城市自适应能力。“十四五”期间,需要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过程中,将韧性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在监测预警感知、应急指挥调度、社会有序动员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建设宜居、韧性城市,推动首都包容性增长和高质量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园林绿化与发展首都经济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园林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而良好的城市环境则是发展首都经济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城市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要靠燃料结构的调整、汽车尾气的治理、污水垃圾的处理、噪声...  相似文献   

18.
方力  任晓刚 《前线》2023,(4):65-68
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推动首都建设加速、首都经济提质、首都治理向善。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打造首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系统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增强首都创新能力和水平;系统推进“两区”建设,增强首都开放能力和水平;强化京津冀政策协同,提升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统筹与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9.
鼎力打造首都创新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指出,推进首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和关键,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完善首都创新体系,依靠自主创新提高首都经济发展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首都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求大力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环境。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求优化创新环境按照北京“十一五”规划中对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所提出的要求,北京创新体制和优化环境的总的目标和要求是:创造能够使首都保持长久创新领…  相似文献   

20.
林克庆 《前线》2012,(7):66-67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把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世界城市作为主题,准确把握住了首都的发展规律,体现了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内涵非常丰富,思路非常清晰,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明确方向,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代会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让首都人民更加幸福安康。今后五年,首都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实力更加雄厚,发展条件更加优越,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为大兴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更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