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潇滢 《党史纵横》2001,(11):39-39
司徒雷登是美国人,然而,他不但出生在中国,而且他一生的多半时光是在中国度过的。对于自己的经历,他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以中国为家。精神上的缕缕纽带把我与那个伟大的国家及其伟大的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不但出生在那个国度里,而且还在那里长期居住过,结识了许多朋友。我有幸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后来又回到了那里当传教士,研究中国文化,当福音派神学教授和大学校长。1946年,我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一跃而被提升为美国驻南京大使;然而在1949年,我作为大使,最终却是很不愉快地离开…  相似文献   

2.
<正>早晨,初春的阳光晃醒了我,恍恍惚惚中听见有人在说话,提到了“中国布依戏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文化之乡”……我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谁在说我的名号?仔细一听,原来是家里人在向游客介绍我。你问我是谁?我叫册亨。我还是“中国糯米蕉之乡”“中国油茶名县”“贵州省森林城市”……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  相似文献   

3.
“我爱樱花烂漫的日本,我更爱社会主义中国,我的心永远在中国!”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日本来到中国的日本少女,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后,成了一位年逾古稀的中国老人。她的故事离奇曲折,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4.
感恩的心     
我是一名右手伤残的农村中学教师,48岁的幸福人生,30年的教坛生涯,回顾起来只想说一句话:我是生逢良辰——生在新中国;长遇吉时——长在共产党的红旗下。是新中国给了我幸福,是党给了我新生活。  相似文献   

5.
我的故乡在甘肃华池县,土地革命时期,“南梁政府”为中国革命写下了浓重一笔。从小就生活在他乡的我常听父亲讲起那里的故事,一段段历史时刻提醒着我,无论走到哪里,我的根都深埋在那片故土。正是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中刚强的战士和质朴的人民。  相似文献   

6.
《党员文摘》2008,(10):6-6
汶川地震发生,我就惦记你们。得知重庆无恙,才放了心。收到《中国脊梁》特刊,我很感动。这是作为期刊媒体人的你们在这场考验每个中国人的战斗中所交的出色的答卷。为此我曾不止一次在期刊业界的会议上或在讲课时,举起你们的《中国脊梁》,热情推荐,激励同业。  相似文献   

7.
毕飞宇 《廉政瞭望》2012,(10):35-35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上海领事馆的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4,(2):1-1
当年,“五卅惨案”发生时,爱国诗人闻一多“亲眼看见地上的碧血”,以燃烧的文字写下了《我是中国人》的长诗;当年,日寇的铁蹄踏入中国,吉鸿昌将军在美国拒绝享受被错认为日本人的礼遇,制作“我是中国人”的胸牌昂首行走美利坚;当年,新中国尚未成立,钱学森在美国不买保险,不置家产,因为他牢记“我是中国人”,随时准备回乡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祖国。  相似文献   

9.
我叫曼福雷德&#183;布罗克,1995年5月首次来中国,任第一汽车制造厂四环一贝多菲亚特种润滑介质有限公司兼职专家。我三次来中国,经历了许许多多,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我内心产生了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观看《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习总书记谈到了中国梦,那一刻我内心泛起涟漪,这五个字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2013年“两会”召开,在十二屑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我又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再一次谈到中国梦,从对中国梦的蓝图描绘到对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勾画,每一字每一句都给我莫大的震撼。  相似文献   

11.
90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像一盏指路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为新中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正是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长大后,我怀揣儿时的梦想,光荣参军,走进雷锋生前所在团。在耳濡目染中,雷锋精神深深地扎根在我心中。雷锋“听党话、跟党走、一心向着党”的坚定政治信念使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美国老太太长舒一口气说:“我终于把房子贷款还完了。”而中国老太太也欣慰地说:“我终于在临死前攒够钱,住进了新房子。”这是多年前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0,(15):114-114
【求助邮件】我是一个美籍华人,现在洛杉矶的个人住处给你们发电子邮件。我也曾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20年前自费留学到了美国,一直在这里打拼,后来虽然加入了美国籍,但我的根依然在中国,我为祖国的发展强大感到自豪。不久前,  相似文献   

14.
我作为一名保健医生,很荣幸地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了三年。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伟人的风采,亲耳聆听了伟人的教诲,他那浓重的四川乡音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小平同志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亲切,富有启迪意义。那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经过十年动乱,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日夜操劳,呕心沥血。为了进一步确定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家的前进步伐,他经常到全国各地视察,不辞劳苦,调查研究。我在小平同志身边工作期间,他…  相似文献   

15.
我190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小学毕业后当过木工,制做木屐出卖。后来应征入伍当宪兵。1933年4月侵略中国,先后在中国东北沈阳、通化、吉林、敦化、长春等地的宪兵队服兵役。1945年日本战败时,我是长春伪新京宪兵分队的庶务班长,军衔为宪兵准尉。1945年秋,被苏军逮捕,送到西伯利亚关押。1950年7月被引渡回中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6年8月,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鉴于我在关押期间认罪态度较好,有悔改表现,决定不予起诉,即日释放遣返回到日本。回国后我参加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为反战和平及日中友好…  相似文献   

16.
在《选择和崛起》中我花了很大的篇幅分析出口导向战略对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的抑制作用。这是一种世界性现象。出口导向战略越成功的国家,内向发展的抑制越严重。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出口导向战略在中国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中国未来发展要去出口导向,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几年以前,中国提出开发大西部的战略,是一项有远见的发展战略。中国不仅要开发大西部,而且要下大力气,开发中国所有的内陆地区和内向发展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是在党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党拯救了中国,党带领人民走向了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时,我睁大好奇的眼睛问爸爸:“中国共产党到底有多么伟大?”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中国考古黄金时代展”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我记得当时是一位举止优雅、满头银发的美国女士给我做义务讲解。当我走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前面时,她怀着对中国艺术的敬慕之情,用生动的语言给我讲述了漆器上描绘的故事:讲解中,我注意到她的胸牌是志愿者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遗失声明     
王春华 《求贤》2007,(8):48-48
学生打工,对于中国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事情;而在日本就太平常了。在日留学期间,当我告诉一起打工的日本伙伴,在中国我干过的兼职仅仅是教钢琴、教外语时,对方表现出“小巫见大巫”般的不屑。因为他们一般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自己打小工挣零花。像我打工的酒店“横滨亭”老板的女儿梨玉,因没有出嫁,现在仍旧和我一块打工。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生前说过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体现了邓小平热爱中国人民的真诚情怀。正是本着这种情怀,邓小平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