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支部生活》是我最喜爱的党刊之一,是指引我健康成长、帮助我进步的良师益友。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对我非常严格。自上大学以后,我就一直积极要求入党,但始终没能如愿。一天晚上,父亲拿来一本《支部生活》对我说:“好好学一学,革命的道理,入党的条件,看一看就明白了。”从那以后,每逢《支部生活》出刊,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一本如饥似渴地阅读,党刊使我思想有了进步。工作不断取得成绩。后来,学校党组织让我担任申请入党人小组的组长,负责申请入党人的工作,这下我的积极性更高了。每次活动前,我都要从《支部生活》中找材料,组织大家学习。《支部生活》上有个栏目叫“申请人园地”,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贴近申请入党人实际,非常适合我们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们农村党员十分喜爱《党的生活》。由于目前我们这里农民的收入还比较少,因此自费订阅党刊的党员还不多,只有乡党政机关订有党刊。最近,我到乡政府借到一份今年第2期《党的生活》,翻开一看,内容丰富,令我爱不释手。明年,我一定争取自费订阅《党的生活》,供自己和其他党员同志学习。目前,我们这里党员集体学习的时间较少,主要靠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我已订阅《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农民文摘)等报刊。今后,我要积极宣传,发动身边的党员同志都来订阅《党的生活》。我衷心希望《党的生活》越办…  相似文献   

3.
《军队党的生活》2011,(10):93-93
65935部队72分队孙博来信: 我是基层连队一名普通干部。军校毕业后通过一次读书看报活动中我结识了《军队党的生活》。几年来,《军队党的生活》引领我一路成长。  相似文献   

4.
从2005年到组织部门工作以来,我就成为《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三年多的时间里,是《北京支部生活》伴随着我,一步一步地了解组织工作,熟悉组织工作,热爱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5.
评刊用刊     
《军队党的生活》2011,(6):90-91
我现在是一名军校研究生学员,但我与《军队党的生活》已是不离不弃的老朋友了。初识《军队党的生活》,是在我刚任指导员的2008年初。当时我正为开展党务工作不得法而苦恼,在无意问“邂逅”了《军队党的生活》。它贴近基层的栏目设置,丰富、翔实的党建资料,不禁令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吗?  相似文献   

6.
《军队党的生活》2012,(8):95-95
在众多的报纸、杂志、书籍中,我更钟情于《军队党的生活》。入校以来,我一直保持每月定期到图书馆阅读《军队党的生活》的习惯。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一次我到学院图书馆借阅这本期刊,整整等了一个下午也没借阅到。晚上开馆前,我专门提前来到了图书馆,谁知图书馆管理员告知我杂志又被人预定了。无奈的同时,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军队党的生活》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我读《当代党员》已经有20多年了。1981年的一天,我在一个党员朋友家里玩,偶尔看到了一本《重庆支部生活》杂志,我一读就被吸引了。从此,我每月都要到单位找这本杂志看。就是这本只有32开本的杂志,成为我的人生伴侣,使我从一个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党员,又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党的基层干部。20多年来,我的每一个进步,都与这本杂志的指引、教育分不开。1989年,我在梁平县工作期间,一位编辑到县委宣传部约稿,我写了一篇题目为《赤诚送迎万家客》的通讯稿,刊登在1989年第3期《重庆支部生活》上,从此以后,我对这本杂志的感情就更深了。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基层党员,是《党的生活》的忠实读者,一直把《党的生活》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通过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近两年来,我担任了党小组长。为了提高自己的党务工作能力,我对《党的生活海期必读,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贵刊现有的《各抒己见》、《咨询台》、《领导艺术》、《上情下达》、《经济纵横》、《学习辅导》、《文明风景线》等栏目,都办得不错,我很喜爱。尤其在《编读往来》栏目中,看到不少读者对党刊的评价后,深感党刊的编辑同志对作者、读者的厚爱之情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位读者在信中说得好:“…  相似文献   

9.
友情评刊     
虽然退休多年,但阅读《北京支部生活》仍然是我每月必做的“功课”,它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每期杂志一到手,我就会放下手边的事情仔细阅读。2013年《北京支部生活》第5-12期杂志上,连续刊发了《正道沧桑一社会主义五百年》的解说词。我读完后深深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更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七年前,也就是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年,我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第一次认识了《北京支部生活》。从那时起,我便和她有了不解之缘。七年里,北京为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而努力奋斗,我也在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奋力拼搏。如今,七年过去了,奥运会成功举办,奥运健儿取得佳绩,我也收获颇丰。是《北京支部生活》陪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她成为我月月如约而至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我看到了刊登在《北京支部生活》第2期上《王小谟和他的“领航人生”》一文,我感触很多。  相似文献   

12.
最初结识《支部生活》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记得我是在姑姑家最早看到《支部生活》的,因为姑夫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当时,我还把姑夫读过的十几册旧《支部生活》带回家阅读,至今这些老期刊我仍珍藏着。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多年在组织部门工作的缘故,青海《党的生活》成了我的亲密朋度。我不仅是青海《党的生活》的忠实读者,也是为青海《党的生活》撰稿的作者。  相似文献   

14.
弹指一挥间,到组织部门工作已经五年之久的我,刚来时,由于党建工作经验不足、党务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工作中常常受挫。正当迷茫困惑之时,主管部长递给我一本《北京支部生活》,说:“没事多看看,对工作会有帮助。”从此,我就成了《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15.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在我上中学时,就一直是《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至今我还珍藏着40多年前的小本《支部生活》。每当捧起那一期期熟悉的杂志,就像一个个熟悉的老朋友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第一次结识《支部生活》的情景,至今仍映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16.
我是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今天来参加《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终于有机会代表全村父老乡亲和279名党员,当面表达对《北京支部生活》的感情。这些年来,《北京支部生活》对高碑店村的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谐建设等方面的关心、帮助和服务,如果用“良师益友”来形容,我感觉还有点远,在我心目中,《北京支部生活》就是我们基层党员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17.
《军队党的生活》2011,(4):92-93
黑龙江某预备役高炮团蒋运学来信:作为全军唯一的一本党建核心期刊——《军队党的生活》,我们结缘于2009年年初。那时,我在单位负责抓教育和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军队党的生活》这本杂志,看过之后如获珍宝,很多教育资料正是我所需要的,许多好的经验值得借鉴,有不少教育素材可以引用学习。从那一刻起,我就与《军队党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在农村小学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教师,现任息峰县茅坡片区学校党支部书记。每当邮递员把《党的生活》送到我处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真是爱不释手。每次我都逐页逐段他仔细阅读,从中受到不少教益。刊物中的一些理论知识,重要内容,我都作了记号。供工作时参考。我感觉《党的生活》。是我省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是我们每个教师、党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党的生活》去年第11期,“群英荟萃”栏目中刊登的《十七名官兵创造的奇迹》一文,读后使我深受感动。他们不顾个人的安危,在肆虐无情的洪水中,抢救出价值50多万元的…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支部生活》犹如一位良师益友始终陪伴着我,给我以指导和教诲,引领我从一名公交驾驶员成长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曾是一名机关干部,是《天津支部生活》多年的忠实读者。看到2014年全新改版的《天津支部生活》,我心情非常激动。全新改版的贵刊专栏更加简明,内容更加丰富,版式也更加新颖活泼。这些年,贵刊之所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