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货盗犯罪具有反复性、人员团伙化、地点选择性、目标多样性、手段智能化的特点。针对徐州铁路地区治安实际,深入查找货盗犯罪的根源和薄弱环节,宜实施细致掌控基础、严密阵地防控、准确分析研判、主动有力打击、构建高效运转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谈货盗犯罪的打击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货盗犯罪在铁路公安机关管辖案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困扰铁路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货盗犯罪呈以下特点1.犯罪组织呈集团性;2.犯罪成员中农民、无业人员占绝大多数;3.作案手段呈现多样化,并向智能化发展;4.货盗犯罪区域性特点明显;5.盗窃目标具有选择性.打击防范货盗犯罪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有效的地铁联防体系;2.落实责任,严密防范;3.适时开展打击专项斗争;4.坚决打击货盗集团,全面清剿货盗逃犯;5.加大控制力度;6.控制销赃渠道;7.提高侦破水平.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铁路运输货物被盗一直是铁路上多发的刑事案件,虽然各级铁路公安机关一直将货盗犯罪作为首要严打目标,但从效果上看,传统的打击货盗犯罪只能是事倍功半。2006年以来,沈阳铁路公安局按照公安部加强敌情信息研判、提高打击能力的具体部署,针对铁路货盗犯罪的特点,加大了以货盗监控系统、货盗分析系统和货盗信息反馈系统为主要内容的货盗犯罪整体打防体系建设,提高了对于货盗犯罪的发现、识别、预警和精确打击能力,使几十年以来传统的打击货盗犯罪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管内货盗犯罪活动呈现出针对性强、得逞率高、手法多样、作案频繁等特点。作案成本不高、防范意识不强、监督管理不力、基础工作不实、技防设备不全,是货盗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加强对货盗犯罪的防范和打击,遏制货盗案件多发,应当做到:完善"两个系统",加强物资短少情况核查;拓展查缉领域,加强货场站车查堵工作;夯实基础工作,加强货场阵地控制;强化专案侦查,保持对货盗犯罪的高压态势;落实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货场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5.
货盗犯罪长期以来严重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铁路系统每年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但目前实务界和学术界鲜有对货盗犯罪的研究。货盗犯罪的多发,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变革和转制的因素,也有来自铁路自身体制及其管理方面的因素。深入分析和研究货盗犯罪,对维护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货盗违法犯罪是影响和制约铁路治安的一大顽症,是铁路公安机关日常打击整治的重点。在反货盗斗争实践中,铁路公安机关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有效预防和减少货盗案件的发生,本文从建立货盗案件防破日常工作机制、货运信息通报机制、货物运输监控机制、案件防破查堵机制、责任机制、奖惩机制、联防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如何预防控制货盗案件,是各地铁路部门时常探讨研究但又未有效控制的问题。除犯罪本身的社会原因和直接原因以外,货盗犯罪始终难以有效控制与铁路尚未完全市场化,管理上无法实现责任到人的体制以及制度设置不合理和不完善也有很大关系。货盗案件防控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从基础性、防范性、针对性三个层次上设计架构。  相似文献   

8.
铁道部公安局"货盗信息系统"对打击货盗犯罪、提升打击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在案件的侦破中发挥预警功能,提供研判平台,实施精确打击和查证固定证据的作用。应着重提高情报导侦的意识,拓宽货盗信息的渠道,加强货盗信息分析研判,快速有效进行信息处置和加强考核管理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9.
当前铁路货盗案件呈现出集团化、智能化、暴力化、选择性、区段性和流窜性等几个特点.本文从地理、社会、法律和铁路四个方面探究了其犯罪的成因,并提出了打击货盗犯罪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铁路货盗案件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运输货物被盗窃(以下简称铁路货盗)是铁路上的多发案件,直接侵害广大货主的财产安全,不仅给铁路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损害了铁路企业的声誉,有时甚至对国家的军事、科技、外交等产生重要影响。铁路货盗案件的主要特点:(一)犯罪人员的多元性与团伙化;(二)作案时间的选择性与连续性;(三)作案地点的特定性与区域性;(四)犯罪手法的专业化与智能化;(五)犯罪的危害大,关联性强;(六)隐案多,取证难。铁路货盗案件侦查的主要对策,是在认真进行现场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案情,划定侦查方向,因情施策。铁路货盗案件的主要侦查措施:(一)追击堵截;(二)控制赃物;(三)检索犯罪情报资料;(四)摸底排队;(五)巡查守候;(六)使用秘密力量;(七)破案战役。  相似文献   

11.
盗窃铁路运输物资的案件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长期以来,铁路公安机关在侦破各种货盗案件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特殊的犯罪主体、针对特殊的犯罪空间,侦查机关对货盗案件的证据收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防范打击在铁路站车盗窃旅客财物的流窜犯罪活动,是铁路公安机关的重要而艰巨任务之一。拟分析2010年徐州铁路公安处接报的旅财被盗案件及处置情况,从建立完善基础工作机制、分析研判机制、主动防范机制、快速处置机制、侦查破案机制等方面,对进一步依托和运用好列车警情通报系统、强化站车流窜旅财犯罪打防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铁路货盗案件现场勘查率偏低的原因:(一)货盗案件现场具有的特殊性是导致货盗案件现场勘查率低的直接原因;(二)制度不健全是导致货盗案件现场勘查率低的间接原因。提高货盗案件现场勘查率的几点建议:(一)依法建立科学的勘查制度;(二)设立现场勘查兼职技术员;(三)建立货盗案件现场勘查卷移交制度;(四)制定相应的经费补偿规定。  相似文献   

14.
在铁路货盗案件中 ,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 :(1)选择目标准确 ,吊打车门的“智能化” ;(2 )采用技术手法 ,迫使列车慢行或停车 ;(3)内定联系暗号 ,掀盗货物的“专业化” ;(4)作案联络及运赃工具的“现代化”。如何发挥刑事技术在侦破货盗案件中的作用 ,成为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铁路货盗犯罪作案手段的新特点和技术工作对策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前货盗案件呈现出作案目标多样化、作案方式复杂化、作案手段高科技化、犯罪主体多元化、普通刑事案件暴力化等特点。在侦查模式的选择上,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铁路割盗、货盗案件犯罪现场通常留有工具痕迹,规范且准确地对现场工具痕迹进行提取,对进一步的检验鉴定和获得案件线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铁路犯罪工具痕迹采集及检验存在的问题,可通过工具痕迹采集箱的仿真实现来解决。铁路犯罪工具痕迹采集箱能提供统一的标准进行痕迹信息采集,并且能有效充实工具痕迹样本数据库的内容,提高痕迹检验比对的效率,为铁路犯罪现场勘查工作向规范化、智能化转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客车盗窃犯罪是铁路运输领域最为常见的犯罪之一,与普通盗窃犯罪相比,客车盗窃犯罪具有点、线、面的动态性与关联性,在犯罪情境方面两者存在较显著的差异。铁路客盗犯罪的情境因素有:列车内部封闭致使犯罪机会增多;旅客侥幸心理降低了犯罪实施难度;铁路公安机关监管存有漏洞减少了实施犯罪的风险。相应地,在防治方面,可以通过对犯罪目标进行重点加固和做好出入口控制来增加犯罪难度;通过完善列车治安联勤工作和加强信息化建设来增加犯罪风险;通过督促旅客尽量不随身携带大量贵重物品和建立治安联防机制来减少犯罪收益;通过加强对犯罪人的疏导和提前干预以及阻止模仿来减少犯罪刺激;通过设定规则和加强提醒说明来消除犯罪借口。  相似文献   

18.
货运列车货物被盗(以下简称货盗)违法犯罪活动历来是铁路刑事打防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在全面推进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创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认清货盗犯罪活动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始终保持主动进攻、严打态势,坚持治标与治本同步并行,从源头上加强阵地控制,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打击防范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盗罪作为我国最古老的犯罪之一,既是封建社会治理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犯罪问题,也成为了历代封建王朝的主导立法统治思想的源泉。秦汉时期盗罪的表现形式多样,范围较广,行为人采用的犯罪行为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立法者对于盗罪的分类和制定的相应刑罚也是细致入微的。通过研究秦汉时期的盗罪在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的区分及在立法中的体现,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盗罪制度和盗罪犯罪构成体现的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犯罪化策略,实现科学立法、全民守法,是我国刑事法治建设的首要难题。国家的犯罪化策略与公民的守法策略是一种动态博弈关系,当国家按照不得已原则制定刑法、公民选择自愿遵守时,则国家与公民双方利益最大化,是一个稳定的纳什均衡,国家机关和公民个人均不易形成改变博弈策略的动力。以此为镜鉴,实践中需严格恪守犯罪化的过滤机制,大力畅通犯罪化的沟通机制,逐步完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协同机制,如此方能实现犯罪化策略与守法策略的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