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梁山,宋江是招安的“核心人物”,吴用也想招安,但他想卖个好价钱,卢俊义也是愿意招安的,这从他最后和燕青的话别中可以看出来.其他原本是朝廷军官,因失陷了军马被宋江裹挟上山的将领,如呼延灼、秦明、关胜、徐宁等人则无非是争个官大官小罢了.以武松、鲁智深为代表的原二龙山将领,再加上黑旋风李逵,构成了梁山上反对招安的“激进派”谱系.六位水军将领也是反对派的中坚力量.人数最多的是底层的喽啰,但底层的喽啰是最不愿意招安的,原因简单:成为大宋的现役军人,无法“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介绍"神机军师"朱武时,评价他"虽无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其实,朱武是很有本事的. 首先,朱武精通阵法、广有谋略.梁山集团被宋朝招安后攻打王庆集团,宋江和卢俊义分兵两路,朱武则被委派担任卢俊义的副手,在这期间,他充分发挥了自己行军布阵的特长.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朋友说,看了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大家最讨厌的是宋江,谁见谁烦,成天念念不忘招安,满脸虔诚,满脑子官迷,打仗用计靠吴用,冲锋陷阵靠哥儿们,一辈子窝窝曩囊,就他没有男子汉的英雄气概,还当什么  相似文献   

4.
燕青在《水浒传》中出场比较晚,但丝毫不影响其人物形象的光芒。他文武双全,多才多艺,自幼失去父母,由“河北玉麒麟”卢俊义抚养成人,在大户人家的良好生长环境,使其从小就爱好广泛,除了随卢俊义练相扑、射箭等武艺外,吹萧唱曲也是样样精通。  相似文献   

5.
牧惠 《瞭望》1992,(44)
东平府都监“风流万户侯”董平偏偏被梁山泊两位女将擒拿后,不失风流本色,马上倒戈,杀了未来的老丈人程太守一家,夺了他女儿,“理由”堂正:“程万里那厮原是童贯门下门馆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 老牧却颇疑心他是不是真的为民除害。 门馆先生,即童贯家塾的教师,同吴教授吴用可谓同行。只不过程万里教的是童贯家里的孩子(太监也有儿子,切莫大惊小怪),因此当上了太守,而吴用却只能去搞他的智取生辰纲和当梁山泊的总参谋  相似文献   

6.
牧惠 《瞭望》1992,(49)
自从送杨志上二龙山、梁山泊之后,咱们差不多已淡忘了梁中书。要不是北京有位卢俊义,简直要同他“拜拜”了。卢俊义中了吴用之计,陷入水泊之中;他老婆同主管李固通奸,借此状告卢俊义投降梁山泊落草,坐了第二把交椅,回来里勾外连,攻打北京,于是才引出  相似文献   

7.
谢狱 《瞭望》1988,(31)
陈洪绶(1598——1652),字 章侯,别名老莲。明末浙江诸暨 人,擅人物画,所作《水浒叶子》,绘梁山泊人物绣像栩栩如生,颇有个性。他为人豪爽,当年画《水浒》40人,是为赈济孔嘉八口之贫。作画时张岱亦在座。张岱说:“古貌、古服、古兜鍪、古铠胄、古器械,章侯自写其所学所问而已耳,而辄呼之曰宋江,曰吴用,而宋江、吴用亦无不应者,以英雄忠义之气,郁郁芊芊,积于笔墨间也。”(见《陶庵梦忆》)张岱自视甚高,却颇看重老莲,说他“才足掞天,笔能泣鬼”,“力开画苑,遂能目无古人。”这些赞誉非一般的捧场话。看来陈老莲虽是文人,却颇有江湖艺人的侠气,因此他的言行震撼了书香世家出身的张陶庵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牧惠 《瞭望》1992,(34)
《水》学中有“两种《水浒》、两个宋江”说,称七十一回本《水浒》的宋江是“打着红旗的造反英雄”,而百回(或百二十回)本《水浒》的宋江则是“叛徒、特务、战犯‘三合一’的奇丑”。金圣叹砍掉后几十回竟化腐朽为神奇至此,可谓点铁成金之魔术师。此论之伟大,自不待言。本歪批望尘莫及,只配拾其余唾,创“一本《水浒》、两个宋江”说。老牧以为,七十一回本也好,百回本也好,百二十回本也好,虽小异实大同,都写的一身而二任焉的宋江。  相似文献   

9.
魏得胜 《各界》2008,(10):28
<水浒传>中有两个让人费解的男人,即秦明与卢俊义.咱们先说秦明.宋江杀了阎婆惜,畏罪潜逃,暂居清风山.在此落草的三个头领,分别是燕顺、王英、郑天寿三人.宋江的到来,给清风山注入一股活力,他们不仅收复了知寨武官花荣,更一举将青州驻军司令(兵马总管)秦明拿下.以宋江的意思,要这秦司令落草为寇.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秦明生是大宋人,死为大宋鬼.朝廷教我做到兵马总管,兼受统制使官职,又不曾亏了秦明.我如何肯做强人,背反朝廷!你们众位要杀时,便杀了我,休想我随顺你们."听这几句,秦明还不愧为大丈夫.但后面发生的事,却显示着他过度不明是非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话说名分     
《党政论坛》2008,(2):29-29
重名声,争名次,是红尘社会的世俗。梁山英雄替天行道也难免要排座次,亏得是凭着“天地之意,物理数定”的石碣“天书”,才分定36天罡、72地煞及每人的名 分头衔,但宋江哥哥不很放心,临了还是再加叮吃,“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怕起争端。  相似文献   

11.
牧惠 《瞭望》1992,(32)
由于其人不可能见到马克思又不那么服帖孔圣人,甚至可以说是调皮捣蛋,金圣叹这个人,封建文人骂他“左”(旁门左道之左),马克思主义者批他右(站在封建主义立场),左右不是人。他斩掉《水浒》尾巴,添上卢俊义惊噩梦,也成了反动的罪证。其实,同全本的尾巴宋徽宗一梦比,金圣叹所写这一梦,要合理得多。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一文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组工干部在下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如何学尝“梨子的滋味”,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很要紧。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叵测之际,有一种“好心”却出奇地多。先不论这种”好心”是否货真价实,单见其往往出现在败事而非成事之后,就足以让人生疑。“好心”办了好事,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好心”办了坏事,也确乎难兔。但办了坏事之后都一概用“好心”来宽宥,倘是旁观者,则糊涂得紧;倘是当事人,则狡猾得紧。 有记者到福建泉州采访,了解了这样一件事。(见6月8日《经济日报》)一位农民养了10多头牛,小日子过得不错。县领导听了镇领导的汇报后,说:“好啊,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嘛,争取培养成养牛专业户。”镇领导便…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7,(11)
正你若问当今动物的肉价最便宜的是什么?在南方一个名叫三叠泉景区的抬轿夫会告诉你:人肉。这不是传说,也不是笑话,是这里的抬轿夫告诉我的。在去三叠泉的路上,不时有抬轿夫问你要不要抬到三叠泉或是从三叠泉抬上山去。当我问什么价时,抬轿夫开口答道:“8元1斤”。我感到诧异:“怎么人还要论斤?”抬轿夫答:“这是我们这里的价码,将人抬上山或抬下山是按人的体重收费的,比如你体重100斤,那就收800元”。“这么贵?”我唏嘘地感叹道。抬轿夫马上接口道:“这还贵?这  相似文献   

15.
李乔 《各界》2014,(8):79-83
“文革”中流行的血统论、唯成分论和打击知识分子之类的极左成分,其实早在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下的苏区就已有过,但知之者不多。要想真正了解“文革”,就不能不寻找一下它的历史根源。 这里只谈一个人物,看看他在苏区是怎样搞血统论、唯成分论的,怎样仇视和杀戮知识分子的,怎样冤杀了大批红军将士的。张闻天曾评论此人“‘左’得发狂,右得可耻”——此人就是张国焘。  相似文献   

16.
陆士华 《民主》2010,(3):52-52
曹操墓公布之初,美国探索发现频道以《说曹操,1700多年后,曹操到了》为题,报道了高陵考古挖掘成果,文章标题作得令人佩服,一句话带了好几层意思。“说曹操”当然是“曹操到”,如果不是“曹操到”,就不会说这句话。  相似文献   

17.
陆其国 《各界》2013,(5):18-20
就像袁世凯于戊戌变法期间突然“扬名”一样,他的儿女亲家黎元洪,也是于武昌起义爆发后一举成名。有意思的是,两人当时显然都不愿意暴得这个大“名”,然而其“名”却还是不期而至。世事难以逆料,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子罕做了宋国的宰相。有一天,他在上朝时对宋桓侯说:“国家是动荡或安定,人民是治还是乱,关键在国君能不能实行赏罚。如果赏得恰当,贤能的人就会得到鼓励;罚得得当,坏人就会绝迹。如果赏罚不明,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牧惠 《瞭望》1992,(37)
清风寨正知寨刘高是位文官,副知寨花荣是位武官。花荣对刘高的评价是:穷酸饿醋,又是文官,又不识字。说他不识字似不太确切,至少他还能读懂花荣救宋江写去的书信。这样的文化水平当文知寨可谓十六两翘翘的,足以领导内行了。何况他还计擒了宋江呢?说他穷酸饿醋却是不假。七八十人救得他太太回来,所给予的赏赐仅仅是十瓶酒,一口猪;东京相国寺菜头鲁智  相似文献   

20.
古典小说《水浒传》讲行贿走后门,常用的一个词是“打关节”。第49回毛太公父子诬陷解珍、解宝兄弟下狱后,对王孔目说:“与我一发斩草除根,萌芽不发,我这里自行与知府的打关节”。后来为了寻求招安之路,宋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