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欠发达地区零售业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允许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和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各试办一、二个中外合资、合作经济的零售商业以来,通过各种途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达200多家,截止1996年底,世界大型零售商,如美国的沃玛...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7,(4):65-65
在推进经济向技术创新型转变过程中.俄政府对经济特区寄予厚望.首批经济特区已开始启动。俄罗斯2005年通过的《联邦经济特区法》,为经济特区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据新华社今年5月下旬报道.截至目前.俄政府已决定建设2个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4个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和7个旅游休养地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3.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一1984年9月)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企业扩权试点,第一、第二步利改税,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进行了第一次机构改革。第二阶段(1984年10月一1991年12月)改革的重点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试点,试行承包制,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实行“市带县”的体制。部分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滞,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和建立浦东新区开发区,进行了第二次机构改革。第三阶段(1992年1月一2010年)以…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特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是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和有效途径。18年来经济特区依靠中央给予的带有“含金量”的特殊的、优惠的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促进了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特区从设立、开发到逐步壮大,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经过15年艰苦的探索与奋斗,经济特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推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充分发挥了“窗口”、“试验田”、“排头兵”的作用。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作出的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由于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经济特区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久前,江泽民总书记对经济特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经济特区要为加快建立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好的经验;经济特区要通过深化改革和…  相似文献   

6.
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和倡导者是邓小平同志。为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为了创办经济特区和强国富民,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对经济特区主要有四大贡献:一、认真构思经济特区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特区的构想,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实事求是。邓小平说:“这几年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5页)全国的经济建设怎么搞,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不能坐而论道,必须亲自实践。但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鉴于历史上搞经济建设一哄而起,一哄而…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形成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邓小平的特区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一、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的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世界各种模式的特区的经验而创造出来的,它经历了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从1978年春至1980年8月…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10,(5):16-17
1980年8月26日,中央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自那时起,经济特区就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挺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潮头。发挥了开路先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璐 《半月谈》2004,(3):87-89
2000年,印度前商工部长马朗宣布将以中国经济特区为模式建设印度式经济特区。从那时起,有关经济特区的讨论在印度就没有停过。今年1月8日,在印度内阁批准由中央为经济特区立法,并原则同意再设立23个经济特区后,这场争论算是暂告终结。未来无论经济特区法案是否按时出台,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印度将加快建设经济特区步伐。目前印度经济增长率预计是7%左右,而经济特区的增长率高达23%。第二,印度将不会再像当初那样盲目模仿中国,新经济特区肯定是在仿效中国经济特区模式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环球视点     
美联储突然降息1月3日,美 国联邦储备委 员会突然宣布, 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降低0.5和 0.25个百分点,降至 6%和 5.75%。这是自 1998年10月以来第一次突然降息,是为继续保持美国经济长期强劲增长而发出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一般认为,美联储此次降息,一是防止美国经济减速过猛。由于美联储 1999年 6月至去年 5月连续 6次紧缩银根,加上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企业的盈利水平,美国经济从去年下半年起急剧降温。美联储去年12月19日决策会议决定,要重点防止…  相似文献   

11.
我国招商引资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续)孙学文第五,关于大办经济特区问题我国先后办了5个特区,后改办开发区、高新技术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实际上是想把特区的"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从国际惯例来看,从中国国情需要来看,这种设想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1996,6(1):41-49
1995年5─6月灾情实况且风雹、暴雨灾害5月3日至5日,湖南省桃江、南县遭受暴雨袭击。有131个乡(镇)、1839个村。129.68万人受灾,成灾60.58万人;因灾伤28人;倒塌房屋2977间,损坏5949间;造成2465人无家可归;农作物受灾面...  相似文献   

13.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在此之前,有关经济特区的喜讯就接连不断:国务院先是批准海南经济特区建设国际旅游岛,又先后批复同意厦门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和珠海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由此,厦门、深圳、珠海三个经济特区的总面积由原来的68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5200多平方公里。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和这些举措,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发挥和拓展经济特区作用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经济特区要不要“特”、应不应该继续“特”、如何继续“特”的争论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政府官员,从地方民众到中央高层,都对这场争论极为重视。特别是,到1995年底中央确定的给特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基本到期,也就是说,从1996年开始,许多减免关税的优惠政策已不复存在。靠优惠政策启动和起家的经济特区怎么办?经济特区怎样“特”下去?下一步如何发展?本文将对此作些探讨。 一、经济特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980年中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和有效途径。17年来特区依靠中央给予的带有“含金量”的特殊而优惠的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有力地推进了特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海南》2007,(5):44-44
1988年4月13日,海南正式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作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决策的主要战略意图,是要在海南岛开辟一个更大的改革开放试验区,为全国提供新的改革开放示范,并通过建省办经济特区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因此,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伊始,海南省委肩负着改革开放试验和开创大特区事业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而经济特区理论则是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实践,提出一整套经济特区的科学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特区理论体系。第一.经济特区的性质性“社”不姓“资”。经济特区的性质是什么?特区姓“社”还是姓“资”?这是经济特区一成立便索绕在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从根本上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特区,正确地制定特区的有关方针。政策,积极…  相似文献   

17.
郭宣 《协商论坛》2011,(9):46-49
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关键词:对外开放 事件回溯:1979年,中央决定在毗邻港澳台的深圳、珠海、厦门和侨乡汕头试办出口特区,后改称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政府划出的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享有特殊对外经济管理权的特定区域。特区内,  相似文献   

18.
20年改革开放征程,20年先行先试见证。一个崭新的海南站在世人面前:从建省初期到2007年,GDP增长21倍;地方财政收处增长50多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1倍;农民收入增长7.6倍……曾经落后的海岛,已变成初步繁荣、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中,海南这个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一路坎坷曲折而显现后发优势的经济特区,更具标本意义。为此,本刊特约海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从主题、成就、战略、价值四个方面总结与梳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来的发展成就和经验。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在共和国诞生50周年之际,回顾史学工作者对毛泽东研究的发展,以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建国以来有关毛泽东的研究大致可分三个时期:1949年10月———1966年5月毛泽东研究的发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需要宣传人民的领袖及革命的指导思想,以便使全国人民摆脱旧社会的思想束缚,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旗帜下,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1950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出版一套统一的经毛泽东本人审定的《毛泽东选集》。是年10月,《毛…  相似文献   

20.
旧城改造的中坚 开发企业的骄傲颜世玉1994年7月,对合肥城市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而言,是个不寻常的丰收之月。7月14日,在上海捧回全国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综合金牌奖和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施工质量、科技进步、优秀管理5个单项最高奖;7月28日,获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