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瑞士材料科技联邦实验室(Empa)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以CIGS(铜铟镓硒)为光电转换材料,用柔软灵活的高分子聚合物作衬底,其光电转化率达到20.4%。而此前的世界纪录是该研究小组在2011年5月实现的18.7%。为了大规模生产人们用得起的太阳能电池,全世界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同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据科学家们预测,在21世纪的前30年内,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环境问题研究等领域内将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并对经济、社会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本文就此作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3.
王标 《世纪桥》2010,(8):51-55
<正>摩托护卫是世界各国在外交活动中迎送国宾的最高礼仪。执行这项任务的护卫队被人们称为行进中的"护卫使者",流动的"仪仗队"。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迎宾礼仪中使用国宾护卫。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外交事业  相似文献   

4.
一、邓小平批示:合资经营企业可以办嘛中外合资经营,今天说来已成为人所共知、十分平常的事情。可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的思想虽已开始解放,但广大干部对搞中外合资经营,一是不懂,二是不敢,似乎仍属于经济领域的禁区。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从拉美到印度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频频出现左派掌权的现象.但值得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左派的崛起,而是左派的崛起都发生在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一定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这对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的发展,无论在思路选择上,还是在经验总结上,都具有现实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春宁 《求实》2005,(Z1):46-47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 西方现代国家体制建立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20世纪中叶达到炽盛,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进行渗透或侵吞.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国家体制出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危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普通民众被排斥在政府决策外;凯恩斯主义试图通过国家干预刺激有效需求来缓解经济危机的努力遇到了严重的挫折,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因财政危机而难以为继,现代福利国家陷入危机之中.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人们对单纯依靠国家机制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效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同时对国家权力膨胀和国家干预扩张的政治后果开始警觉起来.从80年代开始,市场化和民主化成为席卷西方社会的潮流,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6):104-105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独特景观,那里不仅有火山、温泉,也有丰富的动植物,狼和河狸就生活在其中。有了狼,河狸变多了在20世纪之前,狼在那里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凶恶的,它们不仅捕猎家畜,还会袭击人.因此人们对狼采取捕杀的态度,到20世纪20年代,那里的狼基本上被消灭光了。后来,人们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埘人类社会的好处,于是开始保护野生动物,对狼的态度也有了改变,到20世纪末,黄石公园中的狼又繁盛起来。  相似文献   

8.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您就会发现,近年来您周围的胖人是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一些北方大城市,小胖墩更是随处可见。肥胖作为现代工业化带来的一种“富贵病”,目前已受到全世界各种肤色人们的关注。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它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而到了90年代,人们却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肥胖人数日趋增多,上升率已超过发达国家。拿中国来说,80年代儿童和青少年中男、女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63%和3.32%,而到90年代,这两个比率已分别变成了8.15%和7.28%。  相似文献   

9.
“文革”开始后,朱德淡然面对针对自己的无稽攻击 从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前期,党内召开的会议和群众大会上,一般都并排挂着两幅画像——毛主席、朱总司令。在革命斗争的烽火岁月中,朱德的名字与毛泽东一起,成为中国革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一向被人们尊称为科学的皇后,而数论,则是皇后头戴的皇冠。靠自学成才的华罗庚一开始就向数学的巅峰挺进,20世纪40年代初他完成的《堆垒素数论》已成为举世公认的数学名著。其后,他在数论、经典群、调和函数、  相似文献   

11.
从建国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历史时期内 ,无论是政府公报文件 ,还是报刊舆论 ,“国民经济计划”一词 ,出现的频率很高 ,但人们似乎都没有发现这一叫法存在什么问题。20世纪7O年代末 ,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非常重要而严肃的学术性课题已开始在中国出现  相似文献   

12.
一、道德困境分析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开始受到严重质疑和批判。这一方面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发展,但在另一方面也使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人们心目中的主导地位开始丧失而被边缘化。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开始主导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结构比较单一,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社会风气较为良好。后来,由于“极左”思潮出现,特别是“文革”动乱期间,人们的伦理价值观开始混乱并逐渐受到严重扭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军事变革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这次军事变革是在高新技术群信息技术、精确制导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以及隐形技术的推动下发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应用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更新武器装备,革新军队体制,创新军事理论,刷新战争形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开始涉足自觉形态的人学领域,把理性目光投射到人本身,对完整的人进行综合研究。近几年,人们更把目光集中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形态和实践唯物主义的人的主题上来。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利用碳纳米管代替传统硅管,制造出高效太阳能电池。这一技术的关键是用碳纳米管代替传统硅管制造出光电二极管,后者是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元件。研究人员利用不同颜色的激光对这种二极管进行研究发现,在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中,它可以使电流强度加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世纪 40年代,完善于 19世纪末,而扬威于 20世纪上半叶,到 20世纪后 30年遭受到严重挫折。就 20世纪国际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历史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震惊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真正地实现了向实践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第二件大事是,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到 80年代末产生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由鼎盛转入低谷,马克思主义遭受到空前的严重打击。第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  相似文献   

17.
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有两种经济观和两种经济方略:一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是为国家主义;二是主张国家不干预经济,是为自由主义。两种经济方略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条件。千百年来一直存在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18至19世纪的200年间,自由主义占上风。19世纪末,德国开国家主义之先河。20世纪20至60年代,国家主义盛行了50年;从70年代开始,自由主义东山再起,号称新自由主义。进入21世纪,新自由主义连遭挫折,国家主义有所抬头。两种经济观趋同,百年争论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知     
未来5年改变人类生活的五大科技IBM公司日前公布了未来5年有望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五大科技变革。1.无处不在的太阳能应用在未来5年中,太阳能将成为人们广泛应用的能源之一。到目前为止,太阳能电池生产的过程仍然非常复杂,所需原料也相当昂贵,因此现在太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个人崇拜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蕴晖 《党史博览》2005,(11):35-38
提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个人崇拜,人们的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林彪。但是,建国以后的个人崇拜,是不是从林彪开始?可能就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了。研究中国20世纪60年代个人崇拜的起源,既无意为林彪开脱,也不是为了寻找谁是“罪魁祸首”,而是在于反思这种个人崇拜何以会在中国共产党内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庆市各区县就拉开了旧城改造序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建设,各区县新兴的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许多居民从低矮易燃的危房中解放出来,搬进了新居,过上了较为安全、舒适的生活。但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目前已从追求基本的住房过渡到了追求环境的享受,再到追求文化的高品位,这种转变正在悄悄的走向每个城镇,渐进的催生人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