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从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起义将领的思想动态及中共的策反实践三方面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进行探析,阐述其之所以发生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班布日  张玉龙 《党史文苑》2007,(12):20-22,33
在中央苏区时期,面对着敌强我弱的态势,共产党运用诸多策略对国民党军士兵进行政策宣传和策反,并一次次取得成功.这是苏区时期红军打击国民党军队保存自己的重要手段,也是红军发展壮大与苏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苏区时期,面对着敌强我弱的态势,共产党运用诸多策略对国民党军士兵进行政策宣传和策反,并一次次取得成功。这是苏区时期红军打击国民党军队保存自己的重要手段,也是红军发展壮大与苏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11,(11):28-32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除在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外,在政治上也积极开展了大规模的瓦解敌军的工作。三年中,通过秘密策反而起义、和平改编和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官兵总数达117万人,占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时总兵力430万人的27.2%。本文记述的是我党我军对国民党东北守军进行秘密策反工作的部分事迹。  相似文献   

5.
刘士明 《湘潮》2021,(3):32-35
1947年底,中共湖北省工委根据中共中央上海局的指示,在开辟大江两岸工作的同时,跨省在湖南岳阳建立了党组织,在长沙建立了中共长沙特别支部。中共武汉市工委也在湖南衡阳建立了直属支部。湖南成为中共湖北省工委以及后来的中共武汉市委重要的工作地,中共湖北省工委委员和中共武汉市委委员陈克东长期待在长沙,和后来接替他的同事一起领导了中共长沙特别支部(以下简称“长沙特支”)在湖南的统战策反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鲁南 《党史纵览》2010,(6):43-45
走进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第八展厅,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几幅威严英俊的烈士遗像。他们是在淮海战役中策反国民党军孙良诚和刘汝明未成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周镐、王清瀚、谢庆云3位烈士。烈士遗像旁的注文写道:"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中共中央华东局六工委周镐、王清瀚、谢庆云和祝元福同志。周镐、王清瀚、谢庆云三同志牺牲前的公开身份均为国民党军队中高级将领。他们在淮海战役中策动国民党军队起义,因事泄不幸被捕,光荣牺牲。他们为瓦解国民党军队,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徐楚光,湖北浠水县人。参加革命后曾改用徐建豫、徐祖芳、徐楚狂、席君实等名,1909年2月9日出生于浠水县团陂镇路口乡白鹤村的一户贫苦农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即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潜入湖北、广西、河南、山西等地国民党军中任职,对国民党官兵进行策反。  相似文献   

8.
靖任秋(1905--1996),江苏铜山人。他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在西安、北京等地从事地下工作。后来,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潜伏于国民党军队,十多年中始终处于国民党特务搜捕、监视之中,斗智斗勇,屡历险境。  相似文献   

9.
慕安 《党史纵览》2008,(8):34-39
1948年10月17日,正当辽沈战役胜利发展之际,在我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积极的政治争取之下.国民党军滇系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将军率部于长春起义。这一义举,对和平解放长春.加速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是东北我军正确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瓦解敌军原则的结果.是党的政策和策略的胜利.我党优秀的秘密工作者刘浩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48年10月17日,正当辽沈战役胜利发展之际,在我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积极的政治争取之下,国民党军滇系第60军军长曾泽生将军于长春率部起义。这一义举,对和平解放长春,加速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东北我军正确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瓦解敌军原则的结果,是党的政策和策略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1936年11月3日,三晋大地已进入深秋。中共代表薄一波一行冒着寒冷,带着中共中央的殷切期待来到太原,与“山西王”阎锡山等实现第一次会晤。  相似文献   

12.
章其真  谭明 《世纪桥》2001,(2):28-30
1949年7月至195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为解放舟山群岛发起渡海登陆作战。双方共投人兵力达30多万人。解放军从最初的4 个师增加到1950年的6个军20  相似文献   

13.
周佛海是个大投机专家,他一生曾脚踩“三只船”。首先参加革命成为中共“一大”12个代表之一,后脱党效忠蒋介石,成为蒋的“文胆”兼谋土,抗战月发后,他又同汪精卫一道投降日本,成为汉奸三巨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他又想重投共产党,为自己找条退路。根据周佛海这一复杂的心理,lpel年,我党领导的新四军曾派人策反过周怫海,这一段离奇的经历至今鲜为人知。周的岳父杨自容,初年代曾在长沙明宪女中教过书,他很喜欢一个学生叫杨字久。杨宇久认周的岳母为干妈,杨自容的女儿、周怫海之妻杨淑慧便成了杨守久的干姐姐了。后来杨宇久在…  相似文献   

14.
1949年7月,解放大西南计日可待,川东特委在重庆临江路45号召开了一次川东党负责人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刘兆丰、卢光特、李培根、李治平四人而外,还吸收了蒋仁风和熊扬两位同志,意在加强统战和策反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曾给予了中共许许多多的援助。一、从建党到抗日战争之前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的确当时中国已经具备了成立共产党的条件,但包惠僧也曾说过:没有苏俄领导下的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西安发动震惊中外的捉蒋兵谏以后,事前并没有与陕北的中共中央取得联系,这是不争的史实。但是,许多人对张学良、杨虎城在捉蒋以后为什么电请中共代表周恩来来西安协助处理捉蒋问题,始终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甚至认为张学良和杨虎城既然在事变前没有征得中共的同意,那么为什么在事变后竟然敦请中共派代表来西安呢?事实上其中另有隐由。  相似文献   

17.
占善钦 《党史纵横》2013,(8):17-20,37
近十多年来,西安事变的研究出现了众多成果,在史实分析和方法运用上都有重大突破。因为史料的掌握、历史观的立场等原因,在中共与西安事变关系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少热点和难点问题。梳理起来,主要为4个方面:中共与西安事变的发动,争论的主要焦点是中共事先是否知晓;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的决策转变,争论的主要焦点是谁先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期间周恩来与蒋介石会面谈判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周、蒋会面谈判有几次;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周恩来是否知晓并同意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去南京。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与国民党军政当局有着密切的关联。解放战争时期.李济深领导的民革把策动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作为推翻蒋介石政权的主要手段.先后策动了吴化文、王晏清、刘昌义、张淦、程潜、裴昌会等国民党高级将领阵前起义,积极说服傅作义进行和平谈判。促成了北平与绥远的和平解放;参与组织了川康起义和云南起义,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缩短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夕的北平古城.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北方的最大堡垒,东北、华北各地的军政要员、特务、溃败的散兵游勇以及封建军阀、官僚政客、土豪劣绅、流氓地痞等陆续汇聚到了这里。辽沈战役胜利后,我人民解放军迅速入关.会同华北部队对平、津形成分隔包围之势。北平之敌已成惊弓之鸟,一些国民党军政大员纷纷携眷南逃。但也有国民党部队在调兵遣将修筑工事.准备凭借城池与我军决战。为了及时掌握敌情.尽快解放北平.  相似文献   

20.
中共最高领导人为何称总书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共党史中,有两段时期中共中央委员会设立总书记,不过那个时候,总书记并不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第一段时期是从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党的最高领导人是主席毛泽东。另一段是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已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一职,他一人兼任主席和总书记两职。这颇类似于1943年后毛泽东以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身份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变为总书记。那么,总书记的称呼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3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中共二大、三大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人陈独秀称委员长,直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总书记仍是陈独秀。至于为什么一大时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有党史专家认为,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