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统计数字来看,新中国的保险业从未像今天这样飞速发展过。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以年均37.6%的速度增长。1997年,中国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1117.04亿元,比上年增长39.30%。其中,产险保费收入486.46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7.51%;寿险保费收入630.61亿元,同比增长89.46%。1998年,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民经济整体形势的影响,保险业的发展速度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1998年,全国保费收入1247.3亿元,较上年增长14%①。但事物的发展不是几个数字就…  相似文献   

2.
新华视点     
《社会主义论坛》2013,(4):36-36
新华社武汉2013年3月13日电题《消费维权莫忘广大农村》:农村人口多市场大,人们对假货的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加之农村群众收入偏低,廉价是大家选购商品的首要因素,种种原因之下,农村市场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的乐园。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惠农政策,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农村政治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宗族观念盛行、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等因素制约着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发展农村政治文化,应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相应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政治教育,并拓展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引导其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农民知识化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知识化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实现农民知识化,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激发农民求知的内在动因;2.加大农村基础教育;3.加强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5.
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体现和重要实现途径。但在当前,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依然不是很高,农村的消费状况也不乐观。客观分析农民的收入、消费现状,探索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途径与良策,是科学发展的要求,更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环境权是公民的合法权益之一,是公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每个人都应当享有环境权益上的公平与公正。目前,作为环境弱势群体的农民的环境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文章着重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力度,完善农村环境司法救济,加大农村环保投入,构建农村环保新机制,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等几方面的途径来论证农民环境权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又日趋严重。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应着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公平;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力度,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南宁市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三留守”问题突出、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这种人口结构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的和谐稳定,不利于南宁市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政府应该转变思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吸引优秀人才,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投入,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改善农村人口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消费影响因素和提升对策方面。综合来看,收入决定理论、政府支出决定说、城镇化拉动说、消费信贷决定论等观点影响较大。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界普遍认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是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其他非收入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改善农村消费信贷等措施可作为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通讯员 丘湘晖) 2015年玉林市启动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太平人寿保险公司作为商保合作单位承担全市城乡居民医疗大病保险理赔报销工作, 2016年起全面展开2015年参保赔付工作.截至2016年12月底,玉林市58.48万名参保人员全面参加大病保险,全额拨付大病保险保费1666.8万元.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已理算案件1542件,理算金额1108.7万元,赔付结案1515件,金额1091.47万元,结案率97.99%.  相似文献   

11.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又是难点,其建设任重道远。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必须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农村公共财政投入等方面着手,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新形势对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了客观要求.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要求进入城镇,用他们的积累制造新的财富;农村和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农村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逐步向小城镇相对聚集;农村各业的全面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需要通过发展城乡经济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合理有序地进入城镇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农村环境,扩大农村需求.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一项重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是要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说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农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仍然有差距,并且这个差距在逐渐的拉大。另外,农民的收入单一,并伴有不稳定和不平衡的因素,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等。这些都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创新体制,壮大农村产业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是农民从贫苦的漩涡中解脱出来,进而使全体农民和城镇居民一起,共同进入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因此,结合农村实际,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培育大批新型农民,才能有效地实施人才兴农、人才强农战略,从而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这不仅是解决农村流通不畅的关键之举,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重要任务。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必须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实现连锁化、网络化、信息化;做好网点的选择和规划;做到城乡统筹相互促进;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村消费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购销方式并存的商品流通体系。但是,各类市场大多集中在城镇,农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全面启动农村消费。 一、农村市场消费滞后的成因。 党的十五大指出“开拓农村市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举措,但目前农村市场依然较为平淡,物价回升乏力。尽管农民最早从改革开放中得到实惠,但解决温饱后,缺乏增收和致富的必要手段和措施,消费水平增长缓慢,限制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造成这种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大农村地区发展新党员问题研究,做好农村地区的新党员发展工作,必将大力促进"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的实现。在总要求的指导下,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但在发展新党员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以西部农村地区近5年来发展新党员数据为基础,介绍西部农村地区发展新党员的做法与成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西部农村地区发展新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这不仅是解决农村流通不畅的关键之举,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绕不过去的重要任务。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必须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实现连锁化、网络化、信息化;做好网点的选择和规划;做到城乡统筹相互促进;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0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素质、城乡收入差距等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甚至部分影响效应截然相反。从全国范围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工资性收入有绝对影响力,农民工素质和非农就业水平也对农民工资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较弱,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民工资性收入负相关。分区域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并不显著,中部农民工资性收入与产业结构发展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东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农民工资性收入关系并不显著,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城乡差距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负面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由此可以推论出,要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东部地区应建立立体、有效的教育体系,尽快消除城乡户籍差异;中部地区应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努力开发自身资源禀赋,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消费方式日益科学,但农民消费能力不高、消费倾向偏低、消费满足率低。构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长效机制还受农民收入、农村市场、社会保障、消费政策、消费观念和商品等因素制约,为此,必须加快形成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收入拉动机制、环境促进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政策激励机制、教育引导机制、商品供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