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任继周,山东平原人,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1924年出生,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起,任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名誉院长,是第五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任继周的二哥任继愈(1916-2009),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64年负责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他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  相似文献   

2.
在建国初期,特别是1949年至1966年的所谓"十七年"中,中国哲学史研究进入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化"的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方法论问题都呈现出新的研究态势,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但"唯物等于进步、唯心等于反动"的思想倾向,也干扰了正常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和发展。对此问题,当时的中国哲学研究者进行了集中的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史学史同中国哲学史一样源远流长。早在《庄子·天下篇》中就有关于哲学思想的论述。其后,《荀子·非十二子》、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淮南子·要略》、黄宗羲《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以至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都对中国哲学史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它们都是学术思想史、哲学史仍同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柔杂在一起。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和冯友兰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张定鑫 《求实》2005,2(2):7-10
马克思在社会主义历史观上的贡献是通过经典唯物史观的制定为后人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一个科学的社会历史方法论基础。列宁毛泽东分别在俄国、中国实现了唯物史观的初步转型。邓小平把经典唯物史观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相结合 ,赋予经典唯物史观以建设性 ,成功地实现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5.
全面抗战时期艾思奇作为党的杰出理论工作者,基于向党内外阐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体系建设、将唯物史观的学术研究统一于政治实践的需要,对唯物史观中国化理论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结合抗战实践,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特殊性,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立足本土文化与历史,探索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其理论研究对于探索唯物史观当代中国之形态仍具有启示意义,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坚持唯物史观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学理性与整体性、政治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批判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为主题召开2016年年会,与会代表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经典文本,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学术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重大问题、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会议聚集了国内老中青三代学者,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是一次国内学界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认真检视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白云 《求实》2003,(Z1):84-85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历史贡献之一,唯物史观在中国史学研究中的运用,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看,自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诞生以来,人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逐步地走向科学与理性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史学中的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受到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挑战,对此,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并作出积极应对。 一、唯物史观在中国史学研究中的运用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及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断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历史问题,逐渐形成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相似文献   

8.
何干强 《探索》2012,(1):13-17
中国道路是我们党在自觉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实践是党实施正确领导的根本原因。我们党具有促进唯物史观中国化的高度自觉性,并在自觉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继续走好中国道路,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探讨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将自由置于唯物史观基础上,唯物史观是区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其他自由观的根本标志;自由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是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自由与平等、自由与必然、自由与法治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重要范畴,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唯物史观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发展及其同中国现代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亦即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反对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五四运动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初步传播及其同唯心史观的初步较量;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与具有中国特色唯物史观的形成;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唯物史观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成功结合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唯物史观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发展及其同中国现代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亦即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反对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五四运动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初步传播及其同唯心史观的初步较量;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与具有中国特色唯物史观的形成;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唯物史观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成功结合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在社会主义改造前后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重大哲学问题和世界哲学史上出现过的种种现象,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分析,对人类的哲学探索和哲学史研究,其重要意义,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爱因斯坦的思想对于中国学哲史的研究,是否也具有一定价值?这是一个未被充分注意、当然也是未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爱因斯坦的论著,初步形成这样的看法:爱因斯坦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其最为主要的贡献在于最早研究和传播唯物史观。针对当时中国史学研究的困境,他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应用到历史研究,在历史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对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4.
据顾颉刚先生<古史辨·自序>回忆,1916年,陈汉章先生讲中国哲学史,从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商代的<洪范>.第二年,改请年仅27岁的留美博士胡适先生讲,他劈头就从先秦诸子讲起.这一大胆行为,后来被蔡元培先生称为"截断众流",并为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所效法,由此奠定了整个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学术界带来了科学研究的春天。河南省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工作者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开展社会调查,组织讨论研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国内著名学者的关怀鼓励中,依靠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力量,先后编著并出版了《中州古代思想家》、《北宋哲学史》、《中国宋代哲学》等著作。以地方特色研究,特别是对宋代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01,(8)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历史命运论纲》 作者:梁枫。1999年9月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00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历史命运问题,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该书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历史为基础,着重从逻辑上对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密切相关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察。该书共列四章,分别论述了以下问题:中国为何能够接受唯物史观;中国为什么能够发展唯物史观;唯物史…  相似文献   

17.
崔剑齐 《世纪桥》2014,(5):52-53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清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的哲学信仰,揭露了当时德国各种意识形态的实质,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历史观上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18.
王锐生 《新视野》2002,1(4):6-8
唯物史观还有它的生命力吗?这是近期有的文章和著作提出的问题。有的人公开提出要超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唯物史观已经无法指导史学的发展。也有的人径直以西方社会学方法来考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状况,实际上超越了唯物史观的阶级观,而现实的中国社……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中期,学者郭湛波在其专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中,论及李大钊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位置时说:"李先生是研究历史最有成绩的人,也是唯物史观最彻底最先倡导的人;今日中国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思潮这样澎湃,可说都是李先生立其基,导其先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出现了两位“千古风流人物”。一位是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毛泽东;一位是心怀四化、意寄三松的冯友兰。毛泽东以《矛盾论》、《实践论》,奠定了自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历史地位;冯友兰以《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完成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