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盟经济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概述90年代后期东盟国家针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经济调整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分析了东盟国家经济近期内的几个主要发展趋势 ,同时也指出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将会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中,提高一国的储蓄率和引进外资是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两大手段。东盟国家基本实行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它们本身具有一定数量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一定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对外资的吸收能力较强。跨国公司能够、也愿意在投资过程中转移成熟的,有时也是过时的非核心技术和工艺,这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东盟国家来说,无疑是提升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竞争力的捷径。  相似文献   

3.
资本积累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在东盟国家,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战后东盟国家(不包括文莱)资本积累的过程、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探讨.一、资本积累的迅速增长战后,东盟国家相继摆脱帝国主义统治取得政治独立,开始了发展民族经济的进程.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殖民掠夺和剥削,东盟国家生产力十分落后,经济结构畸形发展,外国资本占居重要经济部门,并成为国内投资的主要来源,外资流向决定国民经济的部门状  相似文献   

4.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人口第四多的国家,青年失业问题日益突出,青年失业率在东盟国家中是最高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导致了印尼青年的较高的失业率,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阻碍了印尼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印尼青年劳动力供给量庞大,青年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另一方面,印尼经济增长乏力,企业生产和经营环境恶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印尼政府采取相关的对策,减少劳动力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的矛盾,以缓解青年失业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劳动力的跨国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地区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有悠久的历史.进入90年代后,新加坡和文莱因劳动力短缺成为外籍劳工的输入国,菲律宾、印尼、缅甸和印支国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是劳工的输出国.马来西亚和泰国既输出也输入劳工,但以输入劳工为主.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规模与特点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劳动力供求等方面的差距是劳动力跨国流动的重要原因.同时,它们的共同边界很长也使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成为可能.越南与老挝和柬埔寨,以及泰国与缅甸的边界线,超过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线.美国为减少跨越边界的非法移民,每年耗资几千万美元,动用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但是收效甚微.在东南亚,热带雨林更无法成为移民的屏障.新加坡和文莱的外籍劳工主要来自东盟其他国家.新加坡从60年代末开始就面临劳动力短缺,而允许外籍劳工前去工作,以缓解劳工不足和本国劳工工资上涨的压力.据新加坡劳工部的统计,1994年外来劳工有30万人(1992年为20万),占就业总劳动力的将近20%.1996年外国工人达45万,占人口的12.5%.他们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和泰国,还有一些来自菲律宾和其他国家.马来西亚尽管有不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到新加坡工作,但是他同时又从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吸引大量劳工.自80年代后期以来马来西亚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的低水平.1  相似文献   

6.
东盟国家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继亚洲“四小”之后,从8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迅速发展,被认为是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四小龙”。然而,近年来东盟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迹象,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点,并于1997年7月爆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东盟国家经济为什么会在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后步入深重的经济危机?本文试图从经济模式方面作些探讨。一、东盟国家经济模式的特点东盟国家的经济模式是在战后各国摆脱外国殖民统治,在加速本国经济发展步伐,赶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一、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动向东盟国家的城市人口虽然不断有所增加,但到了1980年为止,农村人口仍然占绝大比重(新加坡除外,其他四个国家的农村人口比重最低的也高达64%)。七十年代,东盟国家的高经济增长率(东盟五国的经济增长率均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主要是由于制造工业部门的增长所带来的;无论从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结构看或者从劳动力的部门结构看,农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均已在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中小私人资本是东盟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基础,它在民族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就东盟国家国内中小私人资本发展状况及其经济地位作一分析。一、中小私人资本的形成与发展东盟国家中小民族资本萌发和生长于战前殖民地经济。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东盟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东盟国家融资体制形成的特点、局限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各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分析了东盟国家融资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战后,东盟国家的国家资本迅速发展,在推动民族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资本自身的矛盾运动,80年代各国普遍进行国家资本的体制改革与调整,这将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国家资本的形成与发展东盟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面对的是帝国主义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掠夺所造成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东盟国家掀起了国营经济私有化的浪潮。各国政府相继提出国营企业私有化计划,“经济私营化”成为风靡一时的口号。在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尽管东盟国家曾交替使用过国营化和私有化政策,但未曾出现过似今日之私有化运动的普遍性和同步性。因此,东盟国家私有化的过程、原因及其趋向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战后,东盟国家先后出现过国营化的高潮。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可望成为九十年代迅速发展的亚太地区中最有生气的组成部分。导致东盟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是高额的储蓄与投资。东盟能够动员如此大量的国内外资金来进行国内投资,这说明东盟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贸易和资金在东盟地区的大规模流动,也说明该地区的金融业一直在深入发展。实际上,东盟国家普遍较高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不仅说明其“金融深化”,而且还说明了东盟金融中介的日益完善。东盟各国政府所采取的金融自由化措施不仅导致了同时兼有价格稳定的经济迅速发展,还导致了东盟金融业的加速发展。然而,东盟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似乎落后于其经济发展,特别是其货币市场,可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相比之下,东盟的股票市场则活跃得多,但其中的大多数还很不完善。显然,东盟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和高额的国内储蓄定能使其股票市场具有强劲的未来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东盟的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2006年,东盟国家经历了政权更替、经济重组和区域整合的过程。展望2007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将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杨雪 《东北亚论坛》2006,15(6):21-24
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存在许多障碍,缺乏对知识、技能和职业资格的统一评价标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将尤为困难。2002年,欧盟开始实施对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改革,新的欧盟职业资格认证系统包含三个子认证体系:职业资格认证的一般体系、以工作经验作为证明的自动的资格认证体系、特殊行业的自动职业认证体系。欧盟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改革的目的是保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对东北亚地区劳动力合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70年代初期以后,西方经济学界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滞后问题提出的金融发展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发展中国家以此理论为指导,先后进行了金融改革和深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国家的金融改革都未能取得预期成效,反而导致了经济和金融秩序的混乱,有些国家不得不重新实施原已放弃的金融管制措施。相比之下,东盟国家的金融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成绩颇为显著,实现了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互相促进。本文拟对东盟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作一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一、东盟国家原有金融制度的特声、东盟国家在二战后相继获得独立,各国…  相似文献   

16.
一、东盟国家外来投资发展新趋势的经济背景1986年以后,东盟国家的外国投资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协调了北北经济关系,日元升值,美元贬值;接着在美国的压力下,南朝鲜圆与台币对美元的比值也跟着升值,这就大大削弱了日本、南朝鲜与台湾的中小资本企业的出口竞争能力,迫使它们进行资本外流,向亚洲地区的一些劳动力较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东盟国家)转移劳动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和部分技术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后者主要是日本资本),以弥补由于货币升值所带来的削弱出口竞争能力的损失,因而  相似文献   

17.
东盟区域内FDI流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宏 《东南亚》2006,(3):1-5
长期以来,东盟国家利用外资主要来源于欧美、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东盟国家的对外投资、包括区域内部投资日趋活跃。到90年代初,区域内FDI已经成为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随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东盟区域内FDI流动出现了大幅下降。近几年,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复苏,区域内FDI开始走出低谷,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态势。同时,这一时期,区域内FDI的来源地、行业构成也表现出一些引人关注的特点。一、区域内FDI流动出现恢复性增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它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是国际分工不断横向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它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是国际分工不断横向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云南、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和广西作为我国毗邻东南亚的两个省区,与东盟国家长期保持密切的经贸关系,这种联系在各自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发战略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云南和广西形成了合作与竞争关系。对滇桂两省区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着很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云南、广西与东盟国家投资关系优势的基础上,梳理了两省区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