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十年来,国内学界深化和拓展了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研究。学界从哲学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等方面研究了南方谈话在新形势下的多重意蕴,从南方谈话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关系、现代化理论、改革开放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再认识、“不争论”思想及其整体性等方面深化了其思想内涵研究。这十年的研究呈现出周期性、前沿性、宽视角等鲜明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点需要补强,以便将研究向纵深推进。一、回顾:十年来南方谈话研究的主要面向十年来,国内学界聚焦南方谈话的深远意义和主要内容,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社会理论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双重垮越中,这种特殊国情给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论者都提供了相应的话语空间.在社会理论领域,学者们亦发表了各自对中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看法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现实发展问题的思考与争论.文章介绍了中国学界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评论与看法,并探讨这些学者们的认识与看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再度兴起。学界大多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但也有学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实质上是历史观。学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蕴的探讨,经历了从强调"方法"到寻求"方法"与现实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的不断深化过程。学者们肯定恩格斯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大多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上存在差异,但在思想实质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一笔者认为,道家思想与后现代思潮“情投意合”之处在于以下五点:(一)反权威。后现代主义是明确表示这一点的。后现代主义急先锋们的“摧毁”、“解构”等都是直指所谓“权威”的。他们通过反对“权威话语”来实现上述目的。在他们看来,“权威话语”是以独断论和中心论为基础的,因而是僵化的,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遮蔽了人们的智慧。后现代主义向一切终竟至极的东西挑战,反对传统的把个别当一般,把历史当永恒的普遍主义观念,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他们“在思维方式上坚持一种流浪者的思维,一种专事摧毁的否定性思维”。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庄哲…  相似文献   

6.
从1992年底,文坛出现了“后新时期”的提法。尽管持“后新时期”说的人们对其时间的上限意见不一,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有颇大差异,但相同的是,这一提法本身“标志着新时期的终结和另一个时期的开端”。近二年来,许多人相继以各自的方式和需要使用着这一名称,甚至是在不同的理论话语层面上,共同论证和支撑着它的成立。“后新时期”论者的根据,主要在这样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学的转型。他们认为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文学与此前的文学有“对话的意义”,这种“后现代创作”是对新时期文学的解构,所以称之为“后新时期文本”;同时,以迎合“大众”消遣和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成为与纯文学分庭抗礼的强大存在”,由“丫环”变成了“小姐”。总之,这二者都“显示出文学的时代更迭”。第二,是时代的转型。他们认为,时代文化思潮发生了突变,即从80年代末尤其是90年代初开始,  相似文献   

7.
波德里亚作为后现代理论的大师级人物,其生命历程经历了一系列的断裂,有身份上的断裂,但更多的是其思想上不停的断裂与超越.他先是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决裂,转而运用拉康的符号学理论解读当今的消费社会.在认识到“其然”之后,为了探究“其所以然”,他引入了福柯的权力仿真理论,随后又与福柯理论决裂.波德里亚甚至与自己构筑的理论决裂,并最终卷入了批判一切、否定一切的后现代思想漩涡之中.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结合党的建设根本需求,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思考。 领悟理论意蕴。“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二者之间,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界对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分析、理论渊源、科学体系与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与突出贡献等方面,学者们在这些方面作了深刻挖掘与充分阐述。其研究面越来越宽,研究点越来越深,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内容或基础,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实践意蕴的内容、尤其是主要内容学界阐述、归结的并不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意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也是其哲学的基点;实践取向是事物本质及世界与人发生关系的实际确定者;以实践检验的方式将哲学还原为经验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召开以来,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在科学发展观内涵方面各个学者围绕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内涵所做的概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解读。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有的学者从哲学视角对“以人为本”进行了解读,也有的学者对“人”和“本”分别进行了解读;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各个学者主要解读了其层次架构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主要探讨了需要实现的“转变”和需要把握的规律;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方面,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化的发展与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学者研究“引咎辞职”的非常多。众多学者对“引咎辞职”的研究从时间纵向角度看,它是紧密和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引咎辞职”理论在我国学界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研究的角度是不断拓展的,研究的思维是越趋理性的。  相似文献   

13.
杨文生 《求实》2013,(Z1):165-166
<正>中国学界关于公民社会问题的相关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时期也是公民社会理论从一种纯粹的西方观念转变为全球性话语的阶段,从这一背景看,中国学界对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是世界范围内公民社会理论复兴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进程是与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相契合,而不是学者们抽象思辨所催生的。近30年来,中国哲学界、政治学界、社会学界和法学界等诸多领域的学者对公民社会问题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具体可集中概括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丁敏 《理论建设》2009,(6):77-78
陈楚淮在1929—1930年之交写的两个富有象征意蕴的独幕剧——《桐子落》和《骷髅的迷恋者》,分别发表在《新月》二卷十期和《新月》三卷一期上,今天学界已认定陈楚淮是一位1920年代的“象征戏剧代表作家”,朱寿桐在《新月戏剧:绅士的风情的演示》中,称《骷髅的迷恋者》为“名剧”;吴晓东在《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称这部剧作“标志着这时期象征主义话剧在文本意蕴上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国内社会价值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丰 《探索》2011,(5):188-192
近十年来,社会价值观问题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总体上看,学界围绕“社会价值观内涵探讨”、“我国社会价值观建设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建与提炼”等层层递进的宏观方面展开相关研究。梳理并反思这些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可知,当前缺乏从物质生产关系角度对社会价值观的生成展开前提批判研究。为弥补这一不足,引入资本逻辑,是纵深推进社会价值观研究应有的理论自觉和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16.
解苗 《实事求是》2022,(3):96-105
2018年以来,国内学界逐步开启了“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相关课题的研究之路。整体来看,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的学理基础、人工智能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的应用、人工智能给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契机、人工智能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风险及诱因、人工智能背景下意识形态建设的优化路径五个方面。研究成果表明,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呈蓬勃发展态势,正从经验主义的探索转向理论思辨的诠释。同时应该看到,现有研究尚存在理论支撑乏力、实证研究不足、研究内容固化、研究视角局限等问题,需要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深化研究以补足。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前期和中期,学界围绕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真与假”争论不休.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界已基本否定漏报女婴是引起出生性别比升高主要因素的观点,初步确定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是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关键因素.“五普”以来,学界对于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研究已进入从问题存疑到问题求解的新阶段,学者们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后果、成因及其治理展开了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并且在如何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方面,他们和实际工作者已达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文化研究的热潮中,政治文化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现将这方面的有关情况作一介绍。一、政治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一种观点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而不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和系统的政治思想理论本身。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阿尔蒙德首先提出,并为国际政治学界广泛接受。他说:“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我国学术界也有接受这一界定的表述,他们认为,政治文化属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形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应该立足时代彰显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代化亦需要有自觉的人文精神的支撑;论文在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诸多文化失范现象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做了阐发。(2)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意蕴,但马克思和谐思想并非停留在“应然”层面的价值诉求,而是以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内在的逻辑张力展开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剖析,这一独特智慧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历史决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相互改造等思想体现出来。观照其逻辑张力并拓展其价值尺度和理性尺度,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中国现代性建设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吸取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西方的现代性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扼制工具理性在我国社会中泛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避免虚无主义的盛行,保证中国现代性建设顺利进行。(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任何实践活动都包含着否定性的维度,即外部世界与人的双重否定的关系。这一原理决定了任何通过实践求得进步发展的活动都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对实践的否定性加以扬弃,将损失和代价减到最少,也应是和谐社会实践拓展的一个应有之义。为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5)社会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个体的人的完善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无疑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人的二重性现实出发,个体完善必须关注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努力营造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并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我们期待上述观点能引起学术界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张晓委 《实事求是》2023,(6):104-112
中国式现代化是十八大以来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突破的成果,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显学。十年来,我国学者从科学内涵、内在逻辑、意义阐释、实践路径、现实困境、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了多视域、全方位探讨,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概念界定不清晰,未厘清“中国式”与“现代化”的关系理路,缺乏系统性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成果,没有建构起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顺应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开展,迫切需要在对现代化一般规律的探索、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以及立足中国场域中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理论范式;在学科交叉贯通视域下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在对照现代化国家的衡量标准与观照中国现实国情中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