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争者的冲突:遇罗克与联动的论争■印红标北京青年遇罗克是“文化大革命”中与血统论抗争的斗士。他撰写《出身论》等文章,向血统论宣战,义无返顾地为受血统论压迫、歧视的青年争取平等的权利,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被誉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划破夜幕的陨星”。...  相似文献   

2.
文化血统论是指:读书求学的经历包括学校的名气地位,决定人们能力的高下和德性的贵贱,而且不易改变。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当下中国,文化血统论却逐渐流行并大有蔓延之势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些充满对他人蔑视、饱含自  相似文献   

3.
黎明 《研究与交流》2004,(3):31-31,34
和“君子”相对应的“小人”,以品格、道德论,指的是“卑鄙的人”;和“大人”相对应的“小人”,以地位、身份论,本文所指“小人”为等级制度中的“卑微的人”。  相似文献   

4.
皇权思想,实际上就是帝王思想。它的主要表现是:君权神授、等级制度、封建礼仪、王位世袭。洪秀全的皇权思想也正是从这诸多形式中不断产生、形成与发展的。然而,过去史学界对这一问题涉猎不多,本文对此作一探讨,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5.
李乔 《同舟共进》2014,(5):67-71
“文革”中流行的血统论、唯成分论和打击知识分子之类的极左成分,其实早在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下的苏区就已有过,但知之者不多。要想真正了解“文革”,就不能不寻找一下它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同铁路公安处在全处民警范围内实行了民警岗位等级制度,其初衷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向管理要效率”,这个制度在实践中有什么效果,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大同铁路公安处实行的民警岗位等级制度是通过考试、考核...  相似文献   

7.
李叶宏 《求索》2014,(1):159-163
贡赐贸易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参与贸易的双方是不平等的。唐朝朝贡国家众多,但各国之间地位有别。从确定贡使等位、进行贡赐到宴会饮食、回程赐粮,处处皆有等级制度。唐朝贡赐贸易等级制度具有大国中心主义、自我认同、一准乎“礼”等特征。唐朝贡赐贸易等级制度根源于唐朝社会,是唐朝等级制度的扩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8.
反动传单撒落省人大会场1954年8月,盛夏。广西省(注: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成立)省会南宁市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正在市政府礼堂隆重召开的第一届省人大代表会议不时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像阵阵清风,多少驱散了人们心头的酷暑。然而,8月13日那天,敌情像几枚重磅炸弹炸响,使空气骤然升温:“人大会议会场门口发现反动传单!”“代表的专车上发现反动传单!”“省公安厅门口发现反动传单!”消息不胫而走,全城哗然。“炸弹”令南宁市公安局局长梁正心急如焚:一防再防,事情还是发生了!早在半个月前的7月29日,凌晨3时至中午12时,宁…  相似文献   

9.
何晓松 《中国人大》2009,(21):51-52
本文指的世袭是议员职位在民主的外衣下,进行血缘亲族间的让渡。日本的议员根据《公职选举法》的规定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但日本作为后发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表现在,日本的政治家通常利用家族的选举地盘、政治资金和政治声望帮助自己的子孙当选议员,这些议员就是“世袭议员”。  相似文献   

10.
成书于宋末的《三字经》 ,至今依然有实践意义。关于教育的能动性问题 ,历来观点不一。血统论是反动的 ,遗传决定论也是反科学的 ,不足取的。宋儒王伯厚所作《三字经》 ,凝聚了我国古代人民长期实践获得的某些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 ,提出了“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的见解 ,肯定了后天教育的价值与作用。马克思主义者尊重科学 ,尊重事实 ,不否定天赋遗传的作用。但是 ,过分地夸大这种作用是错误的。现代科学证明 ,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差别 ,主要是由后天社会环境不同造成的。有些家长与教师 ,过分强调某某学生天性愚蠢 ,对教育好这种学…  相似文献   

11.
但凡邪教组织,都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和煽动性,颇能迷惑群众。邪教组织“法轮功”是这样,解放初期的反动会道门“一贯道”也是这样。 罪恶累累的“一贯道” “一贯道”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帮会组织“东震堂”,后取《论语》“吾道一以贯之”语,改为“一贯道”。1930年,流氓道士张光璧在山东发展道徒数千人。“九一八”事变后,“一贯道”开始兴盛,活动中心由山东转到北平。日伪时期,张光璧与日本人及汉奸相勾结,以“人道免灾劫”欺骗百姓,在各地大肆发展组织。抗战胜利后,“一贯道”又投靠国民党政府,并为特务机关所控制,继续…  相似文献   

12.
“天下为公”释义罗克“天下为公”是汉语中古已有之的成语,原指不把国家政权当作世袭私产。《礼记·礼运》有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按照孙希旦的解释,是“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也”的意思。尽管“天下为公”原意如此,但中国历代封建统治看无一例外地都将国家...  相似文献   

13.
《传承》1996,(3)
隆安隆重纪念“隆安战役”66周年“隆安战役”是红七军于1930年2月初,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展开的第一次重大战役。其时,国民党反动军队5000多人,从南宁向右江革命根据地进犯。为了保卫红色政权,红七军2000多指战员在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领导下,与敌人奋...  相似文献   

14.
傣族社会历史文化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表现在亲属称谓上有明显的特征。 文章对傣族社会历史上最高领主与平民、贵族“翁”与平民,贵族“召庄”与平民3对等级之间亲属 称谓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林言顺 《春秋》2011,(2):36-38
上世纪50年代初,经过了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三大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国民党反动政府遗留在大陆的特务、恶霸等残渣余孽已基本肃清,建国初期社会上残存的杀人、纵火、投毒、抢劫以及妖言惑众的反动道会门、制造动乱的政治土匪等大多已销声匿迹.但是盗窃活动仍十分猖獗。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春秋》2011,(2):1-1
1912,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其“反共和”、“反民主”倒行逆施愈加猖獗。英勇不屈的山东军民,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袁斗争。山东讨袁护国战争的胜利进行,成为当时全国护国运动中最有生气最具影响力的重大事件,直接形成了对袁世凯反动统治的严重威胁,加速了袁世凯的灭亡。  相似文献   

17.
短短几年功夫,名不见经传的“法轮功”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庞大的非法组织,这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自党中央决定向社会公开揭露和批判“法轮功”的反动本质以来,许多善良的人们已越来越看清“法轮功”的政治实质,这种政治实质的突出表现就是以思想上...  相似文献   

18.
“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范畴,凝结了祭祀制度、政治制度、典章制度、道德规范、社会规范等多重标准,它既在塑造中华民族礼仪之邦、民族性格上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也对中国的等级制度和“官本位”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的说来,它可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钟强  陈柏林 《春秋》2013,(6):35-37
1958年4月底,震惊全国的反动组织“中央民政党”,在山东省胶县(今胶州市)二中被破获。  相似文献   

20.
四、儒家学说中的“民本”价值观对中国民商法经济法的影响。首先是儒学的“民本”价值取向对统治者道德行为的规范。民本思想的形成,可以上朔到商周。人们从桀、纣之亡国的教训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促进了民本思想的发展,到先秦春秋战国,民本思想已很丰富。就民的个体而言,处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宝塔式建筑的最底层,“礼不下庶人”,因此民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而是“治于人”的客体c相对的贵族阶级成员即“治人者”,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并且“刑不上大夫”。不下,确定了“礼”调整的不限;不上,确定了施“刑”的上限。换言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