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涂崇禹 《政协天地》2013,(12):34-35
司法改革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检察权的性质与分配机制一直是我国检察制度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话题。检察权的性质是检察权分配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检察权性质在宪法中定性为法律监督权,但是检察权更多的是一种带有行政权性质的司法权。我国的检察权制度受到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分权制衡理论以及我国检警相对分离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权分配现状。现阶段我国的检察权存在行政性比较明显、法律监督权的定位是否准确等一系列问题。检察权的未来改革应当对检察权进行去行政化,并且应当削弱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权的属性,将监督权的权能回归人民代表大会,净化检察权的司法权性质。  相似文献   

3.
4.
检察权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检察权的性质及其定位如何认识,直接关系到司法改革的进程。从现有的认识来看,争议较大;从历史源流来看,也有不同的看法。本认为,应将检察权界定为以法律监督为核心内容的司法权,这不仅符合我国法治现状,符合我国现行的宪政体制,而且也符合检察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检察权作为检察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的公诉权、侦查权和法律监督权等内容,由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而刑事政策就是社会整体据以组织对犯罪现象的反应的方法的总合,因而是不同社会控制形式的理论和实践.刑事政策对检察权的影响表现在对公诉权、检察侦查权和检察监督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党的领导"和"检察权"本是分属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前者属政治范畴,后者属法治范畴。在当前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找到平衡二者的契合点,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努力构筑新形势下"党的领导"与"检察权"之间的和谐关系,无论对于巩固党的领导、促进检察工作,还是理顺司法改革,推动法治进程,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本文从"党的领导"和"检察权"的含义、两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与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关系、检察机关如何处理与地方党委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7.
向忠诚 《桂海论丛》2007,23(6):49-52
行政审判权是国家宪政制度在政治、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多种因素决定了行政审判权具有有限性,对此进行探讨,有利于正确处理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有利于行政审判权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8.
检察权既有一定的行政权属性,也有一定的司法权属性,其突出表现就是检察权的一体行使和独立行使。如何理解检察权的这两种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的权力属性,如何在保证检察权一体行使的同时,确保检察权的独立行使,特别是检察官个体的相对独立,从而确保检察权的司法权属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具有行政权和司法权双重属性.我国检察权行政属性体现在检察机关内部以检察长为核心的民主集中制组织体制.同时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在国家体制上的独立,以及行政权本身可以成为被裁判一方等原因,检察权又具有司法属性.  相似文献   

10.
论澳门检察机关的检察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门刑事诉讼制度因脱胎于葡萄牙的法律制度 ,深受大陆法系影响 ,形成了特有的检察制度。其检察权的行使遵循职权、正当性、“检察一体化”、预审法官介入侦查权的行使、公诉权的监督行使、检察权整体行使、法律监督等方面的原则。刑事预审制度的存在 ,构成了对检察权的分割、限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具有行政权和司法权双重属性。我国检察权行政属性体现在检察机关内部以检察长为核心的民主集中制组织体制。同时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在国家体制上的独立 ,以及行政权本身可以成为被裁判一方等原因 ,检察权又具有司法属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事诉讼中审判权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法院依职权进行的调查取证、必要共同诉讼的当事人追加、法官的释明权及再审程序的启动几个方面.当事人处分权的有限性和公法秩序的要求使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成为必要,追加当事人则是彻底地、一次性地解决纠纷和当事人适格的要求.随着辩论主义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确立,作为弥补辩论主义缺陷的法官释明权制度应运而生.针对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法院的再审程序启动权应予取消;而法院的调查取证权可以考虑适当扩大,法官的释明权制度应继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由于法制传统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同国家的检察制度发展走过了不同的道路。然而检察权的独立行使系历史的必然,西方两大法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检察权独立都是政治文明和司法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
人大的监督权与法院的审判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若要最终解决个案监督问题 ,理清“监督”的含义 ,那么仅仅停留在对监督的具体方式、内容的澄清上是不够的 ,因为在个案监督问题上的种种争议最终来源于宪政架构下的人大监督权和法院审判权之间的冲突。因此只有在宪政意义上理清人大和法院的关系才能最终解释为什么人大应对法院进行监督 ,这种监督的目标是什么 ;才能解释为什么人大的监督只能是一种对法院抽象社会形象和法官外部行为的监督 ,而这种监督不能涉及到法院的具体审判。(一 )分权的两种模式近现代宪政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分权学说发展和实践的历史 ,政府权力的行使及其控制成…  相似文献   

15.
民事审判权有两个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基本特质——消极性和能动性。民事审判权的消极性在实际运作中又体现为形式上的消极性和实质上的消极性。诉讼程序控制权、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权、释明权以及调解权是民事审判权能动性的作用范围。在民事审判中,既要尊重司法审判消极性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检察体制改革的前提是明晰检察权的法律定位。为此,应当在司法规律语境下理顺司法规律与检察权配置的关系,弄清司法规律与现行检察权配置间协调性缺失的表现,通过依法治国,增强监督实效;健全工作机制,探索监督模式;加强协调工作,畅通监督渠道的路径,实现司法规律与检察权配置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薛竑 《公安学刊》2005,(1):35-40,90
我国侦查阶段被羁押者公正审判权的保障与国际人权法规定的最低限度的标准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规定告知拘留和逮捕的理由,侦查阶段律师帮助权不完全,对羁押提出异议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侦查羁押期间禁止刑讯和享有人道待遇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8.
列宁在领导苏俄革命和法制建设的实践中,为了监督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阐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检察权思想,并将其理论应用于苏维埃检察制度的法制实践。列宁的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思想理论不仅影响前苏联检察制度的建构,而且对新中国和我国当下的检察制度的建设和实践起到理论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许浩 《长白学刊》2012,(6):90-93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一个极为重要的公共权力机关,公共性是其与生俱来的特质,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检察权的一种片面认识,致使我国检察权在公共性问题上表现得不尽人意,因此,我国检察权一直处于学界与舆论的纷争之中。从权力与权利关系的不同模型来深入探究检察权公共性问题的根源,对于我国检察权的良性发展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