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由于农村家庭规模逐步小型化、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人口流动规模变得庞大以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护老功能弱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农民“老有所养”的理想面临着严重挑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给农村老年人带来了经济贫困、体质贫困、照料贫困、情感贫困以及文化贫困等。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里,政府有责任从务实角度解决好农村老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7,(3):5-5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亿的国家,不仅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发展迅速,高龄人口增长过快,而且是典型的“未富先老”,老龄化提前到来,甚至农村还超前于城镇。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制尚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全社会对老龄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引起足够的重视。老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清醒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讲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老龄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农村老年人口的庞大数量给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家庭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应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弘扬敬老爱老社会传统,构建一体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家庭保障和自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健康老龄化是指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通过健身锻炼和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使多数老年人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健康状态。为探讨农村健康老龄化实践路径,去年10至11月,我们在县(市、区)老年体协配合、支持下,采取上下联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市农村老龄化现状、老年健身体育开展情况等,进行了一次调查。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人口老龄化,通常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求实》2021,(4)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扶贫工作的政策供给将由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老年贫困成为长期制约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消除农村老年贫困,系统构建农村老年反贫困制度,不仅契合了贫困治理的底线思维,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构建新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迫切需求。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表现为物质收入的相对贫困、基本能力的相对贫困与基本权利的相对贫困。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治理路径有赖于加速提供建立普惠式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健全社会资源整合制度、激发农村老年人反贫困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中,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其结果则会加快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并对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积极应对乡-城人口迁移下的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那么,加快我国农村养老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既是适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王桂新 《学习月刊》2009,(23):19-20
人口老龄化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关于人口老龄化.可以从宏观的“人口”和微观的“个人”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宏观的“人口”角度来看.老龄化就是老年(一般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微观的“个人”角度来看.老龄化就是一个人的寿命不断延长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个人的长寿化过程。直接导致宏观角度“人口”老龄化的人口学动因.一是少子化.即低生育率;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女性老龄人口在数量上往往较男性老龄人口更多,在经济社会地位上往往较男性老龄人口更加弱势,女性老龄人口的生存境遇与生活质量尤其需要及时关注和深入研究.文章以福建省为例,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福建省农村老年妇女的社会支持状况展开深入的实证研究,旨在更加客现、全面、综合地掌握当前农村老年妇女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数据的陆续公布,为我们重新审视很多社会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龄事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利用新疆的“六普”数据对新疆的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口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期对当前的新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加速,养老问题异常突出,通过对辽宁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了解辽宁农村老年居民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建设农村养老机构的具体措施,及构建适合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