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云飚教授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6):F0002-F0002
易云飚,男,1964年12月生,湖北随州人,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政法系。湖北警官学院教授,湖北省法学会会员,湖北警官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  相似文献   

2.
张建良教授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5):F0002-F0002
张建良,男,1964年8月生,湖北麻城市人,法学硕士,湖北警官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现任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副主任、湖北警官学院证据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系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诉讼法学会会员、湖北省法学会会员、湖北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  相似文献   

3.
《政策》2006,(7):18-21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在纪念党的85岁生日的时候,从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布局与湖北关系的角度,回顾党在湖北85年的光辉历程,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湖北在党的历史上的地位,总结湖北党组织的历史经验,更快更好地推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瑛 《世纪行》2007,(8):39-40
“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湖北时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湖北省人民的心声和愿望。2006年7月,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赴湖北采访,一路走来,记者看到了湖北蓄势待发的生机、感受到了湖北奋发崛起的豪情,也见证了湖北省各级政协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发展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12,(10):32-34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明确提出了建设“幸福湖北”的宏伟蓝同和内涵重点。“幸福湖北”是“五个湖北”建设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价值导向,必将成为激励全省人民再创科学发展新辉煌、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奋进号角。  相似文献   

6.
《前沿》2013,(13):F0003-F0003
马长勇(1967-)男,湖北襄阳人,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文学学士,武汉大学硕士,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湖北工艺美术设计协会会员,襄阳市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27日,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在武汉联合举办了“建设和谐湖北”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深入分析了关于“和谐湖北”概念的内涵,提出了关于建设“和谐湖北”的战略构想,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三农”问题、教育公平等角度,分析了湖北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为构建和谐湖北献计献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构建和谐湖北的基础是发展。因为只有加快湖北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12,(5):41-41
地域精神的研究和提炼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湖北精神”的内涵,准确表述“湖北精神”,对于我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荆楚文化,形成道德规范,凝聚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伟大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安排.我委组织部分文化学者、历史专家召开了“湖北精神”内涵研讨会,对“湖北精神”的内涵、“湖北精神”的表述、如何弘扬“湖北精神”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现将讨论的情况综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湖北宣传》2007,(6):6-6
6月16日,省第九次党代会在武昌胜利闭幕。会议对湖北今后五年的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紧紧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着力推进小康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和谐湖北建设,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到2012年,全省经济更加发达、法治更加完善、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  相似文献   

10.
王喆 《世纪行》2007,(8):5-7
湖北地处祖国中部的腹心地带,位于长江中游,居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全省国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16万。湖北既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和科教大省,又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粮棉油主产区。同时,湖北又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  相似文献   

11.
王斌 《政策》2002,(8):41-41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山川水色秀美,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如何推进湖北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湖北旅游业发展,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12.
郑曙东  王耀辉 《政策》2002,(11):4-8
湖北,是一片神奇的沃野,是一块英雄辈出的红土地。这里山川锦绣,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湖北。毛泽东同志多次在这里畅游长江、接见外宾。邓小平同志南巡的第一站就到了湖北武昌。江泽民同志对湖北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担任总书记后,所到的第一个省份是湖北。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他七次来湖北,巡千里江堤,关注百姓安危;访江汉平原,关心农民疾苦;人三峡库区,指挥长江截流;走革命老区,引领农民致富;调陆海空军,激战长江洪魔;开国企座谈会议,关乎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13.
杨兰品  邹光 《政策》2004,(1):18-20
湖北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湖北有规模庞大的钢铁、汽车产业,有基础完备的化学工业,有比重大但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有数量质量均处于全国前列的高校科研院所。湖北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湖北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该产业出现增长放缓的迹象。如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索洛残差法,选择C-D生产函数,通过对1978—2007年湖北经济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估算了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分析表明,在1979和2007年间湖北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年均增长率大约为1.63%,全要素生产率对湖北经济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大约15.6%,按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可将湖北经济发展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现阶段应全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5.
八年的实践,八年的探索,《湖北社会科学》已出刊百期,正在走向成熟。为了庆贺它百月华诞,中共湖北省委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湖北社会科学》编辑部于1995年4月25日在湖北饭店联合召开了“《湖北社会科学》出刊百期纪念座谈会”。《湖北社会科学》是省委直接领导下的综合性理论刊物。自1988年第五期正式改版八年来,它始终坚持省委提出的办刊宗旨,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研究省情为主,为湖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省委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信息。在认真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6.
李兵 《政策》2009,(10):59-61
机关报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3年10月湖北占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来,湖北环境保护事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奋力前行,激流勇进。全省环保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服务经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宗旨,积极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环境保护发展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7.
湖北人民以自己的壮举,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取得了伟大胜利;湖北人民以自己的风范,铸成了一种战天斗地、一往无前的“抗灾精神”,创造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湖北“抗灾精神”是“湖北精神”的生动体现,发扬“抗灾精神”,对于进一步塑造和弘扬“湖北精神”,实现湖北的振兴崛起,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湖北“抗灾精神”是在特定的抗洪救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革命精神,但是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全省人民在抗洪救灾中继承了革命传统,弘扬了“湖北精神”的结果。省委六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大力倡导“团结拼搏…  相似文献   

18.
何峰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4):F0003-F0003
湖北自张之洞1902年建立近代警察制度以来,除了通过一些本省影响很大的报刊发布消息外,历届的多数警察机构都创办有警察报刊,来传播本省的警务信息。最早的是1905年由武昌警察学堂主办的《湖北警务杂志》(月刊),1909年武昌警察学堂改为湖北高等巡警学堂,继续出版《湖北警务杂志》,1911年辛亥革命时停刊。该刊以推动警政事业、普及警察知识、探索警察理论为宗旨。刊登栏目有:谕旨,奏议,法令,文牍,本省(湖北)、京师(北京)、外省的警政信息,论说,以及东西警察学术的中译文等等。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湖北的警务信息是通…  相似文献   

19.
郑旭彬  蔡威 《公民导刊》2010,(4):60-60,F0003
人物档案:洪忠进,男,汉族,1962年6月18日出生,浙江兰溪市人。清华大学MBA学历。现任湖北三磊实业集团董事会主席,重庆三磊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秀山武陵三磊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劳模,重庆秀山县优秀企业家,湖北阳新县政协委员和湖北黄石市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20.
湖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粮棉一直是湖北农业生产的两大优势,在全国和全省农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粮棉优势并未完全转化成经济发展的优势,使得湖北的经济发展形成粮棉生产越多,财政负担越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越相对滞后的恶性循环。如何走出困境,实现湖北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县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湖北粮棉生产的现状及优势1、湖北粮棉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湖北地处全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大,气候条件适宜,自然资源丰富,现有耕地3375.6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