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西方国家的各级政府行政首脑由民选产生,被行政长官任命的政务官带有浓厚的“轮流坐庄”色彩,具有政治周期性,所谓“届”的概念。各级政府的行政长官和大多数政务官的“换岗”受制于选票决定屁股的游戏规则,其命运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是掌握在选举人手里。不过,对于那些关键岗位非领导职务公务员(所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的各级政府行政首脑由民选产生,被行政长官任命的政务官带有浓厚的“轮流坐庄”色彩,具有政治周期性,所谓“届”的概念。各级政府的行政长官和大多数政务官的“换岗”受制于选票决定屁股的游戏规则,其命运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是掌握在选举人手里。不过,对于那些关键岗位非领导职务公务员(所谓文职官员)的换岗,除了德国和日本较有特色外,美国和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似乎更多的是主张借助对公务员考核过程的完善和约束。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制度的确立和推行已由理论论证阶段转入实际操作阶段。值此之机,反思中外政治制度史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当有所裨益。 一、借鉴于以往的中外政治制度史,我们发现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必以政治民主为前题,同时坚持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又是推进政治民主的有力手段,因此,我们推行公务员制度必须与整个政治体制民主化改革同步进行。 作为一种行政制度,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分,二是事务官的考任制、常任制。据此判断,19世纪公务员制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形成,其推行原因,一是当时政党分肥制所造成的吏治腐败和政局动荡,促使资产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公务员“两官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言  胡晓东 《学习论坛》2008,24(11):48-51
"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离"是美国公务员管理的开端,从此,以"两官分离"为基础的文官制度奠定了现代美国政府公务员管理的高绩效.从美国政府公务员管理的实践来看,"大部制"的机构设置解决了公务员管理的组织问题,而"两官分离"制度的确立保证了公务员工作的高绩效.因此,分析"两官分离"制度将对我国今天的政府机构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的廉政建设□胥莉新加坡政府以高效廉洁著称,特别是对流行于东南亚的“癌症”——贪污,新加坡政府官员能够“免疫”,颇使世界各国注目。新加坡政府能够实现和长期保持廉洁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化的选拔录用制度新加坡的公务员包括政务官(即政治...  相似文献   

6.
<正>首先是分类不同。西方国家的公务员通常分为政务类和业务类两大类。政务类公务员通常是指通过选举或任命产生,与相应政党共进退的政府组成人员以及其他政治性较强的职位的行政人  相似文献   

7.
"公务员"(civil gervant)概念起源于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英国,在美国则又称为政府雇员(government employee).在我国,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中除工勤人员外的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8.
王雨佳 《世纪桥》2015,(1):49-51
公务员制度作为最重要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关乎一国政府及其政府工作人员效率高低的根本所在。日本是较早就建立了公务员制度的国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其公务员制度也发展得较为成熟,并以政府工作人员占全国就职人员比例较低而成为各国竞相学习的对象。而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则起步较晚,各方面的制度尚不健全,仍有很多地方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反腐败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一方面,东南亚国家新加坡的反腐败工作做得较出色,其反腐模式一直以来被世人所称道。如何正确解读新加坡的反腐模式,部分学者往往把它简单归结为"高薪养廉",并呼吁借鉴效仿。其实,这种"刻板印象"是对新加坡反腐模式的一种误读,认为新加坡的廉洁是用高薪买来的。实际上,高薪只是新加坡部长以上官员(即政务官)才享有的待遇,总数不过数十人而已,而大部分公务员(事务官)的薪水不过  相似文献   

10.
亮点一公务员的范围变了《公务员法》总则第二条规定:“本法所指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明确界定了公务员的范围。如果一个工作人员同时符合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三个标准,就属于公务员的范围。具体说,这就意味着,公务员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工作人员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还包括此前争议较多的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工作人员,同时,各民主党派、各级人大、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全部包括在公务员范畴之内。亮点二职位分类:着力破除“官本位”与《暂…  相似文献   

11.
两万多个投票站,一万多名候选人,超过23.4万名工作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雪山脚下的尼泊尔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选举。2008年4月10日,历经曲折的尼泊尔制宪会议代表选举终于如期举行。这次大胆的尝试给了这个拥有2700万人口的国家一次选择的机会——按照尼泊尔临时宪法规定:经全民公投产生的制宪会议共有代表席位601席,其中335席由比例代表选举产生,240席通过直接选举产生,26席由首相任命。选后的第一次制宪会议,将以投票方式决定君主制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时至今日,没有人会否认印度公务员的个人素质,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公务员在普通印度人眼里都是些出类拔萃的高智商人才。若单纯从形式上看,印度具有了当代西方国家维持官场正常运转的法律体系、现代行政管理制度以及代议制民主宪政等基本要件,但印度的官场却被百姓斥之为人满为患、效率低下、腐败横生。为什么一些在西方国家的崛起中起过很大作用的政府行政管理制度设计在印度就失灵了?问题在制度吗?印度公务员:优越的上流社会群体早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就按世界最早确立现代文官制度的英国模式建立了政务官公务员选举任用制度和以工作实…  相似文献   

13.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千百万人的切身利益,需要谨慎从事。要顺利地进行改革,保证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着重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公开的原则。这是针对国家机关客体而言的。就是国务活开公开化,把国家的一切活动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以增加国家决策的透明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由人民或人民的代表选举或任命的。代表人民,执行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公务员队伍不断扩大,公务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与公务员称号不相符合、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愈益突出。本文所指的公务员队伍的主体,既包括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包括各级党委部门的工作人员,既包括各级公检法机关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同时也包括各级拥有行政执法管理权力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  相似文献   

15.
厦塘 《新湘评论》2006,(1):14-16
亮点一 公务员的范围变了 《公务员法》总则第二条规定:“本法所指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明确界定了公务员的范围。如果一个工作人员同时符合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三个标准,就属于公务员的范围。具体说,这就意味着.  相似文献   

16.
政府决策执行分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界各国公共行政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英国为代表的决策执行彻底分离模式、俄罗斯为代表的执行从属决策部门模式、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执行部门相对独立模式.《法治视野下的政府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将三种模式在中央与地方公务员之中进行了支持度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出英国模式获得了整体最高的支持度,但中央与地方公务员的意见分歧非常明显,中央公务员更倾向于日本韩国的相对独立模式.在下一步推进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应当总结不同模式的经验及教训,研究制度实施条件,探索适合我国的决策执行分离模式,并充分考虑中央与地方大部制改革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政治改革、行政改革与公共服务创新。从大量的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政治改革创新皆限于宪法所确立的基本政治框架,行政改革仍然是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重点,公共服务创新涉及范围较广,尚有极大的创新空间,也将是未来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趋向。地方政府创新的三种类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体体现为:行政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公共服务创新对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也存在诉求;政治改革对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创新同样存在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工作,正结合机构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可以预料,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公务员制度必将进一步加快步伐。本文就公务员制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正确界定公务员的范围正确界定公务员的范围,是实施公务员制度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国务院颁发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实行公务员制度的范围包括:()各级国家行政…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03,(4):15-16
38.干部人事分类管理。指根据各类机关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工作性质、职业特点及其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律,将现有干部队伍进行科学分类,建立相对独立又各具特色的管理体系,并以不同的方式实施管理,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我国干部人事分类管理框架已基本形成,大体可分为三个系列、六种类型。三个系列即机关系列、企业系列、事业系列;六种类型即国家公务员、党群机关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政治改革、行政改革与公共服务创新。从大量的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政治改革创新皆限于宪法所确立的基本政治框架,行政改革仍然是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重点,公共服务创新涉及范围较广,尚有极大的创新空间,也将是未来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趋向。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三种类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体体现为:行政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公共服务创新对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也存在诉求;政治改革对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备创新同样存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