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能否把握正确的价值追求,关乎立身做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新时代军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做到"四个正确看待"、保持"四种心态"。正确看待苦与乐,始终保持"吃苦当歌、磨砺自我"的超然心态。能吃苦、吃得苦,  相似文献   

2.
尊重的境界     
一次,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的观众忽然提醒他:"大师,你的上衣纽扣忘了扣了。"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很快将纽扣系好。  相似文献   

3.
桥头的困惑     
唐敏 《瞭望》2003,(50)
桥头的困惑,事实上是温州乃至东部相当一些地区的困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桥头镇,但如果说全国每10颗纽扣中有8颗产自桥头,相信很多人会重新打量这个不怎么显眼的小镇。隶属于温州永嘉的桥头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凭借温州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和经商才干,迅速找到了致富之路。鼎盛时,纽扣市场的摊位数超过4000,纽扣品种多达28000种,销售总额高至5个亿,以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偏僻小镇,一跃而为中国的“纽扣之乡”和“拉链之都”。  相似文献   

4.
人生隽语     
《民主》2017,(7)
<正>邓伟志:给探索中的错误"贴封条",等于给正确"上镣铐"。上了年纪的人会有体会:谁没有把正确当错误的经历?左的、右的都要听。左、右是可分的,又是很难分的。你站在右的左边,他是右;你站在右的右边,他就是左了。这里有个屁股坐在哪里的问题。翻开历史就能明白,尊重差异能使人聪明。兼听则明,偏听偏信会让聪明人变得愚蠢,使得不说假话的人也只能撒谎。  相似文献   

5.
国学赏析     
《侨园》2013,(12):48-48
<正>【原文】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日(2):"举直错诸枉(3),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注释】(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2)对日:《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日",以表示尊敬。(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  相似文献   

6.
甘正气 《民主》2014,(6):58-59
<正>到底应求博还是求精,是普遍困扰爱学习的朋友的一个难题。求"博"可以让人找到兴趣点,通过博览群书,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就应求"精",在求精的过程中,会跨入"真博"的境界。求"精",意味着要精通。"通",即完全掌握、全面了解。即使我们的兴趣只是一个极小极小的"点",也可以通过求"精通",慢慢扩展知识面,达到"博"所需要的广度。举例而言,我们对一个人物,如林肯很崇敬,想多了解一下他,一个求"精"的人,会阅  相似文献   

7.
近来,坚决要求严惩"官倒"的呼声十分高涨.《人民日报》评论员大声疾呼,市人民代表们也在庄严的会议上强烈呼吁:"官倒"祸国殃民,中间盘剥很厉害,查处"官倒"要动真格,依法处以重罚重刑! 有的人指出:尽管现在人们公开鞭挞"官倒",但往往都是"有实无名",一些被指控为"官倒"的"公司"、"中心"都以"某"字取代,于是出现了人人恨"官倒",骂"官倒",不敢得罪"官倒"的现象. 为之,"官倒"是不是会倒,人们就不得不采取"拭目以待",且看下回分解的办法.这也是一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星期以前听说有这么一个会。我问什么会?答曰,思想政治工作故事会。我说可不可以听?答曰,欢迎来听。来了之后真是不虚此行。我在底下就在想,到底说什么呢?开了好几个头,最后我觉得还是发自内心说一句话"厉害了,我的书记"。每一次作为普通的党员,听到"书记"这两个字,总觉得很古板,他很严肃,同时他很正确,但正确  相似文献   

9.
肚量     
陆士华 《民主》2007,(4):48-48
人们都很赞赏肚量大或宽容的品格,但是,却往往错解它。易中天著《品人录》,说曹操是个既宽容又有报复心的人,看起来有些两面性,或是人格分裂,这其中就有对宽容的一种错解。张绣向曹操投降,又突然反叛,在曹操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可  相似文献   

10.
<正>稍不注意,身体就会跟我们"唱反调",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让人苦恼。以下是一些窍门,有助于对症下药。牙斑原因:咖啡、红酒和深色碳酸饮料喝得太多,都会伤害牙齿表面。对策:某些特殊的牙膏可以美白牙齿,但有一种"天然制剂"更加简单有效:把2~3颗草莓捣成浆状,与小苏打充分混  相似文献   

11.
现象之一:"信访不信法",法律很无奈 作为法治社会,就应该依法办事,解决问题也应该通过法律的渠道来解决但是,目前许多矛盾,或者说本身就属涉法涉诉的案件,最终都走上了信访的渠道.为什么会出现"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呢?从成本、效率等因素上看,信访部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无疑会成为很多民众的首选.一是低成本或者无成本 通过法律解决问题,往往要花费高额金钱去聘请律师,信访则不需要投入.  相似文献   

12.
有人刚及"不惑",就自叹一事无成.对镜自怜,银丝滋生,事业未就,却感精力不济,友人相觑,都称"我们老了".有人才近"天命",但已硕果累累,在自己的工作实践领域中独树一帜,颇有一些"知名"度了,同仁亲朋都不会感到他已"半身入土"了,他本人也会时常沉浸在"成功"的慰籍之中. 其实,人是否"老化",除了自然尺度以外,心理因素是很重要的,其中,"事业成功"是帖十分灵验的抗衰剂.于是,有的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实已未  相似文献   

13.
尊重的境界     
陈勇 《党政论坛》2011,(16):21-21
一次,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的观众忽然提醒他:“大师,你的上衣纽扣忘了扣了。”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很快将纽扣系好。那位观众走后,他又悄悄把纽扣解开。这一幕正好被一个记者看到,他问卓别林:“您这样做,何苦?”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0,(9)
<正>晏扬在《长江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国家的主人,而且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英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中固然有一些人会犯错,但从总体上讲,人民群众才是最高明的、最正确的,他们的眼睛比谁都明亮,他们的选择比谁都正确,他们从来就不是什么"愚民",而只是一些当权者将他们视作"愚民",  相似文献   

15.
北北 《侨园》2013,(7):29-29
<正>我久居欧洲,对当地人的文明礼貌很有感受。在欧洲,人们待人接物都非常有礼貌。只要我们是相识的,或者曾经碰过一面,俩人再次见面时,第一句话就是"你好",或者是上午时间就说"上午好",下午时间就说"下午好",晚上时间就说"晚上好"。不像我们开口就问"吃了没有?"如果是要好的朋友见面,还用自己的脸颊在对方的脸颊上每边亲一下,嘴里发出"啧"的声音,就像真的用嘴巴亲对方的脸颊。如果是更加要好的朋友,或者情人,或者长时间没有见面的家人,双方还要互相拥抱。有的在拥抱时还在对方的背上轻轻拍几下,表示亲热和  相似文献   

16.
读者也许还记得,不久前本刊在报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时,有这样一段话:“邓稼先他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到1959年,就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的轮廓勾出来了……,他们还不放心,又请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等人从物理概念出发进行估计,结果证明邓稼先等人得到的数据是正确可靠的。” 事情就从那时讲起。那是60年代初最艰难的岁月,某大国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使中国第一颗原子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现在要破除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小政府大社会"。这个观念从根本上是错的,走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这个样子的。西方也不是"小政府",比如美国,已经被世界上公认为是"小政府",  相似文献   

18.
<正>在基层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些干部觉得自己做的工作都是为了群众,群众却并不领情,因此感到很委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这些干部在工作中靠主观臆断,将良好的"自我感觉",当作了"群众感受",结果是忽视了民生诉求,所办的好事实事也就差强人意。现代政府的要义首先应当是服务型的政府,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7,(6)
<正>领导干部要管住"爱好"桑林峰在2017年4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撰文指出,"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这是一些围猎者的"胜利法则"。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很大程度就是管不好自己的爱好。一个人只要被爱好左右,就难以保持廉洁人生。领导干部有爱好很正常,但要慎重对待。普通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而交往,较少受到利益的影响和牵绊,而领导干部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利用,成为别有用心者谋取利益的"敲门砖"。领导干部一旦深陷爱好之中不能自  相似文献   

20.
陈吉 《学理论》2012,(2):97-101
风水表达了中国人追求理想环境的心理。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风水"一词成为了一个很时髦的概念,如"城市风水""、房产风水""、家居风水"等等,风水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就风水中的阳宅选择主要从内涵;演变;探徽;批判和冲击四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