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版权》2021,(1):16-23
2020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1350件,同比上升了50.5%,其中,—审著作权纠纷案件510件(著作权合同纠纷493件,著作权侵权及权属纠纷17件),二审著作权纠纷案件439件(著作权侵权纠纷417件,著作权权属纠纷88件,著作权合同纠纷34件),其他案件401件。2020年,共审结著作权纠纷案件1274件,其中,一审著作权纠纷案件424件,二审著作权纠纷案件448件,其他案件402件。一年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顶住收案大幅增加的压力,较好地完成了案件审判工作,现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向大家介绍。  相似文献   

2.
为正确审理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维护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技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浙江高院课题组就2005年以来全省法院审结的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特点和疑难法律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具体意见。一、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2021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1203件,其中,一审著作权纠纷案件548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合同纠纷395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及权属纠纷153件),二审著作权纠纷案件628件(著作权侵权纠纷592件,著作权合同及权属纠纷36件),其他案件27件.共审结著作权纠纷案件1191件,其中,一审著作权纠纷...  相似文献   

4.
《中国版权》2021,(1):84-91
2020年,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619件,其中,一审著作权纠纷案件193件,二审著作权纠纷案件426件;共审结著作权纠纷案件1644件,其中,一审著作权纠纷案件1193件,二审著作权纠纷案件451件。近年来,简单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数量下降趋势明显,在全年整体著作权纠纷案件受案不多的情况下,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较好地完成了著作权案件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5.
纪晓昕 《知识产权》2005,15(4):37-40
模仿广告是指对他人具有明显特征的广告的图片、结构、颜色及整体布局的模仿.由于模仿广告侵权具有隐蔽性强,认定困难等特点,所以在审判实践中常常难以处理.本文以一起典型的模仿广告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为例,就如何判定原告对系争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被告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以及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竞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明文  绍勇  赵静 《法庭内外》2006,(1):4-14
每到年初,对上年涉及公司企业的典型案件进行回顾,是本刊的惯例。2005年知识产权案件有以下特点:典型案件数量多,以至于本次案件回顾将知识产权案件单独成篇;系列案件多,同一公司侵权与被侵权并存;与网络有关的纠纷多,且涉及著作权侵权、商标侵权、专利侵权、不正当竞争等诸多领域。本篇仍旧以商标权纠纷案件、专利权纠纷案件、著作权纠纷案件以及不正当竞争等其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顺序对案件予以简要回顾,囿于作者水平及时间所限,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件可能会有遗漏,是为遗憾。  相似文献   

7.
2020年,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140件,比2019年(197件)下降28.93%。其中,一审著作权纠纷96件(含诉前调解17件),二审著作权纠纷42件,管辖上诉2件。2020年受理的著作权纠纷中,著作权合同纠纷案件60件,占比42.86%;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79件,占比56.43%;确认不侵害著作权纠纷1件,占比0.71%。2020年共审结著作权纠纷136件,比2019年(215件)下降36.74%。其中,一审著作权纠纷97件(含诉前调解10件),二审著作权纠纷38件,管辖上诉1件。审结的著作权纠纷中,著作权合同纠纷案件58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78件。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过程中,有部分案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现选取其中典型案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法院审理的影视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件也逐年增多,海淀法院民五庭在总结近几年影视作品侵权纠纷案件的基础上,认为影视作品网络侵权案件呈现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中的几个法律问题刘兰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中反映出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通常是程序与实体问题并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此,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正确地把握和处理这些法律问题。正确确认侵权主体是审理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的前提所谓侵权主体...  相似文献   

10.
当前,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是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最常见的一类案件,是著作权纠纷案件最基本的类型之一。在这类案件中,越来越多的受害人针对著作人身权被侵害的事实提出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但我国有关著作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却相对滞后。并且,对金钱赔偿的数额标准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实践中往往出现混乱和矛盾。因此,本文以期通过对著作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标准的研究,促进对著作权人和相邻权人精神权利的保护,并最终完善我国著作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