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门成熟的理论科学,政治心理学与实际政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其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也忿发凸显。本文试图通过阐述统战工作实践中所运用的政治心理学的各种社会心理效应,进一步挖掘政治心理学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当前信访问题所具有的特色对信访案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信访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有深刻的社会心理根源,众多网民通过虚拟的网络沟通平台,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和价值评判标准出发,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关注和点评,并最终演变为现实社会所关注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效应主要包括不满心理、不信任心理、无助心理、宣泄心理、责任分散心理、盲从心理、道德权威心理和仇视心理。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和谐的民族心理是和谐社会的心理支撑.在社会转型期,民族心理已经成为社会和谐与否的试金石.针对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民族心理,应采取积极措施,优化民族心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民信访制度作为民众表达诉求、进行政治参与和寻求权利救济的一种特殊手段,在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具有预防民众怨气淤积爆发,弥补政府间信息沟通失灵,限制公共权力滥用,提升政治合法性,满足民众社会参与需求的功能,对于实现和维护现代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学科系统,它种类繁多,其中分析学生心理的教育心理学这一分支近年来尤被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文章将着重谈论教育心理学中两个心理效应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严刑峻罚贯穿着我国的刑法史,血淋淋的史实见证了一次次的惨痛代价。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产生严刑峻罚的原因,可以阐明趋缓严刑峻罚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严刑峻罚贯穿着我国的刑法史。血淋淋的史实,见证了一次次的惨痛代价。中国产生严刑峻罚的社会心理主要有和顺、忠恕和务实心理。当前,如何在创建法治社会与缓解严刑峻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仅是司法部门,也是每一个法律人应该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社会心理的疏导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解决各种紧迫的现实问题,还必须注重社会心理的研究。由于我国经济转型而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以及社会利益分化的加剧,导致了人们社会心理的严重失衡,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对此,文章分析了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疏导与重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形势,理性审视并有效摆脱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的困境,牢牢把握信访维稳工作的主动权,是摆在公安机关信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公安机关应当从传统观念形成工作压力、职能定位的模糊导致工作无所适从、法治建设滞后造成的被动局面和理论研究欠缺显示的后劲不足等方面客观认识公安信访部门面临的现实难题;从信访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服务领导决策的重要载体、公安执法活动的反光镜和推动法治进步的重要环节等方面,准确定位公安信访工作,从而牢固树立全警信访、法治信访、有限信访的先进理念,有效破解公安信访工作难题。  相似文献   

11.
心理效应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心理上的"门坎效应"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用"共生效应"来建立起学生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2.
心理效应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心理上的"门坎效应"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用"共生效应"来建立起学生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公共突发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影响提出了社会心理效应"心理地震"理论模型,并且对心理效应产生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人群提出了相应心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对社会舆情有一个正确的研判。研究社会怨恨心理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怨恨心理已经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现象、客观的社会存在,它影响着人们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客观判断。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就要敢于正视新情况,善于研究新问题。二是社会怨恨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情绪,有它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对它的重视和正确解读,是我们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最佳的切人点,是增强一切社会工作针对性的有效参照。三是要坚持群众路线、贯彻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就必须把握群众视角,研究群众需求,熟悉群众语言,坚持群众标准,甘当群众学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正视、分析、研究社会怨恨心理,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位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又是其重要指标。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应针对社会心理的不和谐状态,努力解决突出问题,缩小社会差距,健全社会运行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整合道德价值体系,加强心理健康和谐教育等,为实现和谐社会目标提供动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领导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实践活动,领导活动的主客体都是特定的人.领导活动的效果与领导活动主客体及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若干心理规律、心理效应等密切相关.科学实施领导活动,决定了领导要正确认识、掌握并灵活运用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所谓对质,就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上用以审问被告人或者询问证人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在被审问者的陈述或有出入时,在被告人或者证人之间相互进行质问揭露矛盾,使其互相辩驳,从中获取案件的真实情况。对质的目的,就是审判人员通过对质者双方的辩驳,寻找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事实,并借此加以判断互有出入证言的真假,还可以趁此机会来观察被告人或证人的表情、态度与动作,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来证实那一方的陈述更具有可信性。 在审判实践中,对质是发现案件真实情况的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实践中被讯问人单独进行的陈述与有其他证人或被告人在场时的陈述往往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陈述时有同案其他人在场,陈述人必然在心理上受到影响;只有在场的其他人的观点与陈述人的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正不断向纵深发展。高校教职工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震荡”,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心理反应。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社会心理加以调控,以促进高校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