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布尔迪厄身体政治思想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场域、习性、区隔、资本。形成其身体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梅洛·庞蒂、福柯和萨特等人的身体现象学;马克思学说、韦伯的特定生活风格及界定地位群体的荣誉属性或耻辱属性;涂尔干的符号形式、分类与表征的社会起源和功能。其身体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当今社会,充分发挥布尔迪厄身体政治思想合理因子,可为国家治理体系下身体治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存在与虚无》的问世标志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标志着萨特身体现象学的出现。萨特身体现象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即想象性的身体,身体的三维性和身体的整体化。而成为存在主义的内核,主要在存在主义的四个原则中体现,即第一原则:存在没有事先给我带来任何东西;第二原则:我负有全责——这是作为人的特权和负担;第三原则:焦虑是我自由的体验;第四原则:在宇宙中我独自做出决定。萨特身体现象学与他的身体特质、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失智症机构照护者照护体验的真实感受,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及家庭养老中失智症照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无锡及长沙的4家养老机构中主要从事老年失智症照护的12名照护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细致分析并总结老年失智症照护者照护过程中的真实感受.结果:老年失智症照护者主要有以下四个照护感受的主题:照护任务繁重,身体和心理负担过重;情感沟通困难,渴望得到老人和家属的理解;缺乏照护技巧,照护问题困扰而无力应对;照护中感受被依赖,获得照护积极体验.结论:优化养老机构人员就业环境,减轻老年失智症照护者的身心压力;提高失智症照护者的社会认可度,增强他们的职业成就感;加强失智症照护者的教育培训,使其有效应对日常护理问题;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激发失智症照护者的积极感受.  相似文献   

4.
笛卡儿哲学确立了近代哲学主体化的发展趋势,以一种二分化的思维模式,将世界分为精神和物体两种彼此独立的实体化存在,具体体现在人身上为心灵与身体的二元对立。心身关系问题成为近现代哲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难题之一。现代心灵哲学主要是从消解二元论和修订相互作用论两条进路展开,企图克服笛卡儿哲学遗留已久的心身难题。  相似文献   

5.
马塞尔哲学强调实存对于知性的优先性,它被归属于神秘而不是问题之列.受法国精神论传统和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马塞尔赋予了精神或意识新的含义.精神就是直接意识,这意味着个体经验的直接性,意味着本己身体的中心地位;人的实存就是精神或意识的独一无二的体验,因而围绕本己身体展开的实存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心身关系问题是观念论传统的产物,它在实存哲学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它只不过是精神活动的派生形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体知”的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知”(embodiment cognition),即“体之于身”的身体之知,它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借助意识、借助思维的“识知”或“思知”,其乃为中国古人特有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一种深入的考查将会发现,中国古代的体知之所以成为可能,恰恰在于这种身体之知以一种“思在合一”的方式,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人所理解的一种不无独特的现象学式的、本体论化的身体之中。正是这种现象学式的、本体论化的身体,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的身体实际上是一种天人合一、两性交感以及以生为道的身体,而且同时也使其身体之知具有直觉性之知、关系性之知以及践履性之知这三个极为突出的基本特征。因此,由于以本体身体及其生命逻辑为深刻依据并作为其忠实体现,这使中国古代的体知并非流于一种非理性、神秘化的“原始思维”,而是不失为理论上不无自洽、不无成熟的人类又一自成一体的知识论体系。正如该体知思想曾根深蒂固地支持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文明的过去那样,我们相信,在人类业已对唯科学主义深入反思的后现代的今天,它也将以其鲜明的根身性、具身化的特点,并作为对唯识主义的“以身为殉”价值取向的纠偏和批判,与当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知识论思想合流,而为人类新的文明建设作出自己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较长的时期里,卢卡奇与现象学的关系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卢卡奇在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前已经受到现象学的熏陶,其《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写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现象学观念的激发。《历史与阶级意识》不仅援用了现象学的术语及其表述形式,而且拥有一些明确可鉴别的现象学主题。卢卡奇对意识问题的重视、对意识形式和结构的分析、对物化意识的批判特别是对阶级意识与主体建构之间关系的阐释都明显借鉴了现象学的方法。只有承认并合理评估卢卡奇思想中的现象学维度,我们才能更准确把握卢卡奇的激进历史观和主客体同一的总体性视野。  相似文献   

8.
著者在该书《中译本前言》中写道:“这一系列的讲座主题是后现象学和技术科学。我先从后现象学的问题开始,描述了现象学和实用主义的融合如何适用于分析科学和技术。然后我简单回顾了科学和技术的变化历程,我将两者的融合称为技术科学。在第三讲中我以成像技术(imaging technologies)作为具体例子,表明了这些技术是如何转化了知识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利科的早期哲学以意志为主题,试图将法国的反思哲学、马塞尔和雅斯贝斯的生存哲学与胡塞尔的描述现象学结合起来,以期探讨人的意志的内在结构和现实展示。他的象征概念就是在《意志哲学》的整体框架内提出的,并基于意志哲学的发展要求和恶的象征现象的引入,这一概念蕴含在从描述现象学向解释学现象学的转换过程之中。由此,他对象征的考察及恶的象征动力学的分析都是在现象学的意向性范畴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生态美学以建设世界万物宜居、美好的生存家园为研究出发点,以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环境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倡导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与生命互动;旅游以创设良好环境为前提,以为游客提供“诗和远方”的美好体验为目标,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生态美学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有品质的审美体验、创设健康的生态环境、提供绿色友好的发展方式。为此,要在思想上以尊重自然为主题,导向上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思路上以生态理念发展旅游和治理城市为重点,设施上以建立家园感为宗旨,目标上以审美地生存为旨归。  相似文献   

11.
Hyle(质素)作为胡塞尔感知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在《观念I》中得到了清楚明白的阐述,但随着时间现象学的研究视角的引入,质素呈现出一系列彼此之间难以协调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并最终被归结为“在体验之中的非自我”或“非自我的主体性”这种谜一般的表述。质素之谜也让现象学界争论不休,甚至让一些现象学家对揭示谜底的可能性表示失望。胡塞尔晚年在“C手稿”中以“原活当下”为立足点发现了质素通过“结对联想”、“相似组的建立”、“内在材料的融合”以及“形式联想”等方式进入时间化过程的现象,并通过对“原自我”和“原非我”的区分和联系的阐明在质素的幽暗处投下了一道亮光。  相似文献   

12.
在胡塞尔建立现象学理论的过程中,“先验自我”和“绝对前提”等概念的提出,成为不同流派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舒茨及舒茨之后的现象社会学家,在批判胡塞尔现象学唯我性局限的基础上,对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从“生活世界”角度理解和诠释社会行为进行了系统探讨。本文试图从认识论角度,先分析胡塞尔现象学形成过程中逻辑困境的产生,再以此为基础,讨论舒茨及舒茨之后的现象社会学家为解决这一困境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的现象学,其最有特色的无疑是它的"方法"。现象学的还原、本质直观、描述方法构成了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三个基本环节。具体来讲,就是以现象学还原为逻辑起点,以本质直观为核心方法,以描述方法为内在要求。对这三种现象学方法的探析和把握,可以使我们获得对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一种总体理解。现象学方法以其鲜明的特色实现了对传统哲学方法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后土已被公认为中华最早之祖。后土经历了由祖到地、由人到神、由女到男、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后土文化有根祖和土地两大主题。无论从地域角度、历史角度衡量,无论从人文角度还是自然角度观察,后土文化都应在晋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后土祠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著名旅游胜地。晋学研究将后土文化研究纳入其体系,一则能拓展晋学领域,提升晋学价值;二则能促进后土根祖与土地两大主题的开发与弘扬,为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是一个方法概念。但同时他又把特定的课题——存在赋予现象学,从而使现象学与存在论得以衔接。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还具有解释学的性质。海德格尔一方面赞同“面向事实本身”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又超越了胡塞尔的意向现象学所提供的立场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中叶,在索绪尔语言学发生深远影响的理论背景下,杜夫海纳从审美经验现象学基本立场出发,以索绪尔语言学基本观点反观艺术,认为艺术与语言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不能完全把艺术等同于语言而纳入语言结构加以研究。这种始终包含在审美经验现象学艺术思考中,从艺术与语言的相似性出发,却最终达至二者差异性和非同一性的艺术语言差异观,一方面体现了上世纪美学及文艺理论的语言学转向,特别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现象学美学研究方法对后者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梅洛-庞蒂主体间性理论的关键性问题在于对他人的存在论阐释,而这一问题与他本人的现象学观念及其对现象学本质精神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洋溢、透露着深厚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精神.基于此,他确立了主体间性理论的重要性,并对各种主体性哲学进行深刻的批判.但是,梅洛-庞蒂无论是对主体性,还是对主体间性都没有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仍然停留于一般的、原则性的结论上,这根源于他没有对人的社会实践和生活世界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的研究是当代意象美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周易》是意象范畴的思想源头,其意象观从词源和思想层面奠基了意象范畴。《周易》的哲学思想在其实质上会通于西方的存在论现象学,借鉴海德格尔思想对其意象观进行阐释既是最切合《周易》思想的探究,也是对意象范畴的正本清源。在存在论现象学的视域下,《周易》中的“意象”并非含“意”的易象(卦爻象),而是圣人以易象所像、所立之象,亦即作为“意”的道之现象,美是向感性觉知开放的意象。这一意象观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对美的本质的领会和解释。文章从存在论现象学视域对《周易》意象观的美学内涵的揭示,提供了一个从源头处洞察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和源始地解决意象美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视界。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个性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强,体验化设计成为人文旅游产品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体验经济的人文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强调在体验类型特点分析、市场分析和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体验主题,以文化旅游资源构件为要素构建旅游情境,并以市场信息为依据,构建旅游体验诱发机制,最终实现旅游者的体验。人文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与创新的基本路径是,实现主题线索、情境构建、解说系统和辅助系统等产品要素的重新建构和相互融合,使得游客在人文旅游产品创造的情境舞台上获取愉悦体验,从而实现旅游产品的市场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20.
伴随全球化浪潮的兴起,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以此为主题取得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作为这个理论的重要环节,“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