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哲学视野中的疑难案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疑难案件关涉法律的本质、方法以及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说,是当今各路法哲学流派竞相角逐的核心战场。梳理当今一些主流法哲学派别在此问题上的分析和反思,将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疑难案件的性质及其裁判问题之所在,并进而更好地理解法律,理解决定法律的生活形式以及法律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法人类学坚持“一切人类社会皆有其法律制度”的理论,打破了在国家结构中探讨权力与秩序的传统研究方法。在无国家的人类群体或与国家联系不甚紧密的底层民众中,由公众授权产生的民间权威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政治权力的出现,这种公众权力因受挤压而凸显出由强渐弱的变迁态势,从而使民间社会表现出单一式、双重式和黏合式的秩序重建家园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理性的反思与追求,体现着人类接近正义的渴望。尽管不同的法哲学流派对于法律理性的理解不一而足,但是正如博登海默所言,通过实施法律达成社会控制从而实现正义,无疑是人类社会极具挑战性、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它是一个决非不受理性论证方法支配的问题,“如果最有才智的人也因认为正义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想的、非理性的概念而放弃探索法律中的正义与公正问题,那么人类就有退回到野蛮无知状态的危险。在这种状态中,非理性将压倒理性,黑暗的偏见势力就可能摧毁人道主义的理想并战胜善良与仁慈的力量”。因此,法学家没有理由不对…  相似文献   

4.
法哲学视野中的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凡跃 《现代法学》2002,24(6):35-41
人是属人世界中的一切存在和关系的中心。以此出发 ,人理应也是法的关系和法的世界的主体与中心。法的构建与历史演进、法的底蕴、法的根本价值指向和评价都应当在人中寻找。法哲学是对人的存在、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法作为对象性的存在和关系 ,对主体的人又产生重大制约作用 ,法使人成为法的存在物、权利的存在物。  相似文献   

5.
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法现代化的理论模式主要有从身份到契约、从契约到制度 (身份 )以及近现代民法模式 ,它们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私权的社会化的结果是私法公法化、私法社会法化与私法社会化。民法现代化的核心观念与理论模式是私法社会化 ,其具体内容包括 :民法以社会为中心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民法应注重对弱者的不对等保护。私法社会化并不是对私法自治的否定 ,它以私法自治为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6.
诉讼经济要求诉讼主体以最低的诉讼成本获取最大的法律效益,实现诉讼目的。为达最佳诉讼效果,在依法行使公诉权的前提下,检察机关必然会制定一系列公诉政策,这些政策都蕴涵着诉讼经济的要求。当前,检察机关在制定公诉政策,完善公诉权行使方式上应该积极探索扩大不起诉范围,进行辩诉交易,并探索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刑事和解等制度,以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实现诉讼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行政诉讼中的审判权力与诉讼权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及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在以往的教材、论著中,多将其界定为权利、义务关系。仔细分析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不难发现,其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权力法律关系(即不同职能的国家权力之间在行政诉讼中所形成的权力分工与制约的法律关系);二是权利法律关系(指行政...  相似文献   

8.
修正的事实说:诉讼视野中的证据概念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洪波 《法律科学》2010,28(2):88-100
证据的概念,是证据法和证据法学理论大厦的基石,然而,理论和立法表述都还存在着问题。就此而言,需要强调的是,诉讼意义上的证据概念,不仅应当反映出诉讼证明区别于其他认识或证明活动的特殊性原理,而且,应当能够承载特定法律对诉讼证明原理的独特要求。一个具有完整逻辑结构的一般性证据概念可以界定为:与待证事实(主张、判定)具有法律相关性、可直接观察认识的外在事实。由此观之,中国三大诉讼法的有关条文都需要修改。  相似文献   

9.
<正> 法的本体论在法的理论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中,仅就法的本体论的涵义和规定性,以及法的本体论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一粗略的探讨。一、法的本体论的涵义和规定性法的本体论,在我国法学界,一般都是从法的概念、法的本质和本质属性本身进行研究的,只是在阐明法的统治阶级意志的根源和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时,才讲到法与物质生活条件、法与经济的关系。有的同志还把西方法哲学中的某些范畴,如法律与道德、法律与  相似文献   

10.
在民主政治中,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所有主体;人民委托公务员行使国家权力,公务员成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主体.人民作为国家权力的所有主体坚持权利本位是人民享有权利的内在逻辑.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主体必须切实为人民服务,坚持义务本位是公务员行使权力的必然要求.公务员的义务本位与人民的权利本位是统一的,人民权利本位是公务员义务本位的理论基础,公务员义务本位是公民权利本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2011,(10):6-6
通常,以法律程序而形成的结果,与以人们之间事实上的得失数量关系表现的实质正义,并不总是一致。此种不一致可能因为法律以及现代机制的局限而被认为在所难免或在一定幅度内被容忍。然而,结合社会权力来看,如果法律结果与实质正义之间的裂缝拉得过大,或者,  相似文献   

12.
杨艺红 《河北法学》2012,30(9):68-73
诉讼突袭作为滥用诉权的典型表现形式,不仅影响民事诉讼程序的整体运作,其带来的负面效果也直接导致诉讼制度原有之立法目的难以得到切实体现.而在比较法视野下的审视和解读将有助于对其本质和特性更为精准的理解和把握,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规则和制度体系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民事诉讼程序优化的法哲学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民事诉讼程序优化的法哲学探讨陈桂明陈桂明,男,1961年生于江苏海安。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著有《仲裁法论》等书,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曾获北京市和司法部科研成果及教学成果奖励,系“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一...  相似文献   

14.
强制侦查行为视野下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中存在着国家公权力与个人私权利的冲突。这种冲突在强制侦查行为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它构成了对公民权最基本内容的生命、健康、自由、财产等方面的极大威胁。在这种情势下,法治国家强调强制侦查法定原则,从而使惩罚犯罪与保障权利两项基本价值目标在侦查中得到兼顾。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对待强制侦查行为的程序规范方面显得极为欠缺。因此,引进侦查比例原则并通过专门立法明确强制侦查行为的程序规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货币以其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创造了现代社会的商品交换世界.作为现代社会秩序维系的核心要素,货币既是人类个体从主观世界走向客观世界的中介环节,又是国家规范秩序和治理体系的关键所在.货币既是公私法规范体系产生发展的秘密,也是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紧张关系的聚焦中心.在权利和权力的合作竞争中,去除金银本位的国家纸币体系应当遵循货币运动的内在伦理边界,寻求货币权力和货币财产权之间的和解,通过货币治理法治化,以货币民主、货币非国家化等规范框架限制货币走向极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无罪推定与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阳 《政治与法律》2003,4(3):70-80
贝卡里亚在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其主旨在于反对封建刑事诉讼制度中对被告人的刑讯———这一合法暴行。随着人类社会民主、法治进程的发展,无罪推定的内涵在不断拓展。无罪推定原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刑事诉讼制度的宝贵路径,即应如何把握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结构性关系。现代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应遵循的“哲学”是:国家权力的谦抑性、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及国家机关对权利主体的诉讼关照。无罪推定的宪法化与国际化趋势,进一步说明了这一原则在现代刑事诉讼中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行政哲学视野中的行政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钰 《行政与法》2002,(10):19-21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来探索行政文化的特征,独特的功能,以及行政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在反映社会文化一般特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个性内涵和实践品格的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18.
哲学视野中的法律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体系,建构中国特色法律文化的任务已经提上了现代化的日程。那么,我们将从什么层次和高度上理解法律文化建构,将从何种方位和角度进行建构呢?本文略作探讨,以求学界仁人指正。 在经济领域中,一切活动都需要制定一些规则,这种“规则”,在制度经济学中谓之制度,从法学意义上说,它就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法”或“规范”。没有规则,经济活动根本无法进行;规则不完善,经济活动会出现乱而无序的现象,而规则没有效率,则会丧失其生命  相似文献   

19.
宪法视野和宪政界域中的公益诉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云生 《法学研究》2006,28(6):150-151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公益诉讼、公益"上书"等公益法律实践的兴起,公益法日趋成为我国法律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为推动我国公益法实践的发展,推进公益法理论研究的深入,本刊于2006年6月30日公开征集"公益诉讼与公益法:实践、制度与价值"笔谈稿。截至10月底,计收到稿件34份。我们选取部分稿件呈现在这里,希望借此促进公益法研究领域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20.
王华生 《法制与经济》2009,(14):123-123,125
医学哲学的内在逻辑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逻辑起点,以医学与生命的关系为基本问题而展开对医学的不断追问。它要求医学哲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反思批判的能力,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医学,按照医学哲学的本性来学习医学哲学,使医学生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