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于犯罪根源问题的讨论,总是集中在:人为什么会犯罪,社会中为什么有犯罪,犯罪在社会中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上。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人们具有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视角。本文作者以人性论为基础,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并特别提出:为什么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会遵守社会规则,不去犯罪?过去的讨论多在剖析犯罪根源方面,而忽略了不犯罪的根源方面。对这一问题,作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也给予了简要回答。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高度关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当前,社会矛盾频发、社会问题增多,群体性事件多、上访多。从一定程度上说,我们处在社会矛盾紧张期,我在研究中将这种现象称作“社会结构紧张”。为什么会这样呢?社会学常常从社会变迁上解释,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巨大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犯罪高潮及其根源犯罪的存在是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而近年来我国的犯罪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已达到了足以威胁人们生存的水平,使我们不能不思索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犯罪会在转型社会中大量增多?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还是个性的问题?是偶...  相似文献   

4.
论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产生是与国有企业的改革相伴随的,是制度转换的一种成本。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平,造成事实上的私有化,加剧政治腐败,还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取措施,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仍然是暴力问题,由此而产生的犯罪现象,仍然是人类的原始本性以及在这种本性的支配下,最终毁灭自我的问题。 人类本性中善恶并存,它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挥舞它的只有这个时代的潮流。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的用工情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企业急需人才却招不到人,而很多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这就是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的“就业难”和“用工难”的问题。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大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这个问题已愈发的突出,成为困扰社会稳定的一大难题。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早,“用工难”的问题在这个地区相对明显,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来说也不是个新问题。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是这种现象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的用人结构和就业人才结构不协调。  相似文献   

7.
论犯罪的社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组成了社会基本结构,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结构从其产生的方式可分成自发形成的结构与自觉建立的结构,任何社会结构都包括人们在生存、意识和行为准则这三大领域之间的联结方式。犯罪作为社会现象中的一种,与社会结构具有互动性,因而对犯罪的社会控制亦应相应地从自发与自觉两个层次上进行。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取得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大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某些层面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诚信缺失现象.这种现象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违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探索经济建设过程中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谋求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拟就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义,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价值理想,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正义的追求,它始终被人们视为人类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美德和价值。正义主要是从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得以存在和维系的精神根据和纽带,是人的社会关系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规制力量。因而正义成为人的社会关系最基本的价值追求。追求正义,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政治和法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等收入陷阱”是否逼近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个新奇的经济社会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当时被称之为“进步时代”,同时也被称之为“最坏的时代”,曾经出现过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政治腐败十分普遍、阶级矛盾冲突的现象。其他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也有类似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