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留言簿     
刘虹利 《工友》2008,(6):60-60
从前有一个豪爽仗义的人,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我自小闯荡江湖,结交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的朋友只有一个半。"儿子听了不明白,朋友还有交半个的?父亲对儿子说:"等你去见过我的这一个半朋友,就会明白了。"父亲去世后,儿子先去了  相似文献   

2.
父亲53岁的时候,被一个远房的亲戚招到城市里去做园林工人。他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憋闷,便将母亲一起叫了来。两个人在市郊租了间小平房,自此便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涯"。这个城市发展得很是迅速,父亲每  相似文献   

3.
崔立 《农村青年》2014,(9):49-49
李海梦12岁了,一直没有去过大城市。虽说父亲李光常年在上海打工,但他在老家上学,心里非常渴望能去上海,看看大城市的风景增长点见识。好不容易盼到暑假,海梦给父亲打电话,怯怯地说:“爸,我想去上海,就玩一星期好不好?”李光正在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声很大,听了半天才听明白。心想:儿子上初中了,出来见见世面也好。就说:“那你来吧。”没想到父亲这么爽快就答应了,海梦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日夜梦想着的事终于圆梦了!他马上买了火车票,发信息说了乘坐的车次和时间,就奔上海而去。  相似文献   

4.
龚德位 《工友》2014,(12):52-52
正父亲的血压比较高,医生再三嘱咐他不能再抽烟了,后来终于算是戒了。父亲从年轻时就开始抽烟了,每天能抽一盒,没有烟就像丢了魂一般。我们很小的时候,记得父亲每天从学校放学回来,要是母亲还在厨房烧饭,父亲总会坐在屋檐下的条凳上先抽上一根等待母亲呼唤开饭。我们兄弟俩也时常会坐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悠悠地从嘴里吐出一个个美妙的圆圈来,我们总是喜欢争着用手去触碰那一个个神奇的烟圈,直到看着它们慢慢地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5.
聊博一笑     
《工友》2007,(12):66-66
从"0"开始父亲:"刚开学考试,你怎么就得了个‘0’分?"儿子:"老师说,我们一切都要从‘0’开始。"搞不清父亲问小华:"你将来要娶谁做太太?"小华:"平时祖母最疼爱我了,所以我要娶祖母做太  相似文献   

6.
一林 《工友》2014,(6):58-58
正与一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便接来一起吃。父亲寡言,饭间一直静静地听我们聊天。回家的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我愕然,这个朋友是因生意认识的,合作过几次,印象还不错。父亲说:"从吃相看,基本可以估摸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夹菜有个习惯性动作,总是用筷子把盘子底部的菜翻上来,划拉几下,才夹起菜,对喜欢吃的菜,更是反反复复地翻炒,就好比把筷子当成锅铲,把一盘菜在盘子里重新炒了一次。"我不以为然:"每个人习惯不同,有的人喜欢  相似文献   

7.
每次回家,总会看到驼背的父亲扛着铁锨到田畈去。我问母亲,现在田里还有啥事可做,母亲说,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没事也总是要到田里转悠。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父亲不打牌,因为耳朵聋,跟人说话费劲,也没人跟他拉家常,看电视也像是影子戏。所以,他只有亲热土地。每天吃了饭就扛着铁锨,到田里整整田埂,挖挖沟缺除除草,累了坐在地上抽几口烟,比什么都舒坦。  相似文献   

8.
王贞虎 《农村青年》2006,(10):62-62
哥哥从18岁那年去广东打工后.仅仅只读过小学一年级的母亲就爱上了写信。哥哥一去半年没有音讯.母亲每天晚上都要坐在厨房的大桌子前给他写信。三天一轮的乡场.父亲总将母亲寄给哥哥的那些信件投往邮局.然后眼中也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9.
展迎迎 《工友》2013,(9):52-53
今年夏天的高温让怕热的人苦不堪言,可是也有人在这里面发现了两股清风。一个是60后的陈小艺这样一棵演技派"常青树"在今年大放异彩,先是电视剧版《唐山大地震》热播;刚刚杀青的《家有喜妇》中,她又与袁珊珊成"婆媳闺蜜";即将开机的医疗剧《天使的微笑》中,她首演护士长……另一个是她主演,她的老公导演的怀旧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在这个雷剧轰天的夏天异军突起。有年轻观众就表示,"《我的父亲母亲》看得我的父亲母亲一直在哭"。还有  相似文献   

10.
心扉姐姐:我怀着十分难受的心情给你写信求助。我现还是一个高二年级学生,父母都在机关单位工作,家庭十分幸福。令我痛苦不堪的事情发生在去年署假,我意外地发现了父亲有“外遇“。那天,我和几个同学约了去郊野公园,当我和同学在公园小卖部附近的鱼塘玩时,我突然发现父亲和一个年轻女人很亲密地去小卖部买东西。我开始以为不是父亲,因为那天并不是周末,而父亲的工作一向很忙。但父亲的一举一动毕竟是我熟悉的。我当时痛苦极了,也难堪极了。我当时真想跑过去骂  相似文献   

11.
真理在谁手     
小时候我很调皮,才三四岁就会捉弄人,经常做一些让大人头痛不已的事,街坊邻居都很讨厌我,他们的孩子都不敢跟我玩。因此还在5岁的时候,父亲就想把我送到学校里去,名义上是让我读书,实际上是想把麻烦转嫁给老师和学校。  相似文献   

12.
生活给予我们的太多,多得让我们什么也得不到。这么多年以来总喜欢用虐待的方式寻找快感。骂人、打架,甚至坐在赌场中冷静地输掉自己的每一分钱。可怜的父亲,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医生,面对自己儿子满身千疮百孔的"绝症"绝望地含恨而终。我的一切随着父亲被埋入到红色的土壤中。曾经的天才作家消失了,只剩下一具叼着香烟喝酒的躯壳。我戒赌了,我一直认为只要能粘得上的就一定甩得掉,所以我戒了。代价是惨重的,那就是父亲的  相似文献   

13.
我老家在四川巴中农村,父亲原是个军人,我很小就随同父母来到昆明陆军学院,后来,父亲转业到昆船一机保卫部工作,一家三口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不幸的是,就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父亲患上了肝硬化,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14.
樊富庄 《工友》2013,(4):54
人活在世上需要信任别人,犹如需要空气和水,我人活在世上需要信任别人,犹如需要空气们如果不信任别人,对人便无法诚恳。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带我去看马戏,看见那些在高空中飞来飞去的人抓住对方送过来的秋千,万无一失,我真是佩服极了。"他们不害怕吗?"我问父亲。"他们不害怕,他们知道对方靠得住。"父亲转过头轻声说。  相似文献   

15.
金凤 《农村青年》2011,(2):15-17
为什么父亲有了钱就变坏?为什么父亲忍心抛弃贤惠善良的妻子?为什么父亲舍得一掷千金给情人买首饰,却舍不得花钱给儿子买辆新自行车?  相似文献   

16.
开心园地     
《工友》2015,(2):62
正能量说话的时候,顺序特别重要,一个女大学生晚上去夜总会陪酒,听起来感觉就不太好,可如果一个夜总会小姐白天坚持去大学听课,就满满的正能量了。吃西瓜我小时候家里穷,吃不起西瓜。一天爸让我去邻居家借工具,他们正在围桌啃西瓜,我说明来意,邻居大叔去找工具。面对着桌上的西瓜我咽口水噎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假装看电视。这时大叔把工具找来了,说:"给你。"我本能地来了句:"我不吃。"  相似文献   

17.
何振军 《时代风采》2009,(17):20-21
我老家在四川巴中农村,父亲原是个军人,我很小就随同父母来到昆明陆军学院,后来,父亲转业到昆船一机保卫部工作,一家三口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不幸的是,就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父亲患上了肝硬化,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18.
曹旭峰  胡娜娜 《工友》2008,(1):16-18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源头,讲孝道、行孝义被一代代的传承着。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就有这样一个孝子学生,当作为农民工的父亲"被老板限制"无法请假,伤残母亲在家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毅然将母亲背到学校,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生活的全部重担,他由此承受了许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民师”。 我总想,“民师”这个概念在不久之后.就永远没人知道了。我常为父亲感到悲哀,可父亲却固执地为这个“民师”劳碌着。  相似文献   

20.
聊博一笑     
《工友》2014,(10):62-62
正加油一天早上要去上班。一打开车门就看见老婆写给我的纸条:"一定要加油哦!"旁边还画了个心,当时我就感动了,心里默默地发誓:"老婆,我一定会努力赚钱让你过上好日子的。"15分钟后,在高速公路上,我的车因为没油被拖到了服务区。这么长 朋友去河里钓鱼。中午出去,晚上才回来。我问:"钓到多少?"他做了一个"八"的手势。我说:"八斤?"他摇摇头。我又问:"那是八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