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信息工具变革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和制度变革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信息高速公路是第四次信息工具变革的集大成 ,它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迅速地迈向信息时代 ,必将对人类社会的社会制度产生巨大的作用并导致革命性的变化。本文探索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未来信息时代可能发生的变化 ,并预言了这种变化将会导致信息经济体制或自由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同时 ,探索了未来信息时代的技术因素和生产方式变革可能引发的社会上层建筑领域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变化 ,并预言了这种变化将会导致全民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预言信息时代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变革 ;并预测这种社会制度变革的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设想是一致的 ,预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解体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2.
信息科技与我们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科技与我们的未来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人类正在走进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科技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移动化、个性化的特点。先说说数字化。我们简直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  相似文献   

3.
百家论萃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所谓转型性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常规性社会发展而言。从一般意义上说,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社会制度转型,即由于社会制度内部蕴含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尖锐矛盾,导致社会制度发生质的变化,一种新质的社会制度代替旧质的社会制度。另一种是社会结构转型,即在坚持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具体制度、体制和运作机制的自我更新。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显然具有社会结构转型的性质,这种结构转型性发展,将贯穿跨世纪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转型性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加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关注     
《政协天地》2013,(2):76-77
第三次工业革命 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融合为代表的工业、产业,并引起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它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使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程萌 《学习与实践》2023,(3):121-129
“奇点”是当前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影响的重要理论框架。它通常用来表示人工智能将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打破人类与机器之间界限的巨变情形。而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尽管近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形态与从手工工具到机器再到人工智能的生产方式变化有紧密联系,并且人工智能在19世纪机器体系替代人的体力器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展现出替代人的脑力器官的演变趋势,但它在实质上难以获得人之为人的能够自我反思和自我决定的主体性意识。基于此,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形态变革之间内在勾联的角度所总结的“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科学价值。这即是说,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带来的并非“机器是人”的“物种奇点论”,相反是使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可能的“社会奇点论”。  相似文献   

6.
于新恒 《现代领导》2001,(12):16-17
20世纪70年代初,人类社会发明了第一台微电脑,标志着一个以“信息集成”为基础,在信息智能主导下进行网络化生产时代的诞生。嗣后20余年的数字化信息革命,更使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由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信息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人类社会的新生活。它不仅使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而且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领导者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形成了新时代的领导信息观。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化和信息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科学信息,其中包括描述社会经济过程的信息,正在飞速增长。据某些资料估计,科学信息量增加一倍,在马克思时代需要五十年,本世纪七十年代需要五至七年,八十年代以后需要二十个月,九十年代只要一年就可以了。任何一项新发明都可能被看作是一种新时代的标志。从六十年代起,三十多年来,不断有人向我们预言信息时代即后工业时代的到来Z这种预言,在九十年代几近成为斩钉截铁的宣言。一种意见认为,信息时代第一阶段的特征,表现为伴随计算机主机及其后个…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一种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并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马克思、恩格斯说:“非常明显,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这就是说,人们的宗教观念也要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240页)在阶级社会里,宗教存在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邓小平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论又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论,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上层建筑方面的属性;第二,教育还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属性。也就是说,教育不仅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同发展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文明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且也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发展经济和物质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的作用,不仅表现为推动社会制度和人类社会精神生产的进步方面,而巨也表现在推动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方面。一、关于教育的上层建筑属性1978…  相似文献   

10.
杨东柱 《前沿》2014,(7):54-56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马克思对幸福的理解扬弃和超越了宗教和资产阶级的虚幻幸福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现实幸福观。它把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很好地融合起来,从而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划清了界限;它强调只有通过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才能获取幸福,从而区别于享乐主义;它把人类幸福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结合起来,把实现共产主义、达到社会幸福作为最大目标,从而为人类追求幸福指明了方向。因此,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具有丰富内涵而又有明确未来指向的科学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1.
李楯 《中国减灾》2009,(1):35-37
人类社会不可能没有灾害,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制度文明、不同的生存和生产方式、不同的民族品性之下,灾害的形成和灾害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的网络化多媒体监控系统房子河当前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同以往的工业化社会不同,财富不再只是生产资料、各种产品等物质形态,信息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占据了更加重要的角色。有人预言,21世纪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3.
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 《群众》2000,(4):26-27
人类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形成一种跨越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的物流、信息流、资本流、思潮和社会动能的复杂互动方式,消除了时空的阻隔和地域疆界,把世界联为一体,形成“地球村落”,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是一种革命,将会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竞争对抗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中外历史来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变化,都离不开解放思想,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每一次社会大的发展进步,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都是以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为先导的,解放思想成为引领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
覃荣初 《传承》2008,(16):6-7
从中外历史来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变化,都离不开解放思想,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每一次社会大的发展进步,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都是以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为先导的,解放思想成为引领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6.
群众文摘     
《群众》1999,(9)
网络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成为联结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各种网络将把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联为一体,形成“地球村落”,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网络影响极其巨大。网络化使远程观测、远程信息  相似文献   

17.
黄娟  张涛 《湖湘论坛》2015,(4):77-82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变革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于经济建设之中,构建绿色生产方式,是我国应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形势、顺应国际发展潮流、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态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与根本途径。实现价值观念的绿色变革、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立生态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科技创新、形成绿色消费模式、确立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将是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变革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于经济建设之中,构建绿色生产方式,是我国应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形势、顺应国际发展潮流、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态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与根本途径。实现价值观念的绿色变革、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立生态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科技创新、形成绿色消费模式、确立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将是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对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现实目标的继承与创新,应以党的十六大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来考察和认识。十六大前的改革开放阶段,党在继承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变革现实目标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制度变革现实目标。十六大后的改革开放新阶段,党在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变革现实目标的基础上,创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社会制度变革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未来家庭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承宗 《湖湘论坛》2001,14(4):79-81
家庭伦理与其他社会伦理一样,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生活方式决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发展变化了,家庭伦理也必然或迟或早要发生变化。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未来家庭生活将会如何变化 ?未来家庭伦理的模型会是什么 ?未来家庭伦理将会遇到哪些难题 ?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共同规律,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也有共同的指标。在今后的四、五十年里,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将逐渐接近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当前或今后所出现的家庭模式和家庭问题,可能会在我国产生或出现。然而,我们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民族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