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鉴赏     
<正>战国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通高109,厘米,宽215厘米。青铜磬架由龙首、鹤身怪兽等构成,两根横梁与立柱错金装饰磬块由石灰石或大理石磨制,共32具这套编磬音域跨三个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音色清脆明亮。  相似文献   

2.
文物鉴赏     
<正>战国通长13.2厘米,宽6厘米,厚0.9厘米,1965年江陵望山三号墓出土。楚国的琢玉手工业十分发达,玉石器的制作工艺复杂,一般都经过锯截、琢磨、穿孔、雕刻等工序,最后都经过打磨抛光处理。  相似文献   

3.
<正>新石器时代,1998年秭归东门头出土。长115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石板一面用简练的线条印刻人像,人像腰部两侧刻星辰,头顶刻光芒四射的太阳。这件城背溪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刻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太阳崇拜像。  相似文献   

4.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金锭长13厘米,宽9.8厘米,厚1厘米,重1937克。正面铸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铭文。该金锭是首次通过考古发现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赋予了梁庄王墓中的出土金器珠宝更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通高1.2厘米,长4厘米,宽3.2厘米,重10.9克。金托为椭圆形,镶一颗淡黄色蓝宝石。右通高1厘米,长4厘米,宽3.4厘米,重11.7克。  相似文献   

6.
<正>战国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通高48厘米,宽8.3厘米,厚0.5厘米。整体为一条大龙,用5块玉料、1个玉环和1根玉销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采用透雕、浮雕、阴刻等技法雕成37  相似文献   

7.
文物鉴赏     
<正>战国通长115厘米,宽5.5厘米~7厘米。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调律器。整木雕制,器身中空为音箱,据两端弦孔,原张施五弦,出土时弦已朽佚。器身绘有神人跨龙飞天和十二凤鸟图案传说夏后启上天得乐和皇帝命伶伦仿凤鸟定十二律,  相似文献   

8.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通长1 1 .3厘米、中宽6.7厘米,重284.9克二绦环由中心方和左右小方3个金镶带跨组成,是绦带上的带头所镶嵌的玉龙饰为青白玉质,表面有水锈沁,其中心方为厚水锈,局部呈"鸡骨白",中心方降龙,四爪,鬃毛、须毛向前飘,龙周围有卷头云纹  相似文献   

9.
文物鉴赏     
<正>战国早期通高24.3厘米,长20.8厘米,宽18厘米。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盛食具。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皿。盖和双耳浮雕的盘龙,有角有目,有鳞有爪,加上鲜艳的彩绘,犹如跃动在云彩间的游龙,十分生动。  相似文献   

10.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l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金鈒(音sà)花钏是用宽0.7厘米,厚0.1厘米的扁状金条盘绕12圈,做成的弹簧状,两端再以金丝缠绕固定,并调节松紧。"金钑花钏"的名称是根据《明会典·亲王婚礼》的记载而定的,为定情之物。  相似文献   

11.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连纽高2.8厘米、长15.1厘米、腹宽3.2厘米、重148.8克。螭首形,椭圆形纽,构首原有断痕。钩腹正面浮雕一小螭与钩头的大螭之首相对。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无角龙。  相似文献   

12.
文物鉴赏     
<正>春秋晚期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此剑铸造精美,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剑刃薄且锋利,毫无锈蚀,至今仍寒光袭人。  相似文献   

13.
正在赏石大家郭爱群的藏石精品中,有一方文字石特别引人注目:那长37厘米,宽36厘米,厚23厘米的乌江石的石体观赏面上,下方居中的"坐",左上的"江",右下的"山"的凸纹"坐江山"三字赫然在目。此系水磨砂砺的天工雕琢,历经万年始成。那"江"字之旁的三点与"山"之上的四点凸纹冾呈七星拱卫之状,似喻示这"坐江山"乃天行之道。国人好石,文字石以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别关联而备受青睐。通常在图纹石上能有一字,已属不易。倘能两字,尤难。若为三字,特难。若三字能自成一句话意,而且恢宏浩  相似文献   

14.
山东博物馆馆藏九旒冕,是我国存世的唯一一件明初亲王冕冠实物,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早的唯一完整的冕冠,为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此冕通高18厘米,长49.4厘米,宽23.5厘米。主体部分称为冠武,用竹篾编制而成,表面敷黑色漆纱。  相似文献   

15.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长16厘米,头宽6.8厘米,重31.1克,存嵌宝石12颗;右长13.3厘米,头宽6.4厘米,重30.3克,存嵌宝石11颗,为直插式簪。  相似文献   

16.
<正>1人扶双龙玉佩战国长7.05cm,宽3.95cm,厚0.4cm荆州院墙湾1号墓出土玉为淡黄色。由一人、二龙、二鸟组成,一人直立于中间,头顶圆环,两手各扶一龙。二龙相对,龙身虬曲,龙背上各栖一鸟。  相似文献   

17.
②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此剑铸造精美,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剑刃薄且锋利,毫无锈蚀,至今仍寒光袭人。  相似文献   

18.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这是一件黄金做的帽饰,高9.4厘米,底宽5 4厘米,重114.1克,帽饰上面浮雕密教大黑天像。大黑天是梵语mahā-kālā的意译。  相似文献   

19.
毛洪东  姜保国  杨丁 《春秋》2013,(6):38-39
2011年秋,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即墨古县衙院落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清·王万甡退兵碑得以重见天日。该碑现藏于即墨市博物馆,碑为长方形,长206厘米,宽75厘米,厚16.5厘米,大理石质,碑座已佚。碑文楷书,15行,满行40字,共455字。  相似文献   

20.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高26.4厘米、口径6.4厘米、足径9.2厘米、壁厚0.1厘米、重868.4克。造型为椭圆垂腹,有盖,盖顶上有一桃形钮,流上翘,加上弯曲弧度优美的壶把,整个金壶的造型典雅大气,制作工艺为捶揲、金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