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张兵兵技校毕业后来到第一棉纺织厂当了一名挡车工。挡车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同来的小姐妹因为受不了这份苦,纷纷调离了挡车岗位。但张兵兵想,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纺织,挡车工这个活儿总得有人干,于是她毅然站在了轰鸣的织机前,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八年。  相似文献   

2.
一位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农场姑娘,进厂五年来,连续3次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2次评为优秀团员,在1993年操作测试中月月测试成绩达到棉纺行业规定的优一级水平。她就是二十九团孔雀棉纺厂细纱车间乙班挡车工吴东玲。 1989年,吴东玲走出校门,和一群天真烂漫的姐妹一起来到孔雀棉纺厂,当了名挡车工,纺织  相似文献   

3.
素有“辣妹子”美称的石河子八棉一厂加工车间络经挡车工杨英,对挡车技术精益求精的探索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被干部职工一致称道。 四年前,年仅18岁的杨英从四川西充来到新疆打工,走进八棉一厂加工车间当上了一名普通挡车工。一天8小时无休止地练习接头、生头,杨英的手指屡屡被纱线勒出一道道血口子,她只用胶布把手指一缠了事,继续接着练,直到打结、生头技术合格为止。在教练工和老  相似文献   

4.
正1981年春天,刚满17岁正值青春年少的她,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美好的梦想,来到了芳婷(当时叫永红针织厂),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缝纫女工。30年来,她一天也没离开过缝纫这个岗位,始终一丝不苟地对待着每一天的工作,同时,也让她感悟着每一天的进步和成长。她就是去年新当选的农十二师劳动模范、芳婷公司针织厂成衣挡车工马秀梅。  相似文献   

5.
每期双星     
马雪梅 这位年轻姑娘名叫马雪梅,是奎屯棉纺织厂织布挡车工,今年只有21岁。她心灵手巧,工作勤奋、成绩突出,进厂只有5年已连续4年获厂级标兵和操  相似文献   

6.
年仅26岁的奎屯棉纺织厂细纱挡车工王彩萍,生动幼雅文静,但却蕴含着巨大的激情。从1995年离开技校后,她一直在纺织挡车行业中默默耕耘,凭着自己一双灵巧的双手和全新的姿态创造着新的业绩,经历了奎棉从辉煌到调整,再进入发展的曲折过程,可始终不变的是她对事业的热爱。  相似文献   

7.
青春的赞歌     
郭桂红是延边金龙亚麻纺织公司细纱车间的挡车工,今年29岁。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10年的时间里干了近20年的活,被评为延边州和龙井市劳动模范、龙井市十大杰出青年。 郭桂红1993年入厂,当上了一名络筒挡车工,这个工种的任务是将小棒的亚麻纱经过接头络成大团的亚麻筒子纱。如何将接头结得既快又好,是完成络筒产量的关键。为了早日掌握技术,她虚心向  相似文献   

8.
她叫刘红艳,农一师大光厂的一名挡车工。车间里像喧器的海。森然排列的织布机抖动着钢铁的骨架,发出震耳的声音,使人恍若置身于风呼浪啸的海岛上。她中等身材,体态轻盈,脸庞消瘦,留着运动员式的短发,给人一种精干、利索的感觉。她用手摸摸织出的毛料子,试试它的松紧,单凭指尖细腻的触觉,就能判断有没有缺经断纬;在千丝万缕中哪怕有一根断头,也逃不过她敏感的神经末梢。她接线的动作很美妙,手腕在空中一抖,手指轻轻一绕,眨眼间已把断头接好。  相似文献   

9.
苏开 《党史纵横》2002,(11):37-39
生命能够演绎命运,命运便结出或甜或苦或酸或涩的果子。时代在变,演绎命运的场景也在变。一个人的成长史可以见证社会变革的历史。贾玉兰,一位身残志坚的布衣农妇是压抑在历史地表下的一条潜流,当这条潜流涌上地表时,中国的命运正发生着大的转机。于是,有人说她是与时俱进的“中国阿信”,她以“活出自己”的生存信念和丝丝缕缕的艰辛“做功”,收获了———  相似文献   

10.
对戏剧《雷雨》的评价,有人说她是一部社会问题剧,而曹禺本人则认为她是一首诗;有人说她是一部情节冲突的悲剧,而曹禺本人则认为她是一部人物命运冲突的悲剧。对此,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勇教授认为,现当代作家关注人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注现实人生,一种是关注终极人生即人的命运。离开了对人的命运的研究就不可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雷雨》可能原本有其强烈的戏剧化的情节冲突,但对于后人更具魅力的是作品中不可言说、难以捕捉的人物命运变化所带来的审美愉悦,由此他写就论文《在命运的探幽与把握之间》,论文在读…  相似文献   

11.
今年“五一”前夕,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丁作者表彰大会上,周杰被授予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她是长春银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第3位获此殊荣的挡车女工。成绩的取得固然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教育,但在成功的道路上周杰也付出了大量辛勤劳动的汗水。1985年,16岁的周杰来到当时的长春纺织厂,成为一名普通的织布挡车工。那时的她长得又瘦又小,体重才80多斤。有人说:“你长得这么单薄,能干动这么累的活吗?能  相似文献   

12.
在山东纺织系统,说起潍坊华润纺织有限公司纺二后纺车间操作指导工张玉梅,很多人都会翘大拇指,称她是潍坊纺织系统的骄傲。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79年10月,16岁的张玉梅初中毕业后进入潍坊棉纺织厂。令全厂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棉纺厂的子女竟然选择到最苦最累的细纱车间,当了一名挡车工。  相似文献   

13.
8年,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讲,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谱写历史的人来讲,则需要一个艰难的跋涉过程。奎屯棉纺织厂纺纱二分厂粗纱挡车工刘艳玲,正是用这短暂的一瞬,谱写了她从一个修渠农工到生产尖兵,再到扶困模范的成长历程。 1993年3月,年近30岁的刘艳玲告别了她  相似文献   

14.
一 1997年是张瑞芳生命中辉煌的一年,她这年79岁了。辉煌,不是她又得了“电影世纪奖”那样的最高荣誉奖,而是在牛年当中,又奋力做了几件大事。 张瑞芳是一位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文艺工作者。为迎接九七香港回归,还在1996年12月间,她就找到84岁本想封箱搁笔的剧作家杜宣,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他写一部反映香港百年沧桑的剧本。善于调侃的杜宣眯缝着眼睛  相似文献   

15.
今年45岁的王春红是二师二十九团的一名普通职工,她凭着自己的坚韧与勤劳,12年来无怨无悔地为呆傻的丈夫和有残疾的儿子撑起一片天,用爱和信念支撑着这个家. 命运给予王春红的是坎坷、是磨难,可她却从这多难的命运中磨练出坚强与勇敢.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站在人堆里,你看不出她有什么特别之处。 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中国女性,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手上布满茧花。 她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的女强人,面对厄运,她愈挫愈奋;面对困难,她有超人的勇气和非凡的毅力。 她用勤劳的双手,改写了历史辞典里的女人——弱者的代名词;她用聪颖的智慧,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生图画;她用坚实的步履,踏出一条强者之路。 她就是大安市科学致富女状元苏永华。  相似文献   

17.
苏适 《世纪桥》2013,(15):78-78,84
杜勃罗留波夫称赞《大雷雨》中的主人公卡捷琳娜是"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但代表"一线光明"的卡捷琳娜最终逝去了,在为她悲剧命运叹息的同时,本文作者试图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来解读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谁能想到,一名身患白血病的青年女子,竟在7年的时间里,完成了8年的工作量。这需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和心血呀!这位普普通通的纺织女工就是农六师芳草湖农场振兴纺织有限公司女工周红。2001年3月,年仅20岁的周红带着一脸的稚气,从江苏宿迁农村来到芳草湖农场振兴纺织有限公司,当上了"三班"倒的织布挡车工。周红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上班,她寸步不离师傅,细心观察操作要领,一边暗自揣摩,一边不断发问,不  相似文献   

19.
刘亿 《新长征》2014,(5):48-49
她阳光善良,乐观向上,28年新闻生涯,铺出闪光的自强之路;她的身体不被命运眷顾,可她却从心底唱出强者之歌;她从不怨天尤人,她从不向命运示弱,她用一个中国传统女性最朴素的坚持,向社会传播闪光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今年47岁的女共产党员周丽华,曾是吉林省双辽市玻璃纤维厂的一名优秀挡车工。 1978年 4月, 25岁的周丽华笑容满面地来到厂双辽市玻璃纤维厂工作。事业心强的周丽华工作非常努力,别人3年出徒,她半年后就能独立完成工作,甚至在怀孕8个月时,她仍然坚守在机台前.厂子生产任务紧时,别人干一个班休两个班,周丽华却主动干两个班休一个班。白天,下了夜班的周丽华蒙头大睡,家务活全都甩给了丈夫;晚上21点,她一骨碌爬起来,赶在22点前去厂里加班……任务紧的那个月,她共加了 11个班,多干了 88个小时的工作。厂里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