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行政紧急权是一把双刃剑.行使不当或滥用往往会导致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同时也会滋生腐败。为了确保政府在紧急状态应对中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紧急权.减少和杜绝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和腐败的发生.实现紧急状态下政府行政紧急权的行使和公民权利保护之间的平衡.促进和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我们要将行政紧急权纳入到宪法和法律的调整中:要加强对权力行使者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04,(3):60-60
2004年1月,我国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只有少数省份有自然灾害发生.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一水库因管涌导致重大险情,上万名群众被紧急转移。  相似文献   

3.
谢雄伟 《求索》2007,(8):107-108
紧急避险制度是允许行为人通过牺牲较小合法权益的避险行为来避免较大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由于生命权的特殊性,生命之间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具有不可衡量性。因此,在紧急避险中,不允许实施牺牲他人生命的避险行为。但鉴于生命冲突情形中,该种避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而且行为人缺乏期待可能性,故对其可以不以犯罪论处。  相似文献   

4.
<正>有这样一支队伍,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灾难现场,为废墟中的人们带去生的希望;有这样一支队伍,以大地的震撼为号令,与死神争分夺秒,救死扶伤;有这样一支队伍,足迹涉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每一次亮相都赢得了世界的喝彩。这支队伍,就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她以博大之爱感悟生命,以科技之眼搜寻生命,以无畏之擎托起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为进一步了解这支享誉国内外的智勇之师,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5.
伊文 《中国减灾》2009,(10):64-64
8月底.西藏首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支队在位于藏东的昌都地区成立。专家认为.在这一与四川汶川地形地貌极为相似、且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支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行政紧急程序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对紧急状态时,行政机关的权力运行遵循紧急程序成为必须。行政紧急程序是一种非常程序,具有独特的特征,然而并非法外程序,有其法治化的理论基础。各国关于行政紧急程序的立法分统一立法和分散立法两种模式。我国行政紧急程序制度应当在克服原有程序缺失、单一、专断的缺陷,权衡公开、公正、效率等因素基础上,加以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7.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刑法体系中属于犯罪阻却事由的范畴,大陆法系国家将其视为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规定在刑法条文中,在行为人自身的利益遭受损害时,不可能期待其做出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从紧急避险理论上看,以生命权为代价的紧急避险从功利主义的角度上看,可以被接受,从道德上看,生命不可能被拿来当避险的工具,但是从法益权衡和刑法的目的上看,在特定的唯一的避险情形下,以生命权为代价的紧急避险可以阻却违法。  相似文献   

8.
陈金元 《传承》2012,(5):68-69
充分认识做好我国社会紧急救援工作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社会紧急救援的发展方向,努力解决当前我国开展社会紧急救援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体系,是国家应急体系的血脉、是各级政府提高突发事件管理决策水平和紧急救援效率的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载体。文章从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平台、紧急救援指挥系统基础平台、救援指挥系统解决方案功能、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全程管理、紧急救援管理系统运行流程等方面入手,探索了构建突发事件紧急救援指挥响应机制的框架,为迅速处理突发事件、提高紧急救援的有效性了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治安紧急处置与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紧急处置权是国家赋予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处理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各种治安紧急事件的行政紧急权力。执法实践中违法或者不当行使治安紧急处置权力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落实治安紧急处置人权保障必须立足目的实现、防止比例失衡、确保人权底线、追求效率最佳、抓好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11.
孙颖 《前进论坛》2020,(3):16-16
听闻一名医疗同行的辞世,朋友圈的气氛十分沉重。我也收到了各种叮嘱安全的消息,心情难以平静。当我看到黄雷队长朋友圈的一首小诗时,我便重新整理情绪、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我们前天(2月5日)早上7点乘坐火车到达武昌站,到目前一直忙碌地做战前准备。我所在的四川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以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主体,是作为国家层面建设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场与死神比速度、与时间抢生命的紧急大空运。5月13日这一天,我们几乎没有停顿,往返于武汉和成都之间……全师飞了83个架次,及时将6900名官兵和210吨物资运到灾区,为抢救灾区人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刘芸冰 《传承》2014,(11):98-99
在当前紧急动员随意性非常强大的情况下,法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构建我国新时期国防紧急动员法律制度为前提,剖析该制度本身的功能及存在必要,探索其在运作和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制约因素及障碍与不足,有助于揭示该制度存在的意义,进而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下实现国防紧急动员法制化,以期为国防紧急动员法制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如果行为人在遭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救护一个较大利益而采取损害另一个较小利益的行为是紧急避险。文章从民法角度论述了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通过案例分析了紧急避险行为所致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3,(15):68-68
贺保汉读者:《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司机秦某紧急刹车是为了避免撞轧横穿公路的袁某,紧急刹车是避免车祸发生的唯一选择,因此,  相似文献   

16.
被迫行为是英美法系刑法中的一种合法辩护事由,我国刑法典在紧急避险和胁从犯中规定了被迫行为,但两者对被迫行为的规定是有冲突的。为有效处理这一矛盾,应取消胁从犯的规定,把被迫行为放在紧急避险中讨论,同时,应当把紧急避险放在犯罪论体系中进行讨论。在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中,主流的观点认为被迫行为是违法阻却事由,而非责任阻却事由。事实上,被迫行为应当是责任阻却事由。  相似文献   

17.
吴亚明  陈晓星 《台声》2011,(7):77-77
6月22日下午,为构建紧急救援有效机制,完善社会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建制,提高民众对生命安全的关注,由两岸各界共同推动的主题为“全民共筑生命长城暨共同搭建社会安全互助网络体系”启动仪式在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举行。本次活动南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环球时报》、  相似文献   

18.
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安全事件,公安机关必须提高紧急警务的现场处置能力,而紧急警务处置行动的核心是指挥。紧急警务现场指挥既有一般指挥活动的基本属性,也有其特殊性。要实现紧急警务处置现场的统一指挥,必须解决好统一快速调度和统一协同行动两个关键问题;紧急警务现场统一指挥的核心环节是明确指挥主体、确定指挥关系、贯彻指挥决心和保障通信畅通等。由此,本文抓住这些核心环节,提出了紧急警务现场指挥工作规范基本内容框架,以期推进“紧急警务现场指挥条令或条例”等相关法规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机关动态》2008,(7):33-33
全国性的抗震救灾工作开始后,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都要通过空运迅速送往灾区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上海两大机场成为上海援助灾区人民的重要通道。 开启抢救生命的紧急通道。当全市上下正在集结搜救力量和急救物资的时候,机场集团已经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紧急预案,各级指挥人员全部到位,相关单位人员、装备、场地准备就绪,浦东、虹桥两大机场进入临战状态,特别通道随时开启,全力确保救灾运输通畅。  相似文献   

20.
欧洲人出国必定随身携带3样东西,护照、信用卡和境外紧急救援卡;日本人没有紧急救援卡是不敢出国的,而我们中国人呢?与灾害和事故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两位学者,近日又一次紧急呼吁:建立中国的紧急救援机构,既是一个市场,也是一个产业,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