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林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而且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永泰县林业产业发展,要坚持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福建理论学习》2010,(1):52-52
<正>龙海市林业局是龙海市政府主管林业的行政职能部门和成员单位,负责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林业产业行业管理和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龙海市林业局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动力,认真履行政府部门职能,自觉为基层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元坝区位于广元市南面,是1989年新成立的县级区。近年来,全区林业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绿山富民奔小康"和"生态元坝"的思路,坚持以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抢抓机遇,狠抓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灾后生态修复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严格森林资源管理,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促进了全区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岳君 《奋斗》2005,(2):33-3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林业工作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明确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林业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重组.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推动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是全省唯一的省级林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林业应用基础、林业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研究,承担全省林业资源开发利用、遗传育种及种苗标准化、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林果病虫害防治、林业经济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务,为全省生态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近年来,林科院党委按照河北省林业厅提出的"增绿扩林、林果并重,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努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在为林业科研工作保驾护航的同时积极促进林业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骤增。“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便成为这一时期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1994年,原林业部提出要“深化林业改革”、“外拓空间,内建机制”,活跃林区经济,使林业经济发展壮大起来,以减轻森林资源的压力。与此同时,顺应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原林业部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2l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为21世纪中国林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建设“两大体系”的总体思路下,林业在向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向发展。林川林场产业发展道路的问题,是我这个党支部书记兼场长必须回答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7.
《思考与运用》2005,(2):F002-F002,i001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潼南县林业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方向,以各项林业政策为基础,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林业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为目标,为潼南人民营造一个“山更青,水更秀”的优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理论建设》2013,(6):F0002-F0002
<正>祁门县地处安徽省南端,全县辖18个乡镇,总人口18.8万,国土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99.4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活立木总蓄积92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8%,均居全省首位。近年来,坚持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着力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2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40.7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39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4%。  相似文献   

9.
应锐  李波 《先锋队》2011,(9):F0004-F0004
今年以来,襄垣县林业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林业生态建设上响亮地提出了“保二争一不落三”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林业转型跨越发展,以“转变造林投入机制、突出生态效益化”为重点,以生态经济型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生态化”战略,重点开工建设十大造林绿化工程。  相似文献   

10.
夏春胜 《唯实》2016,(4):10-12
"十二五"期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林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统筹做好林业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科学应对各种挑战,促进林业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生态支撑。林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为林业发展创造了新机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襄垣县林业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林业生态建设上响亮地提出了保二争一不落三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林业转型跨越发展,以转变造林投入机制、突出生态效益化为重点,以生态经济型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生态化战略,重点开工建设十大造林绿化工程。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10,(10):33-33
福建省建瓯市林业规划队党支部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党员作风建设年活动为重要载体.以“加强党员作风建设.提升伐区设计水平.服务建瓯林业发展”为活动主题.开展“五比五看五力争”活动、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12,(11):16-17
正生态林业建设走在前多年来,宁夏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重点,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了"六个百万亩"林业生态工程,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森林资源快速增长。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区每年新增造林面积都在150万亩左右。截至目前,累计  相似文献   

14.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部,森林资源总量低,森林覆盖率不高,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全区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林业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资源管护得到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以国家重点林业工程为载体,加快生态修复步伐。依托国家重点林业工程,2000年以来全区完成造林核实合格面积1800多万亩,森林面积达996万亩,森林覆盖率12.8%,森林蓄积量达660.33万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10,(4):14-14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不断创新集体林业经营的体制机制,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集体权制度改革,2008年9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集体林权  相似文献   

16.
马尚英 《党的建设》2007,(11):61-61
省林业厅作为全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总体要求,围绕全省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保护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努力构建全省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3日是李范五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李范五是新中国林业战线的领导者和开拓者。在他从事林业工作16年间,积极探索符合新中国实际的工业发展思路,培养专业人才,普查全国森林资源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推动了林业建设的蓬勃发展为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因包括资源稀缺、利益诱导、经济激励以及人们偏好和其他因素的变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遵循制度变迁的一般路径,变迁过程由政府第一行动集团为主导,以农户第二行动集团为主体,通过确权到户、配套改革和规范流转等重要环节,共同实现改革与变迁目标。深化林权改革的主要路径是构建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完善林权改革的配套政策、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实践》2002,(2):20-21
昌图县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三北防护林建设示范县,退耕还林重点县。2001年,结合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林业大开发,转变了林业增长方式,加快了林业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当年全县造林整地的总数14.7万亩,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标准之高、质量之好,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隋凤富 《奋斗》2008,(8):9-10,38
多年来,黑龙江垦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加大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始终不渝地坚持植树造林,构筑起以五大生态工程为重点的生态林业体系,建成了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建设为依托.农林并举互为支撑的协调发展之路,为垦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