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时讯     
(2013年4月)国内4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本届年会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4月1 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克里,强调中美要探索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4月16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这是自1998年以来中国的第八部国防白皮书,也是第一部专题型国防白皮书,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国内     
《时事报告》2013,(5):60-61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4月6日至8日,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的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与会期间,习近平  相似文献   

3.
<正>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主旨演讲。习近平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4.
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的2013博鳌亚洲论坛于4月6-8日在海南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5.
月报     
《今日海南》2015,(4):4-7
<正>国事习近平:一带一路不是独奏是合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围绕"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题发表看法,其中亮点纷呈,一些关键词引人瞩目。习近平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不是独奏是合唱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5,(9)
<正>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主旨演讲,阐述了迈向命运共同体"四个必须"的原则,重申了中国在前进道路上决心、理念和政策的三个"不会动摇",详细解释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亚洲是世界的亚洲,中国是亚洲的中国,更是世界的中国。无论是亚洲,还是中国,就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讲的一样:"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亚洲迈向命运共同体的新未来,就必须要将亚洲共识凝聚得更多,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成为最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国内要闻     
正习近平: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  相似文献   

8.
陈曦  杨乐 《中国残疾人》2017,(10):28-35
曾经辉煌的古代丝绸之路,贯通欧亚,跨越古今,它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201 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想.同年,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收获早期成果,已经有1 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1,(12)
正未来,中国还当继续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各方共同制定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今年世界上首个以线下会议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4月18日至2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恰逢论坛成立20周年,年会主题为"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合奏‘一带一路’强音"。年会聚焦了中国发展走势、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合作等多项议题。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阐述的"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新思想,为国际社会更真实地认识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更广泛地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积极地迎接中华民族全面崛起与复兴指明了方向。"两个走向"将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是整个世界联动发展、包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方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2018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相似文献   

12.
封面     
《人民公安》2023,(22):5-5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国     
正@燃苒在心:中国首次作为主席国举办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提出"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的战略构想,为实现亚洲人民共同的梦想勾勒了目标和路径。@丢失的承诺:随着中国和非洲的发展与壮大,中非关系在各个领域有巨大潜力。应充分利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齐聚一堂,共赴这场交流盛会。"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各国齐心协力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提出了中国主张、发出了中国倡议。  相似文献   

15.
<正>5月2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及有关亚信会议下一步运作的四项建议。这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从中国自身定位和发展需要出发所作出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政策宣示,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在亚洲新安全观基础上建设覆盖本地区的安全与合作框架机制无疑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周边国家政策的主调和努力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3,(12):3-3
习近平: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世界搞乱 4月6日至8日,4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知名学者和工商界翘楚参加了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国际社会应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7.
丝路记忆     
《小康》2017,(1)
<正>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演讲中提到,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相似文献   

18.
正Speech to British Think Tanks在英国智库的演讲London,June 18,20142014年6月18日英国伦敦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两大智库在世界上都久负盛名,今天联合起来举办这次活动.表明对中国的高度重视,体现r-种包容的精神。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先秦思想家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这与欧洲先哲"和谐产生正义与善"的思想不谋而合。回望人类发展的w程,虽然东西方文明源头不同,但我们都馑得和I皆相处.包容互鉴的贵。进人21世纪,世界更需要相互包容、共同发展。我们不仅要在一国之内实现就业增加、平衡协调.公平正义的发展,还要推动国  相似文献   

19.
国内要闻     
<正>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3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主旨演讲,强调金砖国家要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让合作成果惠及五国人民,让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福祉惠及各国民众。习近平强  相似文献   

20.
正4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海南博鳌会见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习近平欢迎萧万长先生和各位台湾工商界朋友来到博鳌,共话亚洲地区合作发展大计。他表示,今年是祖国大陆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台湾问题攸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岛内工商界朋友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坚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