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诉制存废之争焦点分析王克勤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独创的一项制度。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围绕此项制度的存与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项由司法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法律上已经获得确认的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竟然还受到怀疑挑战,废除之声由始至今日渐宏大,这...  相似文献   

2.
20年来我国律师制度的发展和展望肖胜喜(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王进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生)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旧的国家机器被打碎,作为旧的法律制度一部分的旧的律师...  相似文献   

3.
论“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刑法史中的重要法律制度。它在历史上曾存在了两千多年,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成熟最后走向衰落的过程。虽然,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这一制度就已被废除,但审视一下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的"取证难"问题就可知道,这一制度在今天的社会仍有发挥作用的余地。因此我们应正视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并将它纳入现有法律体制中。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民调解通过说服教育,规劝引导纠纷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依照法律、政策和社会公德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纠纷,是我国的独创,被西方学者誉为司法制度中的“东方之花”。在国人眼里被誉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为我国的法制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和法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劳动教养制度的种种弊端便暴露出来。近年来有人提出:劳动教养制度应该被废除。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分析和反思,认为劳动教养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只要通过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仍然能够我国的法制化建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检察权独立的必要性检察权独立并非我国所独创。它是从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借鉴过来,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立起来的。虽然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发生了剧变,但这剧变是由许多因素所造成,并不能否定检察权独立的合理性。笔者认为,我国检察权应当独立。首先,从法律制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考虑,我国国情决定了检察权的独立。法的物质制约性决定了法律制度是以社会为基础的,不同社会有不同的法律制度。我国是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的风土民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为此,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法律制度多元化的国家。[1]在新中…  相似文献   

7.
死缓制度是中国独创的一种死刑执行制度,它在减少和控制死刑、促使犯罪分子改过自新、安慰受害人、更好地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缓和死刑存废之争、逐步废除死刑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死缓制度的缺陷和进一步完善死缓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的律师制度是在废除旧律师制度,随着人民司法制度建立和发展而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废除旧律师制度新中国律师制度的建立是在废除旧律师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旧律师制度的废除是废除国民党政权的“六法全书”和司法制度的一部分。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指示》和同年4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发布的《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及一切反动的法律的训令》,宣布废除国民党的以六法全书为代表的法律制度,废除国民党政府的反人民的司法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  相似文献   

9.
清末到民国期间中国传统的亲属法和继承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一改变的结果使延续了数千年的宗祧制度被废除,这一变化的发生以及影响这一变迁的诸因素是本文关注的焦点,社会的演进、国家的推动、法律的移植都是法律变迁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在刑罚体系中属于生命刑。随着国际人权运动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的刑罚也日趋人道化,表现在死刑上,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了废除死刑的道路;另一方面是那些保留死刑的国家也对死刑的适用和执行方式进行改革。我国是一个死刑制度历史悠久的国家, 改革现行死刑制度,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入手,从死刑制度的法律价值、刑罚的目的、社会作用等多角度论述了废除死刑,构建合理的刑罚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侦查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制度同其他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一样,经历了许多曲折。  相似文献   

12.
令状制度(the system of writs)是英国普通法历史上的最为重要也最具有特色的制度,它和陪审制度一起构成普通法形成与发展的程序基础。当代著名英国法律史学者贝克(Baker)教授这样形容其重要性:普通法的原则是永远无法以抽象归纳的方式来描绘的,普通法是围绕着令状及相应的诉讼格式成长起来的,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司法正义才得以被视为法律的核心,王室法院才得以对王国进行统一的司法治理。事实上,在财产法、契约法或侵权法出现之前,有关令状的法律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司法制度)了。然而正是这个可以被称之为英国法治基石的令状却在19世纪的司法改革中被废除了,本文在此主要探讨令状制度被废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律师制度是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律师制度的正义价值通过律师参与诉讼活动体现出来。律师制度是国家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律师制度的存在以民主的发展、法制的完善为基础。律师制度带来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律师制度本身具有可以被人们实现社会正义、民主、效益价值所珍视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14.
孙建 《河北法学》2003,21(2):83-86
在国际私法领域 ,法律规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各国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该制度尚存诸多争议。从性质上看 ,法律规避制度应属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一部分。从效力上看 ,规避内国法应认定为无效 ;规避非特定的外国法应认定为有效 ,其中被规避的法律不仅应包括实体规范 ,还应包括冲突规范。正确认识法律规避制度的性质和效力等问题 ,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正确处理我国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是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核心制度。我国有关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规定立法较晚,法律规定也比较粗糙、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未成年人监护立法中一些应该予以规定的内容没有规定,一些该变更的内容没有变更。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在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不足以及相应完善建议。文章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概述。第二部分写到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规定及不足,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虽然规定了监护人的确定、监护监督以及监护的终止等内容,但是这些规定过于原则、抽象,在实践中不易把握。第三部分对我国未来关于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提出了建议,希望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更加体系化,从而更适合社会之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民调解成为一项法律制度,是我国的独创。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民调解的管理,在宪法中充分肯定了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地位,制定了人民调解的组织法规,这些都为我们搞好管理提供了依据。人民调解的科学管理,就是在有关法规的指导下,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以信息为依据,正确决策,适时指导,使工作获得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在资产阶级国家法律中早已被确认。苏联也创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的制度。在我国,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的规定,最早见于革命根据地政权的立法中。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独创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自创建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成功地教育挽救了数百万处在犯罪边缘的人,避免其继续违法和陷入犯罪的深潭,并进而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新人,为我国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劳教制度、模式、手段和方法不但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死刑制度在我国存在已久,近年来死刑制度的存废更是刑法学界争论不止的问题。目前国际社会对死刑已采取严格限制并最终废除死刑的态度,我国大部分学者也认为死刑应当废除,只是在现阶段中国不能废除死刑。本文认为我国的死刑制度在现阶段能够废除,并阐述了我国死刑制度应当立即废除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的采用,但在立法方面却显得零乱而无章法,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法律制度,使得法律在被执行时出现了与立法目的不同的实际误差.本文简单介绍精神损害赔偿的起源、形成,着重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精神损害赔偿所应该采取的立法价值取向,以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有关争论和意见.从这些论述和争论中进一步说明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当如何更好的为我国目前的社会和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