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外来妹张某在上海打工时与已婚男子严某相识,之后两人建立了较密切的关系。2001年张某提出分手,并于同年5月20日出具给严某欠条一张,载明“今欠严某人民币壹拾万元整,本人于10月20日还清。张某,2001.5.20”。同年张某之兄金某出具给严某保证书一张,载明“张某欠严某人民币壹拾万元整,保证在10月20目前归还,本人愿意担保。担保人:金某,2001年9月5日”。之后,张某未能按约归还借款,金某也未履行其保证义务。同年12月,严某向一审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夸张某、金某支付欠款10万元及利息。  相似文献   

2.
包乾风  安歆 《人民政坛》2011,(10):35-35
【案情】沈某是一位都市白领,很喜欢羽毛球运动,一日,沈某与好友严某打完球从体育中心出来,沈某像往常一样开车送严某回家,途中不幸发生了车祸,沈某的小车与一辆货车相撞致严某重伤。交警部门认定:沈某与货车司机黄某负等同事故责任,严某伤愈后找沈某索赔,沈某拒绝赔偿,说就是因为自己好意免费送严某回家,不然也不会发生车祸。严某后来又去找黄某索赔,  相似文献   

3.
家谱的网子     
朱士杰 《台声》2022,(21):106-108
<正>因为网络社群软件发达,再次与大陆那边的亲戚接上线。回想最后一次与亲族联系,已是多年前父亲在世时的事了。父亲在两岸开放前一年偷偷回去上海。那时与大陆的联系都靠美国的姑姑转信。而转信又要撕去信封,用美国的信封转寄到台。算算应该是1986年的事,一天爸爸接到美国姑姑的越洋电话,说祖母身体不乐观,是否要赶去见一面。  相似文献   

4.
简文华 《台声》2002,(10):42-43
我的父亲简炳田,1921年出生在台湾台北板桥一户农民家庭,兄弟姐妹12个,父亲排行老二,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度过了他悲惨的童年。大叔父的突然去世,小姑姑无奈送人做了童养媳,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未成年的父亲肩上。为了生计,父亲被迫退学,做了一名远航轮上的押船工。父亲说,那时候他就像一叶无根的浮萍,到处漂泊。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杂活、累活,十分辛苦,可是为了能给家里补贴一点生活费,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1949年,国民党对待人的诚心,对待工作的专心,对待生活的爱心,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和…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独生女,也是家里的“小太阳”。爷爷、奶奶、父母等都围着我转,因而从小养成了任性、撒娇、固执的性格。家里样样事都得照着我的意见办,稍不如意便在家中如孙悟空般“大闹天宫”。因此也就谈不上孝敬父母这一道德修养了。父母把我看成了心头肉,常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给我吃,用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钱供我读书。为了使我上学不迟到,一大早就起来买早餐给我吃。他们对我的爱是人与人之间最深情的爱,是最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爱。然而原来的我却不能体会到父母对我的一片爱心,反而时常向父母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无理要求。记得有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安》2014,(10):77-77
编辑老师: 我姑姑年事已高,家里的独子跟她关系不好,且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每隔两三年才回家探望老人一次。姑姑因无人照顾,五年前跟我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我负责姑姑今后的赡养,将来财产遗赠给我。签协议时有其他亲戚在场见证,并且我跟姑姑双方都签字并摁了手印。今年初,姑姑因病去世。在这之前,我负责照料她平时的生活起居。办完丧事后,我依据遗赠协议继承财产,没想到姑姑的儿子从外地赶回来阻止,拿着老人在2007年订立的一份遗嘱,称他才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要求继承全部财产。请问我手上的遗赠扶养协议还有效吗?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2002年1月,某县人民检察院根据群众举报,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严某受贿案件。经初步查证,严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两万余元,为他人谋取利益,证据确凿,决定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依法继续侦查。讯问过程中,严某不仅供述了办案人员已经掌握的犯罪事实,而且供述了尚未来得及查证的其他受贿犯罪行为,合计涉嫌受贿犯罪数额十多万元。严某被刑事拘留之后,律师周某受其亲属委托,为严某提供法律帮助。周某依法在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到场陪同的情况下,到县看守所会见严某。严某承认自己犯有受贿罪,但未提出代理申诉、控告和代…  相似文献   

8.
“上海姑姑,上海姑姑,此刻几点钟了?”每当黄昏,总有一个黄毛丫头,身背一只黄帆布书包,经过我们村学校东侧的桥头,若是能看到一个衣着打扮特别好看的女人,她便迎上去,甜甜地嚷起来。呵呵!那个压根儿不懂得时间观念的毛丫头就是我。那个“上海姑姑”是我的一位在上海工作、正回乡探亲的远房亲戚,  相似文献   

9.
马燕 《今日民族》2014,(6):43-45
<正>父亲马宗亮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在与父亲天人相隔的日子里,我对父亲的思念与日俱增。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似乎读懂了那个永远忙忙碌碌的父亲,读懂了他心中的那份无言大爱,追寻父亲足迹,完成他未竟心愿的脚步也更加坚定。永远忙碌的身影我曾经以为,父亲不爱我,不爱家人,只爱工作,只爱那些经常到家里找他帮这帮  相似文献   

10.
一天,收到父亲的一条信息:“孩子,我爱你。”我流泪了,很久。在我的印象中,与父亲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少的。因为他总是非常非常忙,早出晚归。我已经习惯了他经常不在家。偶尔在家的时候,我们之间仅限于简单的对话。他从来没有向我表达过什么,但是我知道,他是爱我的,正如我爱他一样。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全部都是父亲的影子。开始记事认人的时候,妈妈在外地上大学,是父亲给我穿衣,做饭,送我上幼儿园,每天中午给我买一个水果做零食。整整3年时间,我都是和父亲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严某是一砖窑场场主 ,因劳动力缺乏 ,他便带人到劳务市场、车站等地以丰厚报酬为诱饵 ,招收了大批民工。民工被骗来后 ,严某便对他们进行监视 ,强迫他们超负荷干活。为了防止民工逃跑 ,他把民工身上所带钱物全部搜走。一旦有人反抗 ,便会遭到严某等人的打骂。对严某等人的行为 ,有人认为应按强迫职工劳动罪处罚 ,有人认为应按强迫职工劳动罪和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请问哪种意见正确 ?范亮范亮读者 :我们认为 ,对严某应当按照强迫职工劳动罪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第238条规定 ,非法拘禁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13,(20):74-74
编辑老师:我是一名派驻某中学校园的保安员,前不久校园内发生这样一则案例。7月14日,13岁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严某到学校上课,因晚自习下课放学后,众多学生同时冲出教室,挤到楼梯口,以致严某下楼时被旁边的同学绊倒摔伤,保安员和学校老师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治疗,经检查确诊为右腿髌骨骨折,住院12天,花费近2万元。因为事故发生时场面混乱,在场人数众多,学校没有查清楚严某是被哪个学生绊倒的。请问学校对其受伤是否有责任?是否应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长大     
五六岁时,爱看小人书。因为识字少,常看不明白。每当割了满满一背篓草或者拾了一筐柴,作为奖赏,父亲便给我讲解。但一次只讲一本,讲完之后,我意犹未尽,满心希望破例再讲一本,父亲却再不管我,只顾点着煤油灯,忙乎自己的家务去了。读小学了。到了星期日,父亲早早便用粉笔在泥地上写一首唐诗,教给我们。我听讲很认真,但小弟不然。有时父亲正讲得起劲,一眼瞥见小弟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免不了顺手赏他一个耳光。于是,大嗓门的小弟,便在乡村宁静的清晨,哇哇大哭起来。不知为什么,文弱慈善的父亲,对学生很和蔼,而对我们姐弟,却…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民革泊头支部委员李江通过海外亲情,引进外资1600万元,在当地传为佳话。近日,笔者采访了李江,听他介绍作为民革成员如何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加强与海外联系,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招商引资的情况。这里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李江的姑姑在美国,他爱他的姑姑,就像爱他的父亲。他姑姑一家全在美国,姑姑曾先后两次回祖国探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生日     
父亲的生日是在秋天。爷爷是早在我四姑出生后饿死的,奶奶便带着爸爸和4个姑姑艰难度日,打我记事起,我的家便过着捉襟见肘的困苦生活,从没见奶奶过过生日,更不用说爸爸和姑姑了。后来奶奶去世了,只有妈妈能勉强记起爸爸的生日是在秋天。去年,妈让小弟写过信来说:“今年是你爸爸50岁生日,也不知我们能活到哪天呢,你们哥几个都回来,其它可以免,50岁大寿是一定要过的……”妈的话凄酸略带哀求,我才感觉到自己从事保安工作8年多来,由于工作和学习紧张,却淡忘了家和父母,自1997年春节至今,我已连续4年未曾回过老家看…  相似文献   

16.
可亲可敬的周老师:您好!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您回信。您的言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这台锈得转不动的机器又重新运转起来,使我从那用多情编成的烦恼椅上清醒过来,确定我新的目标、新的理想。  自从向您诉说了我心中的烦恼之后,天也高、地也宽、心更宽,再不像以前那样自寻烦恼、自作多情,同学们随时可见我的微笑、听到我的歌声。但每当遇到他时我便产生一种不自在的感觉,于是我便采取回避措施,努力不与他接近,以减少我的回想、遐想。  您问我到底爱他什么?目的是什么?这问题我根本答不上,可想这是我一时冲动。“我喜欢他…  相似文献   

17.
父亲     
父亲□尹彦有许多名家都曾以父亲为题作文,父爱是伟大的。请看一位女警官笔下的我的家在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县城,父亲五十年代初到了县公安局工作,当了一辈子警察。我的童年就是在县公安局小院度过的。童年的记忆里满是父亲的影子———高大的身材,刚直的性格,子女的严...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条幅     
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却爱好书画,他送给我的条幅字迹遒劲潇洒,内涵深邃显见,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那年我高中毕业回村担任了大队干部,分管治保和民调工作,父亲郑重其事地把我领到西厢房里,指着正面墙上的条幅说:“你哥当村干部时,这是我给他题写的,现在你大小是个村干部,我把这个条幅送给你。”   条幅上书:花开能有几日红,为人一世要公平。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恭恭敬敬地说:我一定照父亲写的去做。   父亲接着讲了条幅的来历和背景。解放初期的那年腊月,父亲应朋友之约去南山狩猎,不料刚到朋友家就被人抓起来。原…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爱太多 父亲:“孩子,爸爸处罚你是因为爸爸爱你!” 儿子:“这我知道,爸爸,但我不应该得到这么多的爱。”  相似文献   

20.
<正>谈到家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的父亲——李国蔡。我的父亲,是出生于滇红之乡——临沧市凤庆县的彝族,个不高、有点黑,勤劳、节俭、少言、爱看书、善于思考。他曾经是一名基层公务员,现在是一名退休在家喜欢养花种草的小老头。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是我成长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