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2015,(12)
<正>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毛泽东的指示下,1937年7月8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这是8年抗战中毛泽东新闻活动的开始。在以后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毛泽东充分运用新闻宣传的武器,以高超的策略,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广泛发动群众,抗击日寇侵略,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2.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之后,不断扩大侵略,把贪婪的魔爪伸向华北,并于1937年又进攻卢沟桥地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民族解放战争的烽火燃遍整个中国大地,每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都坚决地参加到抗战阵容之中,抗战怒潮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澳门爱国同胞与祖国人民一样,同仇敌汽,共赴国难,不仅纷纷组织各种抗日救国社团,积极开展支援祖国抗战的筹募、宣传、慰问等一系列活动,而且一些澳门青年还踊跃返回内地,奔赴抗战前线,直接投入了对敌战斗。梁捷就…  相似文献   

3.
<正>1937年7月7日,这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只要在当时生活过的中国人都会记得,那以后自己的生活、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何等巨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满怀激情地说:“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6,(15):52-53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回族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和影响下,不仅在华北地区开展了抗日武装斗争,还在沦陷区大后方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的抗战宣言,向全国同胞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这种形势下,广大城乡的回族同汉族人民一道立即组织起来,发表宣言,散发传单,集会游行,并开展募捐支前活  相似文献   

5.
1932年4月,马占山再度高举义旗,坚决抗战的时候,蒋介石曾给马占山写了一封要他抗战到底的信。 马占山是“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率先抗战的一位名将,当时在国内外声誉甚著。在辽宁、吉林两省沦陷之后,为阻止日军大举进犯,马占山所组织的江桥保卫战,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民族斗志。 江桥一战,马占山部损失很大,面对孤立抗战的危急局面,他很忧虑,遂找来同乡、时任黑龙江省府科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正当祖国处于最危急的生死存亡关头,数千名南侨机工毅然抛弃海外安逸的生活,奔赴祖国烽火弥漫的抗日疆场,在华侨史上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  相似文献   

7.
正综观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地处北京西南的丰台(包括卢沟桥、宛平城、南苑、长辛店等地)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体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丰台事件是引发全民族奋起抗战的重要诱因1935年后,华北危急!其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日伪频繁在丰台制造军事摩擦事件。主要包括1935年的"夺占丰台"事件和1936年的两次丰台事件。这三次事件,一次是由汉  相似文献   

8.
路欣 《世纪桥》2011,(4):34-37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中国人民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用坚韧意志和血肉之躯创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抗战精神。在抗战精神的激励下,黑龙江人民前仆后继与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9.
陈玫 《世纪桥》2011,(14):36-39
东北抗日联军诞生于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入侵中国东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她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和领导的由东北各民族和各阶层的爱国人士组成的抗日武装。在十余年的艰苦抗战中,东北抗联将士一面与凶残强大的日本侵略军血战,一面与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生生死死,顽强不息。  相似文献   

10.
彭厚文 《党的文献》2011,(6):97-100
收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的《使敌攻武汉处于我战略包围之中》,是1937年12月30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张闻天等给正在武汉与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王明、周恩来、项英、博古、叶剑英的一封重要电报。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接连溃退,抗战形势日趋危急;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1.
潘琦 《广东党史》2015,(3):39-43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军入侵香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顺应战争形势在香港西贡成立,鼓舞了香港人民的抗日热情,使香港人民逐步认清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是真正抗日的军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的引路人。一、港九大队西贡中队在抗战烈火中诞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侵略香港,在西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危急时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  相似文献   

12.
<正>岐山会议旧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岐山街道陇头社区陈氏磐祖祠。全面抗战爆发后,汕头成为海防前线,情况非常危急。1938年10月中旬,中共潮汕中心县委在澄海县歧山陇头乡召开执委扩大会议。中共闽西南特委书记方方在会上就形势任务作重要讲话。会议提出:潮汕全党及党领导下的抗日团体全面转入备战;集中力量加强农村工作,建立抗日游击支点和游击小组;打入地方团队掌握群众  相似文献   

13.
一、敌意的“他者”:民族主义的政治想象 对民族主义的实质,埃里·凯杜里指出:“民族主义是一种综合性学说,这种学说导致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政治形式。但是,它远非一种普遍现象,而是在最近150年间的欧洲思想的一种产物。”①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地乡间庄严地宣誓放弃各省之间的分歧,迅速去支援在争取自由事业中可能处于危难之中的巴黎或法国其他城市的兄弟。1792年,当国民议会几乎全体一致地决定对奥地利宣战时,当国民议会庄严宣布“祖国在危急中”时,整个法国只有一个呼声:抗战。谁要反对抗战,就被看作对祖国不忠、  相似文献   

14.
其一、一般情况估计甲、政策——只有抗战一途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之野蛮侵略,从"九一八"、"一二八"以及最近之卢沟桥事件节节进迫,掠夺我国领土,灭亡中华民族,这些一切无一不证明日本帝国主义者本其大陆政策之既定方针,来殖民地化全中国。现在平津又失,日寇大军云集华北,华北沦亡、危急,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个中国人头上。为拯救中国,为不做亡国奴,为求得中国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只有抗战,只有不顾一切牺牲,为领土主权之完整奋斗到底,把日寇赶出中国去,一切徘徊犹豫动摇都是日寇灭亡中国之最好帮手,是要造成天下之最大罪人。  相似文献   

15.
<正>冀鲁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建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在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河北搬兵"便是其中之一:八路军主力部队离开鲁西南后,日伪顽乘机围攻我根据地,并将我抗战首脑机关重重包围在以刘岗、曹楼和伊庄为中心的3个村庄内。危急时刻,中共冀鲁豫边区第三地委(鲁西南地委)书记戴晓东,历尽艰险,前往黄河以北"搬兵"。于是,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钦点大军一个旅,飞兵驰援鲁西  相似文献   

16.
在山西建立特殊形式统一战线 ,是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局为适应华北寇深祸亟的形势 ,结合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对日态度的变化 ,创造性地贯彻执行瓦窑堡会议精神的英明决策 ,也是成功实践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生动体现。这种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 ,在中华民族八年抗战中建立了光辉的历史伟业 ,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今天学习和研究山西特殊形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及成功经验 ,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华北事变后党中央和北方局的正确决策1935年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华北事变” ,使整个华北处于随时沦陷的危急之中。在…  相似文献   

17.
金门失陷,开始了华南的芦沟桥事变。虽然在日寇占领了金门后半个月中还未曾积极进攻漳厦,但他在金门防御工事的修筑,傀儡政权的建树,汉奸密探的布置,扰厦挺进队的组织,这些显然是日寇进攻漳厦的准备步骤。我们不能看到这半个月的平安渡过而存在着福建可受日寇“长期优待”及华南抗战可以悻免的幻想。近日同安之危急,厦门之炮击,各地日兵之企图登陆,使华南战局突显紧张。这证明一切太平观念不仅幼稚无知、而且是最危险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湘北地区是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之一。湘北军民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目前,学界对湘北抗战研究相对薄弱,对湘北抗战认识偏于一隅。加强和深化湘北抗战研究,需要在尊重历史前提下界定湘北抗战概念,区分湘北抗战与长沙会战的异同;在铭记历史基点上评价湘北抗战地位,认识正面抗战与敌后抗战的关系;在传承历史趋向上提炼湘北抗战精神,理解湘北抗战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9.
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和枪炮,英勇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进行顽强抵抗,无数将士捐躯沙场,朱程无疑就是其中颇具有代表性的一位。70年前,他是华北抗日民军的主要领导人和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的高级指挥员,纵横冀鲁豫抗日战场,战功赫赫,后不幸在鲁西南的一次对日血战中为国捐躯。2013年3月7日,中央电视台在第六频道播放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朱程浴血鲁西南》,真实再现了朱程当年浴血抗战的英勇事迹,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5,(10)
<正>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庄严时刻,天安门广场上,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的乘车方队在摩托车护卫下最先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敬礼;人民大会堂,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等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举国上下,人们缅怀浴血奋战的抗战英烈,讴歌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起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