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校德育内在需求机制是大学生基于自身完美和全面发展需要而对德育价值目标的自觉认同和积极追求,是德育个体价值的重要体现.自身完美、成才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大学生对德育需求的内在动力基础.激活内需--让大学生自我育德,引入生活--让大学生体验道德,德福合一--让大学生享用道德,正确评价--让大学生追求道德,是构建大学生道德内在需求机制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构建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为研究对象,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加强阵地建设、运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为出发点,对大学生宿舍型群体的界定和功能及其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管理德育是与“就范式”管理德育完全不同的德育模式。构建主体性管理德育模式对于高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新的有效的高校德育机制,促进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要建立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加强高校管理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以“模式”的研究方法努力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整合的人本基础.大学生法制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与高校德育其它组成部分内在地融为一体,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素质地全面提高.确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完善法制化管理、优化教师素质结构是实现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整合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丹 《世纪桥》2008,(3):56-57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宿舍成员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密切程度是高校其他学生组织无法相比的,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然而,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不容乐观,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事情时有发生,诸如马加爵事件、某高校的铊中毒事件等,使得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分析显得尤为必要。概而言之,主要有个体、家庭、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开展移情教育、开设交往课程、加强思想教育等措施,从树立学生群体意识、加强人际指导、摆正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6.
探索宿舍文化建设的途径 强化宿舍文化育人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创建主流宿舍文化为导引,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并从理论与实践上探索了高校学生宿舍主流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礼仪教育: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礼仪教育作为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引导大学生在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有效地加强德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解决知与行不统一,学与做两张皮的问题,培养内在素质优良,外在形象良好,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把礼仪教育作为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引导大学生在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有效地加强德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解决知与行不统一,学与做两张皮的问题,培养内在素质优良,外在形象良好,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钱兴 《唯实》2000,(11):58-59
一、对高校德育改革认识的思考随着我省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德育改革应首当其冲 ,这在高校已达成初步共识。笔者对高校德育改革认识的思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对高校德育目标改革的认识。高校德育目标 ,是指通过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活动 ,促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达到我们所预期的规定 ,从宏观来说 ,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大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从微观来说 ,就是通过提高大学生内在的思想品德水平 ,确立坚强的精神支柱 ,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外生动力的外部嵌入,还必须强调个体内在的自觉建构。从内生动力机制探寻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规律,关键要从大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大学生在情理感召中获得价值认同,在分析和鉴别中学会理性选择,在思想碰撞反思中不断内化,在主体自觉中实现实践升华,从而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履。  相似文献   

11.
高校青年亚文化是以青年大学生为文化主体的一种非主流文化,他的外部生成环境是大众文化和新媒介技术的流行,内在心理特质是青年大学生崇尚多元化、差异性,追求认同感。这就决定了高校德育管理与青年亚文化的互生性,德育管理能正确引导青年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能保持德育管理的生命力活力。因此要加强德育主导性,注重人格教育,发展实践德育,推广媒体德育。  相似文献   

12.
<正>巍巍象牙塔,漫漫林荫道,组成快乐无忧、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场所的无外乎是教室、图书馆、操场和宿舍。宿舍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和组织载体,是同学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港湾。因而,关注大学生的宿舍生活,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外部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内部实施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精神家园的现状探讨与路径完善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对高等教育的历史性研究和现实性考察,探究了当前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的外在表征与内在原因,从高校机制完善、人文环境营造、思想教育方式创新等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外部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内部实施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精神家园的现状探讨与路径完善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对高等教育的历史性研究和现实性考察,探究了当前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的外在表征与内在原因,从高校机制完善、人文环境营造、思想教育方式创新等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机制和途径,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实践表明,在大学生中实行“学生党员、建党对象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对于增强学生的教育效果,提高党员培养质量,具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闲暇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德育是德育教育的特殊模式和方式,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施使个体对德性体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在实然层面的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却走向了“闲暇”悖论,主要体现在:大学生闲暇生活走向两个极端,指导闲暇德育的伦理层次也出现混乱,大大降低了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效性。从现实层面对问题的回应要注重闲暇德育的三个重要范畴:需求范畴、体验范畴和德性范畴,这是大学生闲暇德育的现实逻辑和出路。  相似文献   

17.
陈攀文 《世纪桥》2011,(11):75-76
实用主义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价值出现了合法性危机。然而,实用主义强调行动,提倡进取和注重效用的内在特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干精神、树立大学生的实效意识、激励大学生的探索精神等。客观地评价实用主义在德育中的价值,在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显得越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杨春红  徐希勤  刘辉 《世纪桥》2012,(3):131-132
高校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现象屡禁不止。本文运用博弈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学生与高校管理者的互动博弈,分析大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演化规律,得出在当今管理机制下大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是一种必然趋势的结论。据此,从学生和管理者两个方面提出建立突发事件机制的策略方法,以减少大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文章根据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和大学生党员发展形势,从人才培养的系统观阐述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关系,坚持以学生党建为龙头,整合教育资源,建构学生党建、团建、学生管理、专业发展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等协同共进的“多元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命之维的大学生社会化德育范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错位,要求德育从生命价值实现视角确立逻辑起点和基本向度,在知性德育与社会德育深度联动的基础上,推进大学生德育目标、载体、手段及功能的优化和完善。研究德育社会化对传统知性德育的革新,应在构建德育范式的过程中系统开发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社会生活资源,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掌握社会结构和规律的过程中感悟德育内涵,实现德育向生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