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长汀是红色医院的发源地汀州福音医院始创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由英国基督教会在县城东后巷创立,原名“亚盛顿医馆”,为闽西第一所西医医院。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英国人慑于中国人民的反帝浪潮,相继回国,邑人傅连暲被推选为院长,并将“亚盛顿医馆”改名为“福音医院”。  相似文献   

2.
汀州福音医院旧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城东门街东后巷58号。 汀州福音医院原名汀州“亚盛顿医馆”。亚盛顿是英国伦敦基督教会的一位爵士,1903年以个人名义给汀州中华基督教伦敦会25万英镑作基金,开办了“亚盛顿医馆”和学校。1925年,在五卅运动的反帝怒潮冲击下,英国院长和医生、护士惊慌逃走,于是全院推举傅连障为院长。傅连唪遂将“亚盛顿医馆”改为“福音医院”。  相似文献   

3.
已故老红军傅连暲铜像,今年五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创作雕塑完成,将于下半年运回家乡长汀县汀州医院隆重安放。傅连暲字日新,一八九四年出生于长汀县河田伯公岭村,少年时随父母入基督教,青年时期任教会办福音医院(现为汀州医院)院长,一九二七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三年加入红军,翌年十月参加长征,一  相似文献   

4.
傅连暲是长汀县伯公岭乡人,年幼时在父母的影响下成为基督教徒,念完医专后,成为长汀福音医院的医生。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波及汀州,福音医院的英国人吓破了胆,纷纷离开长汀,于是,众人把傅连暲推为福音医院院长。1926年,傅在邓子恢、瞿秋白等人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1927年8月,“八一”南昌起义军在周恩来率领下挥戈南下,在激烈的战斗中,起义军有300人负伤,被送到汀州福音医院治疗。院长傅连暲以实际行动参加革命工作,他发动汀城所有医务人员,以福音医院为中心,成立临时“合组医院”,紧急义务抢救伤病员。他还动员汀州女子师范、省立七中女生和他自己的妻子、女儿一起协助看护伤员。这时的福音医院,实际上成了起义军的临  相似文献   

6.
正被毛泽东称为"红色华佗"的开国中将傅连暲,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了一生。在条件艰苦的红军时期,他为救治红军将士贡献了全部力量。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全国革命浪潮高涨。时任福建汀州福音医院院长的傅连暲,在当地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从一名基督徒转变为一名革命者。1927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撤到汀州,  相似文献   

7.
正傅连暲是先父李家度在长汀县福音医院的医学启蒙老师。父亲生前常给我讲起傅连暲老师和福音医院的事情。福音医院原名亚盛顿医馆,坐落在长汀卧龙山麓下,它是由英国爵士亚盛顿个人捐资创办的。医馆于1903年开始建造,1908年落成并开始招收学员,诊治病人。这是汀州第一所西医医院,也是闽西医生的摇篮。  相似文献   

8.
我党领导南昌起义的时候,我在福建汀州城内的福音医院当院长。这所医院原是英国教会开办的,规模不算大,设备也不太齐全,可是在当时来说,已经是远近几百里内数一数二的大医院了。1925年五卅爱国运动的浪潮激荡了这座山区的城市,群众纷纷举行示威游  相似文献   

9.
1932年10月,中央苏区革命斗争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毛泽东却因病不得不来到汀州福音医院休养所进行疗养.当时,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并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妄图使红军和苏区人民陷入无衣穿、无盐吃、无钱用的困境.因此,如何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保证苏区军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就成为中央苏区经济战线上的一项重要斗争任务.毛泽东虽在福音医院休养层的工会、商会、合作社、公营工厂等开展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10.
朱剑鸣,1914年出生于龙岩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初,朱剑鸣在龙岩参加了红军。1931年12月,他参加了傅连暲领导的汀州医院举办的看护班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护理技术和基础的医药知识。1933年10月,他又参加了瑞金红军医院第  相似文献   

11.
初识在福音医院 傅连暲是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伯公岭村人。在毛泽东的教导下,他从一个基督教徒成为共产党的红色医生,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40年,和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傅连暲初识毛泽东是在1929年,这年春暖花开的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在汀州城外的长岭寨一举消灭了反动军阀郭凤鸣旅2000多人,击毙了敌旅长郭凤鸣,解放了汀州城。取得了红四军下井冈山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汀州百姓称为“神兵降卧龙”(因城北有卧龙山)。红四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休养所旧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城东门街东后巷58号汀州福音医院后面老古井旁。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贺子珍、徐特立、周以栗、陈正人、伍修权、罗明等许多领导人曾在这里疗养。  相似文献   

13.
汀州福音医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长汀县城东后巷56号。由8座土木结构的平房和一幢楼房组成,青瓦粉墙、深蓝门窗、鹅卵石砌道、三合土铺地,显得古朴典雅,幽静而庄重。福音医院是当年苏区中央红色医院的前身,是中国红色医疗卫生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傅连暲与毛泽东的深情厚谊刘耀宗傅连与毛泽东的情谊是从1929年3月红四军解放汀州城时开始的。一天,毛泽东同朱德来到福音医院,这是傅医生第一次同毛泽东见面,他陪同毛泽东等视察了医院,并为毛泽东仔细检查了身体。这次会面,他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  相似文献   

15.
1932年秋,毛泽东率领红军在漳州打了个大胜仗后,来到了长汀福音医院休养。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福音医院,整个医院都沸腾起来了,红军打了胜仗,医院里又来了毛主席,这真是双喜临门,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感到格外高兴。 院长傅连暲陪着毛泽东参观了医院中的手术室、换药室、药房和病房之后,毛泽东很满意地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组织上认为傅连暲多病,肺病没好清,还患有胃病和痔疮,难于长途跋涉,劝他回汀州重操旧业办医院,过富裕舒适生活。但是傅连暲抱有坚定信仰,坚决要求参加长征。为什么?傅连暲说:"我是属于一个受压迫的民族和受压迫的阶级;我受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教育,红军是为祖国为人民最有纪律的军队;红军有许多伤病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21,(10)
正在我们的工作人员中,曾经看见这样的情形:他们只讲扩大红军,扩充运输队,收土地税,推销公债,其他事情呢,不讲也不管,甚至一切都不管。比如以前有一个时期,汀州市政府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于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不理。汀州市群众的问题是没有柴烧,资本家把盐藏起来没有盐买,有些群众没有房子住,那里缺米,米价又贵。这些是汀州市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十分盼望我们帮助他们去解决。但是汀州市政府一点也不讨论。所以,那时,汀州市工农代表会议改选了以后,一百多个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傅连暲,原名傅日新,福建长汀县人。他从小随父母加入了基督教会,后来从医并且担任长汀县教会医院——福音医院院长。1929年参加革命,开始了他的波澜壮阔的一生。1933年后历任中央红色医院院长、红军军医学校校长、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院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医院院长。他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华医学会长、党组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19.
傅连是最早的一位“红色医生”,也是中央红色医院、中央红色医务学校的创始人之一。1955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傅连1894年9月14日生于福建河州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考入中西中学。他聪明好学,酷爱足球,又有学医的强烈愿望,因而受到河州福音医院院长锡依布莱尔(英国人,中文名赖查理)的赏识,并主动提出每月资助他大洋四元,条件是为基督教会挤生奶。1911年,傅连考入教会办的“亚盛顿医馆”、毕业后,被赖查理聘为汀州八县旅行医生,傅连不仅擅长内科,而且还通晓其它各科。由于他医术高明,…  相似文献   

20.
傅连暲是最早为红军服务的“红色医生”,是中央红色医院、中央红色医务学校的创始人。他于1894年9月14日出生在福建汀州(今长汀县)。1927年参加革命后,历任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兼中央红色医务学校校长、苏维埃国家医院院长、陕甘宁边区医院院长、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副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