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特征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如何,可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整个国家就业人员的比重。这两个指标是密切联系的,二者增长速度基本同步。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因旅游而建市,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海内外旅游的热点地区和湖南对外开放的窗口。张家界的旅游事业十多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旅游人次由1989年的56.5万增加到2000年的513万,年均增长22.21%;旅游收入由1989年的2491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9.4亿元,年均增长48.58%;旅游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从1989年的2.34%提高到2000年的31.60%。旅游业的发展使张家界以机场、铁路、公路、景区道路、现代通讯、能源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促进了交通、邮电等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张家界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30多条…  相似文献   

3.
陈剑  庞丽华  闫萍 《前线》2012,(5):24-26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就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居中、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的发展格局,导致北京市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传统部门是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力。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权威人士透露,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随着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基本确立,我国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正在得到进一步改善。第三产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九十年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990年的18.5%提高到2001年的27.7%,增加8200万人。与此同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60%下降到5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了2400万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1990年至2001年,城镇个体私营经…  相似文献   

5.
最近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醒人们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其中有这样一组数字:2009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8.1%、27.8%和34.1%。这表明,我国从事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比重过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依然很低,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仅相当于  相似文献   

6.
据省统计局统计公报,1998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43亿元,比上年增长约8.6%,继1997年后再次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10.4%。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继续呈现积极变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34.3%、37%和28.7%变为31.1%、39.5%。和29.4%。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末有的发展。伴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市三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比重有所上升,199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9.02亿元,占GNP比重2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5.60万人,占社会劳动者总数比重16.23%,初步建立了以传统产业为支柱新兴产业为依托的门类齐全的第三产业体系。但是,从整体看,我市近十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与我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当前第三产业已成为制约宁波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的瓶颈。 一是第三产业占GNP比重低。十多年来,我市第三产业尽管有所发展,但水平低、比重小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第三产业在GNP的比重不仅大  相似文献   

8.
李彬 《共产党人》2015,(3):34-35
惠农区是典型的老工业城市,作为一个工业化特征比较明显的城市,惠农区工业产业比重较大,在总体经济总量上占比较高,第三产业发展平稳,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小。与大武口等其他周边县区相比,惠农区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二产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如何让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拉动地区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2005年27年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0.25亿元增加到3152.8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3.4%,超过了同期地区生产总值10.8%和第二产业12.9%的年均增长率,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7.8%提高到30%。但横向比较,不论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相似文献   

10.
一、我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大力发展我省第三产业的意义 1、我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当前,全世界的产业结构已经发展到第七阶段,即“第三产业大,第二产业中,第一产业小”的结构状态,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3%,其中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更是高达66%,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的增加值  相似文献   

11.
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除了人均GDP这个基本指标以外,国际上还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占到60%以上。2002年贵州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总劳动力比重为80.64%、全国为50%,贵州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贵州是24.3%,全国占39.08%,贵州又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从这些基本指标来看,贵州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必须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大力减少农业人口,“农民市民化”无疑…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化率已从 1978年的 17.92%上升到 1998年的 30.4%;全国设市城市增加到 668个,建制镇 17015个 (不含县城关镇 )。然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 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达到 81.6%,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相距 50.2个百分点。世界平均的城市人口比重为 45%,而我国 1998年包括小城镇在内的城市人口比重仅为 30.4%,远低于其他同等人均收入国家 42%- 54%的城市化率。党中央在“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转变呈加速趋势。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由1990年的27.1%逐年下降为1997年的18.7%,减幅达8.4个百分点,远高于1978—1989年12年期间3.1个百分点的降幅;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在由1978年的48.2%逐年下降为1990年的41.6%后,恢复上升趋势,并于1997年升为49.2%,升幅高达7.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上升5.5个百分点、建筑业上升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相似文献   

14.
丁红 《唯实》1996,(Z1)
一、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自从1868年世界上第一只投资基金——“海外及领地信托”(FOREING AND COLONINL GOV-ERMENT)在英国诞生以来,投资基金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与银行业、证券业鼎足而立的重要金融门类。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起步,始于1987年,由中国银行、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先后与香港几家颇有名气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设立基金,开创了国内金融机构从事投资基金业务的先河。然而,直到1990年11月,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下属的香港东方汇理投资公司才在我国建立第一只共同基金——“上海基金”。 在70年代中期的美国,银行占金融总资产的55%,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占45%。到80年代末,在美国10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中,银行占的比重下降为40%,而非银行机构占的比重则上升为60%。进入90年代,迅速发展的共同基金正在改变美国金融市场的运行和结构,到1993年美国共同基金的资产占全额资产的20%以上,而我国目前投资基金的资产不足100亿元,占个人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不足0.5%。在全国各交易中心和交易所上市的基金只有51只,这些封闭式基金大多是契约型的,只有淄博基金、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黔南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但是,近些年来却出现了渐起渐落的不稳定状态。原因何在?怎样加速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问题十分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1996年以来,黔南州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结果表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存在极大的不合理性。据统计:全州个体工商户数中第三产业占总户数的86.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达61.3%。而第一、二产业户数仅占总户数的13.6%。其中第一产业户数只占总户数的0.7%。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制约黔南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不在个…  相似文献   

16.
20年来,铜仁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市场,解决劳动就业,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现已成为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规模不断扩大。到1998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37354户,从业人员48519人,注册资金23077万元,户均0.62万元。个体工商户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2%,第二产业的比重为15.5%,第三产业的比重为83.1%。私营企业(含自然人公司)363户,投资者  相似文献   

17.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山东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来抓。2003年到2009年,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由28.8万人增加到103.7万人,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从不足6%提高到24.6%,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2,(9):26-27
——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在60—80%,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超过35%,而我国2001年这一比重仅为33.6%。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  相似文献   

1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去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  相似文献   

20.
遵义县农村社会总产值(农业产值与非农业产值之和)达到或超过亿元的乡镇,由1995年的13个增加到1996年的20个,增长53.85%。20个亿元乡镇的共同特点是:产业结构有较大的调整,农村经济是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据调查,1996年底20个亿元乡镇拥有农村劳动力47.85万人,实有耕地面积5.17万公顷,分别占全县农村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的69.5%和62%,但其所创造的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县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7.06%,达43.06亿元,比1995年增加11.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实际增长32.32%。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第一、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